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险风险管理研究 ————以前海人寿为例
发布时间:2023-06-03 07:15
险资举牌概念是2015年至2016年A股市场最热的题材,其中二级市场举牌上市公司最活跃的分别是“宝能系(前海人寿)”、“安邦系”、“恒大系”、“生命系”和“华夏系”五大寿险公司,截至2016年底,这五大寿险公司在二级市场举牌资金规模超过2,000亿元,举牌资金来源主要是通过发行万能险产品而获得的保费收入。由于万能险与传统寿险产品相比具有结算利率高、保底收益、缴费灵活、保障灵活、运作透明、现金价值支取便捷和退保简便等优点,在2014年至2016年呈现爆发式的增长。2014年未万能险业务规模为3,916.75亿元,2015年规模达到7,646.56亿元,同比2014年增长幅度为95.23%,2016年1-11月,在多重严格监管的背景下,万能险保费收入已经达11,226.34亿元。在万能险业务规模高速增长的背后,也带来了很多问题需要加以研究和解决。对于万能险的兴起和风险,已经有学者初步研究。刘昊(2009)的研究指出万能险主要以银行保险产品的形式进行销售,存在着银行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银行渠道费用高昂的缺点。叶颖刚和陈晓飞(2016)将险资举牌风险分为期限错配风险、利差损风险、资本市场系统性...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引 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1.6 文献综述
1.6.1 万能险问题研究
1.6.2 寿险行业问题研究
1.6.3 寿险行业风险管理研究
1.6.4 简要评述
2.万能险发展现状
2.1 万能险
2.2 万能险的模式
2.3 万能险的特点
2.4 我国万能险的发展历程
2.5 万能险存在的问题
2.6 本章小结
3.前海人寿万能险案例介绍
3.1 案例背景
3.2 运营模式
3.3 万能险产品
3.4 保单账户运作原理
3.5 监管政策
3.6 本章小结
4.前海人寿风险分析
4.1 商业风险
4.1.1 产品定价风险
4.1.2 营销策略风险
4.1.3 投资策略风险
4.1.4 产品结构风险
4.2 金融风险
4.2.1 流动性风险
4.2.2 信用风险
4.2.3 市场风险
4.2.4 操作风险
4.3 偿付能力风险
4.4 法律风险
4.5 政策风险
4.6 本章小结
5.前海人寿全面风险管理分析
5.1 根据风险偏好设置目标
5.1.1 风险偏好体系
5.1.2 目标设置
5.2 全流程风险管理制度
5.2.1 内部环境构造
5.2.2 风险评估
5.2.3 控制活动
5.2.4 信息沟通
5.2.5 持续监督
5.3 全员风险管理文化
5.3.1 风险管理培训
5.3.2 员工风险管理考核
5.3.3 风险管理知识的分享与传播
5.4 本章小结
6.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对投保人的建议
6.2.2 对公司的建议
6.2.3 对行业自律组织的建议
6.2.4 对监管层的建议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28883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引 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1.6 文献综述
1.6.1 万能险问题研究
1.6.2 寿险行业问题研究
1.6.3 寿险行业风险管理研究
1.6.4 简要评述
2.万能险发展现状
2.1 万能险
2.2 万能险的模式
2.3 万能险的特点
2.4 我国万能险的发展历程
2.5 万能险存在的问题
2.6 本章小结
3.前海人寿万能险案例介绍
3.1 案例背景
3.2 运营模式
3.3 万能险产品
3.4 保单账户运作原理
3.5 监管政策
3.6 本章小结
4.前海人寿风险分析
4.1 商业风险
4.1.1 产品定价风险
4.1.2 营销策略风险
4.1.3 投资策略风险
4.1.4 产品结构风险
4.2 金融风险
4.2.1 流动性风险
4.2.2 信用风险
4.2.3 市场风险
4.2.4 操作风险
4.3 偿付能力风险
4.4 法律风险
4.5 政策风险
4.6 本章小结
5.前海人寿全面风险管理分析
5.1 根据风险偏好设置目标
5.1.1 风险偏好体系
5.1.2 目标设置
5.2 全流程风险管理制度
5.2.1 内部环境构造
5.2.2 风险评估
5.2.3 控制活动
5.2.4 信息沟通
5.2.5 持续监督
5.3 全员风险管理文化
5.3.1 风险管理培训
5.3.2 员工风险管理考核
5.3.3 风险管理知识的分享与传播
5.4 本章小结
6.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对投保人的建议
6.2.2 对公司的建议
6.2.3 对行业自律组织的建议
6.2.4 对监管层的建议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288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fengxianguanli/3828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