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险投资发展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风险投资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风险投资,或称为风险资本、创业资本,是指以股权、准股权或具有附带条件的债权形式投资于新颖、未经试用技术项目或未来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项目,并愿意为所投资的项目或企业提供管理或经营服务,期望通过项目的高成长率并最终以某种方式出售产权以取得高额中长期收益的一种投资方式。风险投资是当今世界高科技发展的助推器,但在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为加速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完善中小企业投融资体系,促进资本市场和我国国民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本论文对中国风险投资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论文首先对风险投资的相关基本理论进行了综述;对美国、日本及欧洲发达国家风险投资业发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比较:对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为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论文进而按照治理机制→运行模式→退出机制→发展评价及对策的逻辑,对我国风险投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论文深刻分析了风险投资的治理机制,剖析了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公司产生的原因及其治理的约束激励机制,建立风险资本家与风险企业家之间的控制权分配和转移模型;分析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公司治理结构,提出我国选择有限合伙制组织形式的法律法规约束及思路。 继之,论文对风险投资的运行要素与发展过程进行分析,建立了风险投资发展运行要素结构模式和运行状态的函数模型;分析了风险投资的运作机制和交易机制;构建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对风险投资的投资风险评价。从而,为我国风险投资的运行与发展提供了模式借鉴。 再者,论文对风险投资退出机制进行深入分析,系统地论证其退出动因、功能及创业板市场建设与风险投资的互动关系,从为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渠道、完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推进我国风险投资业管理体系完善诸方面,剖析了创业板市场建设对于风险投资发展的作用和机理。 最后,论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和实证分析。运用灰色预测方法对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规模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中国风险投资 治理机制 运行模式 发展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F832.48
【目录】:
- 第1章 综述15-30
- 1.1 研究背景15-19
- 1.1.1 风险投资已成为当今世界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助推器15-16
- 1.1.2 风险投资在中国正处于起步阶段16-17
- 1.1.3 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深化提出迫切要求17-19
- 1.2 论文研究的意义19-21
- 1.2.1 促进技术创新和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19
- 1.2.2 完善中小企业的投融资体系促进中小企业发展19-20
- 1.2.3 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
- 1.2.4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20-21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21-26
- 1.4 论文总体思路与内容结构26-28
- 1.5 研究方法28-29
- 1.6 创新之处29-30
- 第2章 本论文相关基本理论综述30-40
- 2.1 创业投资的经济学分析30-32
- 2.1.1 交易费用与创业投资30
- 2.1.2 信息不对称与创业投资30-31
- 2.1.3 创业投资的经济拉动效应31-32
- 2.2 证券投资相关理论32-34
- 2.2.1 证券投资基本理论32-33
- 2.2.2 证券投资决策理论33
- 2.2.3 证券投资组合管理和价格分析理论33-34
- 2.3 风险投资有关基本理论概述34-40
- 2.3.1 风险投资的起源34-35
- 2.3.2 风险投资的概念和内容35-40
- 第3章 风险投资的国际比较40-53
- 3.1 美国的风险投资业概述40-44
- 3.1.1 美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40-41
- 3.1.2 政府对风险投资的重视和扶持41-42
- 3.1.3 较宽的融资渠道42-43
- 3.1.4 较完善的市场体系43
- 3.1.5 好的投资理念并重视对投资人的培养43
- 3.1.6 比较灵活的退出机制和多样化的退出方式43-44
- 3.2 欧洲的风险投资业概述44-45
- 3.3 日本的风险投资业概述45-46
- 3.4 国际风险投资对比分析46-50
- 3.4.1 资金来源46
- 3.4.2 投资对象46
- 3.4.3 组织形式46-47
- 3.4.4 政府作用47-48
- 3.4.5 资本市场48-49
- 3.4.6 社会环境49-50
- 3.4.7 风险投资运营50
- 3.5 基于投入指标的各国风险投资发展情况50-51
- 3.6 国际风险投资发展对我国的借鉴51-52
- 3.6.1 政府的扶植关系到风险投资的兴衰成败51
- 3.6.2 宽泛的融资渠道是风险投资发展的必备条件51-52
- 3.6.3 灵活的退出机制是风险投资正常运行的保证52
- 3.6.4 发达的市场体系建设是风险投资发展的前提条件52
- 3.7 本章小结52-53
- 第4章 中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现状分析53-70
- 4.1 创业投资机构与企业资本分析53-61
- 4.1.1 创业投资机构总量分析53-55
- 4.1.2 创业投资机构性质55-58
- 4.1.3 创业资本总量变化趋势分析58-59
