A公司成都数据中心运维风险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20 11:32
目前,随着国内互联网信息的不断发展,数据作为一种商业发展资源,其作用已经不同于往日,因此国内大型公司普遍开始建立自己的数据中心,对公司经营中产生的所有数据进行存储和使用。但对于数据量如此庞大的数据中心来说,想要保持正常的运转,就必须进行有效的IT运维。IT产业的基础全都必须依靠良好的运维管理,运维管理不仅内容多,应用广泛,同时还涉及诸多项目,比如信息安全,设备管理,数据保护等一系列内容。所以,在日常运维管理当中会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隐患,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就可能导致很严重的后果。因此,在日常的IT运维管理中必须应该重视风险管理。而当下,很多数据中心对于IT运维中存在的相关风险不够重视,仅仅对于其产生的问题进行解决,没有从根源上处理风险,导致恶性循环的出现。本文以A公司成都数据中心为例,首先,在查阅文献和资料后对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和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接着对A公司及其数据中心运维情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结合A公司成都数据中心的运维管理现状分析,对日常运维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再用层次分析法理论对整体进行分析,并求得各类风险的权重值,从而判断出风险的轻重缓急,最后根据计算结果对其运营管理类...
【文章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团队简介图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84.3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4.3.1基本原理与步骤作为经常被用到的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基本思路是:综合分析论文需要分析的主要问题,然后根据相关的要求,将总任务进行层层分解,通过后续的判断矩阵,判断各要素的重要性,进而进一步分析子目标层的特点,然后根据一定的联系,将目标层划分为几个子目标层。最后,呈现出和总目标相比次序的优劣问题。1、建立层次结构层次分析法的关键在于层次的划分和各层次的名目设置。层次分析的划分并非一步到位的,可能需要根据发现的已知风险和预期管理目标的变更进行不断地调整。层次结构是把问题简化的关键,是建立在深刻分析决策问题和目标以及决策主体的意图足够了解之上。首先要确定目标层,然后罗列出与之相关的各种因素或指标,最后根据这些因素的从属关系绘制层级机构图形,简单的层次结构如图4-1所示: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图4-1层次结构2、构造判断矩阵在第二层次的标准下,对第三层次的因素以相对值的形式确定具体分值,构建判断矩阵,如表4-2:准则n:BnB11,B12,B13...B1nB21,B22,B23...B2nBn1,Bn2,Bn3....Bnn决策目标A准则1:B1准则2:B2
论文框架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互联数据采集与解析技术的运维风险管理[J]. 莫英杰. 金融科技时代. 2019(03)
[2]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运维风险管理技术[J]. 毛文杰.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17(06)
[3]IT风险及其风险管理的研究[J]. 刘鹏博. 数字通信世界. 2017(04)
[4]我国项目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进展[J]. 张靖徽,孙世勋. 中国商论. 2015(31)
[5]IT运维管理关键问题探讨[J]. 任耘. 中国新通信. 2015(12)
[6]基于线形图的地铁工程4D进度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J]. 周迎,周诚,万能. 土木工程学报. 2011(S1)
[7]基于CPM和挣值法的船舶建造项目进度控制的研究[J]. 慕光宇,李莉,张文孝,高国栋. 科技管理研究. 2011(07)
[8]项目风险管理发展历程及趋势[J]. 谢喜丽.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14)
[9]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初探[J]. 张根合,李渊. 交通标准化. 2010(09)
[10]IT项目风险管理理论体系构建[J]. 方德英,李敏强.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S1)
博士论文
[1]层次分析法的若干问题研究及应用[D]. 朱建军.东北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移动通信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研究[D]. 谢晓樑.南京邮电大学 2017
[2]虚拟化环境下的IT运维研究[D]. 王巍.山东大学 2012
[3]IT运维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 安然.北京邮电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634957
【文章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团队简介图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84.3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4.3.1基本原理与步骤作为经常被用到的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基本思路是:综合分析论文需要分析的主要问题,然后根据相关的要求,将总任务进行层层分解,通过后续的判断矩阵,判断各要素的重要性,进而进一步分析子目标层的特点,然后根据一定的联系,将目标层划分为几个子目标层。最后,呈现出和总目标相比次序的优劣问题。1、建立层次结构层次分析法的关键在于层次的划分和各层次的名目设置。层次分析的划分并非一步到位的,可能需要根据发现的已知风险和预期管理目标的变更进行不断地调整。层次结构是把问题简化的关键,是建立在深刻分析决策问题和目标以及决策主体的意图足够了解之上。首先要确定目标层,然后罗列出与之相关的各种因素或指标,最后根据这些因素的从属关系绘制层级机构图形,简单的层次结构如图4-1所示: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图4-1层次结构2、构造判断矩阵在第二层次的标准下,对第三层次的因素以相对值的形式确定具体分值,构建判断矩阵,如表4-2:准则n:BnB11,B12,B13...B1nB21,B22,B23...B2nBn1,Bn2,Bn3....Bnn决策目标A准则1:B1准则2:B2
论文框架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互联数据采集与解析技术的运维风险管理[J]. 莫英杰. 金融科技时代. 2019(03)
[2]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运维风险管理技术[J]. 毛文杰.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17(06)
[3]IT风险及其风险管理的研究[J]. 刘鹏博. 数字通信世界. 2017(04)
[4]我国项目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进展[J]. 张靖徽,孙世勋. 中国商论. 2015(31)
[5]IT运维管理关键问题探讨[J]. 任耘. 中国新通信. 2015(12)
[6]基于线形图的地铁工程4D进度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J]. 周迎,周诚,万能. 土木工程学报. 2011(S1)
[7]基于CPM和挣值法的船舶建造项目进度控制的研究[J]. 慕光宇,李莉,张文孝,高国栋. 科技管理研究. 2011(07)
[8]项目风险管理发展历程及趋势[J]. 谢喜丽.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14)
[9]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初探[J]. 张根合,李渊. 交通标准化. 2010(09)
[10]IT项目风险管理理论体系构建[J]. 方德英,李敏强.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S1)
博士论文
[1]层次分析法的若干问题研究及应用[D]. 朱建军.东北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移动通信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研究[D]. 谢晓樑.南京邮电大学 2017
[2]虚拟化环境下的IT运维研究[D]. 王巍.山东大学 2012
[3]IT运维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 安然.北京邮电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6349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fengxianguanli/3634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