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本文关键词: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生态风险评价对科学管理与保护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弥补传统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的不足和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将生态系统服务引入生态风险评价中进行发展和完善,成为了当前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的前沿和热点。系统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在生态风险评价中的应用,指出生态系统服务在问题形成阶段中可明确保护对象和属性,在风险分析阶段可联系生态系统结构过程作用,在风险表征阶段及后续阶段能可提供清晰明确的评价结果,加强风险交流和管理,能有效地改进生态系统传统生态风险评价。在实践上,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生态风险评价可从3个不同层面开展:一是针对外界压力对某类特定功能或者系统中某些服务功能的影响,构建基于某种特定服务的实体属性评价方法;二是针对外界压力作用下生态系统结构与过程变化下对功能影响,构建基于复杂生态系统作用的评价方法,实现对生态风险的模拟评价;三是评价社会生态系统下外界驱动对人类福祉的影响时,可将DPSIR(Drive-Pressure-State-Impact-Response)理论模型运用到生态风险管理中,也可基于景观生态系统服务与压力源的空间作用关系,实现社会生态系统风险评价与管理。作为生态风险表征手段,可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损失与不利服务进行表征,也可选取热力学等指标作为评估量纲。从理论、评价方法、风险管理等方面对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生态风险评价给予展望。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生态风险 生态系统服务 评价终点 生态系统结构与过程 风险管理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2531)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项(SKLURE2008-1-4)
【分类号】:X826
【正文快照】: 生态风险评价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1]。1992年美国环境保护署对生态风险评价作了定义,形成了生态风险评价框架,此后生态风险评价的方法和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2-4]。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不可确定性,传统生态风险评价方法在评估生态系统受一个或多个胁迫因素影响后可能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在毅,许学工;区域生态风险评价[J];地球科学进展;2001年02期
2 韩丽,戴志军;生态风险评价研究[J];环境科学动态;2001年03期
3 朱琳,佟玉洁;中国生态风险评价应用探讨[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3年03期
4 郑创伟;;生态风险评价方法和问题讨论[J];广州环境科学;2004年03期
5 毛小苓,倪晋仁;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述评[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6 程燕,周军英,单正军,陈建群;国内外农药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综述[J];农村生态环境;2005年03期
7 侯绍刚;张晏卿;;生态风险评价进展[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阳文锐;王如松;黄锦楼;李锋;陈展;;生态风险评价及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7年08期
9 吕妍;袁涛;王文华;;个人护理用品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7年08期
10 李谢辉;李景宜;;我国生态风险评价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丽娜;余若祯;王宏;;生态风险评价概述[A];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标准与基准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包慧娟;王永芳;;沙漠化生态风险评价概述[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段飞舟;石静儒;;生态风险评价回顾与我国区域生态风险评价展望[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3年
4 周军英;程燕;单正军;Martin Williams;Mark Cheplick;;农药生态风险评价暴露场景和暴露模拟平台构建[A];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标准与基准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李景宜;文彦君;;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英文)[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李自珍;施维林;;西部荒漠绿洲开发的生态风险评价与决策模型及其应用[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7 杨娟;蔡永立;;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研究——以崇明岛为例[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8 游珍;;基于景观格局的孤山川流域生态风险评价[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二)[C];2006年
9 李谢辉;;3S技术在区域生态风险评价中的应用[A];全国国土资源与环境遥感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孟东平;张金屯;;山西省能源重工业复合生态带生态风险评价[A];2004年北方七省市植物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石洪华;典型城市生态风险评价与管理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2 邱桔;城市生态风险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
3 文军;千岛湖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4年
4 杨娟;岛屿生态风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谢辉;渭河下游河流沿线区域生态风险评价及管理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6 刘勇;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土地生态风险评价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7 李雪华;锑矿区沉积物生态风险评价及修复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沙日娜;锡林郭勒盟乌拉盖流域生态风险评价[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2 徐昕;上海滨海地区景观格局与生态风险评价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3 程文龙;宁夏盐池北部风沙区生态风险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4 林小丽;农药对家蚕生态风险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5 马萧;脆弱性矿区生态风险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6 刘炳亮;森林景区生态风险评价与管理[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7 章德武;污染场地健康与生态风险评价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8 贺睿;大连市生态风险评价与管理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9 乔群博;乌兰木伦河煤矿区生态风险评价[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10 郭先华;城市水源地生态风险评价及水质安全管理[D];贵州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65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fengxianguanli/476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