- 4.1.4 创业资本的构成分析59-60
- 4.1.5 创业投资机构的资金管理规模60
- 4.1.6 2002年中国创业投资机构的地区分布60-61
- 4.2 创业投资方向及规模分析61-65
- 4.2.1 创业投资方向的行业分析61-64
- 4.2.2 创业投资规模分析64-65
- 4.3 创业投资的业绩分析65-66
- 4.4 存在问题分析66-69
- 4.4.1 缺乏通畅的撤出机制67
- 4.4.2 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67-68
- 4.4.3 税收制度不尽合理68-69
- 4.5 本章小结69-70
- 第5章 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公司及其治理机理分析70-83
- 5.1 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公司治理机理分析的根由70
- 5.2 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公司的产生原因70-72
- 5.3 有限合伙制公司治理中的约束与激励机制分析72-75
- 5.3.1 有限合伙制公司两层次治理结构与代理风险72
- 5.3.2 投资者与风险资本家的约束与激励机制72-74
- 5.3.3 风险资本家与风险企业家的约束与激励机制74-75
- 5.4 风险资本家与风险企业家控制权分配和转移模型75-80
- 5.4.1 控制权分配和转移的实质及模型的提出75-76
- 5.4.2 基本模型与分析76-78
- 5.4.3 模型分析结论78-80
- 5.5 我国有限合伙制组织形式的法律法规约束及完善的思路80-82
- 5.5.1 合伙企业法的约束80-81
- 5.5.2 保险法商业银行法与《养老基金管理办法》的限制81
- 5.5.3 《公司法》的制约81
- 5.5.4 完善法律法规的思路81-82
- 5.6 本章小结82-83
- 第6章 风险投资运行与发展模式83-111
- 6.1 风险投资业的运行要素与发展过程总体分析83-89
- 6.1.1 风险投资运行要素结构模式83
- 6.1.2 风险投资发展运行状态函数模型83-85
- 6.1.3 风险投资运行过程的创业活动频率85-86
- 6.1.4 风险投资运行业绩影响因素分析86-89
- 6.1.5 风险投资运行过程风险资本来源渠道89
- 6.1.6 风险投资运行过程的投资阶段分布89
- 6.2 风险投资的运作机制89-94
- 6.2.1 风险投资的运作形式89-91
- 6.2.2 风险投资的创业基金的设立91-92
- 6.2.3 风险投资契约及内涵92-94
- 6.2.4 风险投资决策的关键要素94
- 6.3 风险投资运行的交易机制94-98
- 6.3.1 金融工具设计与运行95-97
- 6.3.2 股权安排与交易定价97-98
- 6.4 风险投资的投资风险评价98-110
- 6.4.1 风险投资风险评价的目的及指标体系98-102
- 6.4.2 基于三层BP神经网络的风险投资的风险评价102-107
- 6.4.3 实证分析107-110
- 6.5 本章小结110-111
- 第7章 风险投资退出机制111-121
- 7.1 风险投资退出的动因及功能分析111-112
- 7.1.1 风险投资退出动因分析111
- 7.1.2 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功能分析111-112
- 7.2 风险投资的退出渠道112-116
- 7.2.1 公开上市112-114
- 7.2.2 技术产权交易市场114
- 7.2.3 买壳上市114-115
- 7.2.4 收购与兼并115
- 7.2.5 其他退出方式115
- 7.2.6 几种退出方式比较115-116
- 7.3 中国创业板市场建设的动因与举措116-120
- 7.3.1 中国设立创业板市场的动因分析116-118
- 7.3.2 开辟创业板市场的举措118-120
- 7.4 本章小结120-121
- 第8章 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评价121-132
- 8.1 影响风险投资业发展的要素121-123
- 8.1.1 风险投资业的内部发展要素121-122
- 8.1.2 风险投资业的外部支撑环境122-123
- 8.2 风险投资业发展评价原则及指标体系123
- 8.2.1 风险投资业评价体系建立的原则123
- 8.2.2 风险投资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123
- 8.3 我国风险投资业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123-129
- 8.3.1 层次分析法123-125
- 8.3.2 模糊评价125-128
- 8.3.3 实证分析128-129
- 8.4 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129-131
- 8.4.1 融资渠道窄没有形成一个合理的风险资本结构129-130
- 8.4.2 缺乏成熟的风险投资家130
- 8.4.3 风险投资公司的管理水平不高130
- 8.4.4 退出渠道门槛较高阻碍风险资本的退出130-131
- 8.4.5 风险投资的发展环境存在问题131
- 8.5 本章小结131-132
- 第9章 中国发展风险投资业的展望及对策132-148
- 9.1 风险投资发展规模预测及展望132-136
- 9.1.1 灰色理论GM(1,1)模型132-133
- 9.1.2 我国风险投资发展规模的预测研究133-135
- 9.1.3 风险投资业发展展望135-136
- 9.2 我国风险投资发展对策136-147
- 9.2.1 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推进作用136-138
- 9.2.2 加强风险投资的软环境建设138-141
- 9.2.3 广拓民间资金来源加大引进国外风险资本的力度141-143
- 9.2.4 设计合理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143-145
- 9.2.5 鼓励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建立多元化技术创新体系145-146
- 9.2.6 实施“走出去”战略发展对外风险投资146-147
- 9.3 本章小结147-148
- 结论148-150
- 参考文献150-157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157-158
- 致谢158-159
- 个人简历1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都是风险投资惹的祸——瀛海威收购安评析[J];IT经理世界;2000年18期
2 吕炜,杨毅;关于中国风险投资问题之探讨[J];江西财税与会计;2001年02期
3 毛瑞杰;;对2000年风险投资发展的思考[J];江苏科技信息;2001年02期
4 贾利平;中国风险投资何时走强[J];管理与财富;2002年05期
5 理工;一树独先天下春——2003年中国风险投资业发展前景预测[J];科技创业;2003年04期
6 孔均仁;成思危:风险投资迎来新发展期[J];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5年11期
