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风险管理论文 >

内部控制与诉讼风险

发布时间:2017-07-30 23:02

  本文关键词:内部控制与诉讼风险


  更多相关文章: 内部控制 合规性目标 诉讼风险


【摘要】:近年来,大量诉讼对上市公司健康的危害越来越大,并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内部控制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企业合法经营的重要机制。然而,内部控制是否能够防范公司的诉讼风险,确保合规性这一内部控制基本目标的实现,有效促进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保障投资者利益,尚未有相关的理论分析与证据支持。本文以我国2008~2010年沪市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涉诉次数和涉诉金额作为诉讼风险的替代测度,考察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对公司诉讼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总体而言,内部控制越有效,公司涉诉次数和涉诉金额越低,面临的诉讼风险越低;从内部控制各要素看,内部监督和内部环境建设对诉讼风险具有显著影响。通过对诉讼事件进行分类检验发现,内部控制对担保纠纷、借款合同纠纷等导致的诉讼风险具有显著的控制作用。相对于深市强制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公司,沪市自愿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公司的涉诉风险更低。本文的研究为内部控制合规性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通过从微观层面提供加强法律法规执行的执行机制和经验证据,拓展了法与金融,以及投资者保护的研究。
【作者单位】: 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内部控制 合规性目标 诉讼风险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0202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GL02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0YJC790190) 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项目(CIT&TCD201304027) 国有资产管理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市教委科技创新平台——跨国资本运营与会计准则趋同研究基地、中国企业集团发展研究基地和北京工商大学中国创业投资研究中心学术发展基金的资助
【分类号】:F275
【正文快照】: 一、引言近年来,诉讼风险越来越成为影响公司生存的重要因素。我国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数据显示,2008~2010年,每年约有1/5的沪市上市公司卷入诉讼,其中涉诉次数在2次及以上的公司达到45.2%。此外,不仅涉诉公司数量及涉诉次数大幅增长,涉案金额也大幅攀升,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德明;王春丽;王兵;;内部控制、审计鉴证与审计意见[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年02期

2 杨有红;毛新述;;内部控制、财务报告质量与投资者保护——来自沪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贸经济;2011年08期

3 肖作平;廖理;;大股东、债权人保护和公司债务期限结构选择——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7年10期

4 李万福;林斌;宋璐;;内部控制在公司投资中的角色:效率促进还是抑制?[J];管理世界;2011年02期

5 杨德明;林斌;王彦超;;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与大股东资金占用[J];审计研究;2009年05期

6 杨玉凤;王火欣;曹琼;;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代理成本相关性研究——基于沪市2007年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审计研究;2010年01期

7 董望;陈汉文;;内部控制、应计质量与盈余反应——基于中国2009年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11年04期

8 张然;王会娟;许超;;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与鉴证报告会降低资本成本吗?——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12年01期

9 王彦超;林斌;辛清泉;;市场环境、民事诉讼与盈余管理[J];中国会计评论;2008年01期

10 张维迎,柯荣住;诉讼过程中的逆向选择及其解释——以契约纠纷的基层法院判决书为例的经验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密;金治中;;内部控制制度制定的目标模式——政府与市场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魏迎春;梅艳晓;;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关系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王亚新;;实践中的民事审判(二)——5个中级法院民事一审程序的运作[J];北大法律评论;2004年00期

4 程金华;;地方政府、国家法院与市场建设——美国经验与中国改革[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5 杨博;;中国企业基于风险管理视角的内部控制体系构建[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宋艳玲;;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与原因[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1期

7 谢志华;黄国成;杨克智;;基于价值模式的商业集团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沃尔玛的经验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8 杜海霞;;内部控制的投资者保护路径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9 杨景岩;徐鹿;符爱明;;关于中国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7年06期

10 杨瑞平;;治理层的监督与内部控制[J];商业研究;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云忠;;法学实证研究的种类及其地点选择[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戴治勇;;信息与法律[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李胜兰;何朝丹;;中国民营企业治理与法律和社会资本互动机制研究[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徐昕;;为什么合作?——华南一个民间收债个案的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郑玉如;;论我国信用机制的法律问题——从新制度经济学视野的探讨[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左宪民;;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A];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蓉;;权利救济公法化的经济分析——环境保护中利益补偿法律机制的研究[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8 李杰;;法官机械司法的博弈分析[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9 何威风;;分权化改革、制度环境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10 魏巍;朱卫东;吴勇;;基于制度变迁视角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发展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爽诗;基于COSO报告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红梅;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刘伟;管理层薪酬激励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赵爽;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控制体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邹宗荣;我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的治理效应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应冬云;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探讨[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胡芹;自愿性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关系的实证检验[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王华;ERP环境下寿险公司内部控制问题探讨[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王莉;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对公司经营业绩影响的实证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何兴华;引入内控机制理论构建非税收入管理框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红星;孙,

本文编号:5964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fengxianguanli/5964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6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