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1 17:03
本文关键词: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评价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 层次分析法 模糊数学理论应用
【摘要】:近些年来,国内外频繁爆发的会计造假及财务舞弊案件,,特别是2008年美国雷曼,美林等的破产,一时间大家对内部控制争论不休,内部控制也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备受关注和重视的焦点。企业建立了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政策,并不等于其拥有了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也并不等于其内部控制是有效的,内部控制是否有效要从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两方面来评价,只有设计合理并且执行有效的内部控制才是完善的。近年来,我国有关内部控制的相关法律法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内部控制成为大家研究和谈论的热点,基于此,本文借鉴美国反舞弊财务报告委员会(COSO)2004年发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有关风险管理的理念,把风险管理融入到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当中,以此推动我国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建设。 本文主要从以下七个方面展开研究: 第一章,引言。本章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国内外对内部控制评价的研究现状,研究创新及不足。 第二章,内部控制评价理论综述。本章主要从风险管理理念出发,介绍了委托代理理论、信号传递理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在内部控制评价过程中的应用。 第三章,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本章详细阐述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的概念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框架。本章构建了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主要研究了内部控制评价目标,评价主体和客体,评价标准和方式,评价报告等。 第五章,基于风险管理的企业内部控制模糊评价模型构建。本章介绍了内部控制评价指标的构建,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理论在内部控制评价中的应用。 第六章,Z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研究。本章以Z公司为例,探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理论在企业实践中的运用,实现了对Z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的定量评估。 第七章,研究局限与展望。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及研究中存在的局限性,对内部控制评价未来的研究提出一些思考。
【关键词】: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 层次分析法 模糊数学理论应用
【学位授予单位】:集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7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引言9-14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3
- 1.3 研究思路、方法13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13-14
- 第2章 内部控制评价理论综述14-20
- 2.1 内部控制评价概述14-15
- 2.2 内部控制评价作用15-16
- 2.3 内部控制评价理论16-20
- 第3章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20-26
- 3.1 风险管理概述20-21
- 3.2 内部控制概述21-23
- 3.3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区别与联系23-26
- 第4章 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框架26-31
- 4.1 评价目标26
- 4.2 评价主体26-27
- 4.3 评价客体27
- 4.4 评价标准27-28
- 4.5 评价方法28-30
- 4.6 评价方式30
- 4.7 评价报告30-31
- 第5章 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模糊评价模型构建31-41
- 5.1 内部控制评价指标构建31-36
- 5.2 层次分析法应用原理36-39
- 5.3 模糊数学理论应用原理39-41
- 第6章 Z 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研究41-51
- 6.1 Z 公司内部控制现状41-42
- 6.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 Z 公司内部控制模糊评价42-51
- 第7章 研究局限与展望51-52
- 致谢52-53
- 参考文献53-55
- 附录55-58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8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郝诗萱;领导者权力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年
2 段炎兵;基于风险管理的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572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fengxianguanli/657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