7 龚伟;;孵化器与风险投资——论企业抚育与风险资本的融合[J];中国高新区;2006年05期
8 洪丽;;提高浙江中小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发展浙江风险投资[J];金融经济;2006年16期
9 陈阳;赵晋超;;“海归”创业:风险投资从何入手[J];劳动保障世界;2010年10期
10 ;2010中国风险投资年鉴[J];中国科技论坛;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Ayo Obe;;全球失衡及其治理机制(英文)[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全球失衡及其治理机制”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2 朱小平;宗文龙;;非营利组织治理问题的综述与展望[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3 张学超;;论我国商业贿赂的治理[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4 刘知林;;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财务治理机制及其变迁研究——兼以浙江为例[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中)[C];2008年
5 罗韵轩;;我国国有金融集团战略管控中的治理机制设计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庆仁;;发展我国的风险投资基金[A];中国风险投资与资本市场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王春英;;流通企业产权界定的现实意义[A];“银座杯”征文及“现代产权制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夏春玉;薛建强;徐健;;农产品流通:基于网络组织理论的一个分析框架[A];中国流通业与新农村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孙国强;兰吉颖;;企业间网络组织的治理核心、特征与基础[A];2006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陈永安;;虚拟政府及其治理机制建构——兼论政府核心能力的整合与提升[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晓玲;2008中国风险投资论坛在沈阳举行[N];辽宁日报;2008年
2 证券时报记者 胡学文 见习记者 杨丽花;实现上市是企业做强做大捷径[N];证券时报;2009年
3 计财;2002中国风险投资50强[N];计算机世界;2002年
4 成思危(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风险投资存在五大不利因素[N];国际金融报;2003年
5 袁元;风投盛会,怎一个火字了得[N];证券日报;2008年
6 ;从“生活天堂”到“投资天堂”[N];四川日报;2008年
7 ;中国风险投资且行且学[N];中国电子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董克伟;中国风险投资在全球地位提高[N];中国改革报;2006年
9 特约记者 姜锐;第二届中国风险投资大会即将举行[N];商务时报;2007年
10 健钧;中国风险投资陷入误区[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占力;中国风险投资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2 周翼翔;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与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3 严武;公司治理研究:股权结构与治理机制[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4 张满林;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问题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5 彭正新;中国国有企业集团治理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6 尹建军;社会风险及其治理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7 吴景贤;经济转轨时期中国风险投资发展战略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8 毛丽娟;会计透明度影响因素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9 王安宇;合作研发组织模式选择与治理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10 彭洁;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优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丽春;中国企业年金的治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2 杨晓东;企业战略网络的性质及治理机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3 吴中伦;基于网络组织理论的营销渠道信任治理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李群峰;可转换债券在风险投资企业中的治理机制分析[D];河南大学;2005年
5 彭轶;我国非营利组织治理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6 姜励;企业资本结构选择[D];苏州大学;2007年
7 姚蕊;我国报业集团发展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8 苏向妮;安徽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治理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9年
9 夏成彬;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10 谭莉莉;网络治理的特征与机制[D];厦门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风险投资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17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fengxianguanli/421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