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通货膨胀的溢出效应

发布时间:2017-04-16 13:02

  本文关键词: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通货膨胀的溢出效应,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总体物价水平持续上涨,其中食品类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的涨势尤为显著。2008年初,通货膨胀率创下了近十年来的新高。本次价格的上涨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结构性特征凸显;二是具有典型的输入性特征。首先是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原油、原材料、粮食等)出现大幅上涨,我国的油价、粮食类产品的价格还有原材料价格等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升。其次是由于诸如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大经济体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压力,在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格局中,通胀具有全球扩散的趋势。而中国在开放的经济体制下,对于来自国际方面的各种经济冲击很难做到独善其身,国内通胀显著的“输入型”特征已是不争的事实。 本文研究的主题是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通货膨胀的溢出效应。绪论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选题依据,提出了研究输入型通货膨胀的意义及相应的研究方法。 文献综述部分概述了国内外学者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以及基于宏观经济学模型对货币政策的国际扩散、溢出效应和输入型通货膨胀的诱因等方面展开的深入研究。 第三章回顾了近期美国货币政策的演变,简要陈述了美国货币政策的历史沿革、目标选择以及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等。其后分析了中美两国通货膨胀的关联性,通过经济数据的实证分析检验了两国通胀一致趋势的存在性,其效应传递具有一定的时滞。 第四部分是对美国货币政策与中国通货膨胀相互关系的实证分析。首先是对中美两国消费价格指数、生产价格指数等经济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其次是在因果检验的基础上,利用VAR模型分析了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外溢效应。该模型固有的优良属性能对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用它来研究通货膨胀这样复杂的经济现象是比较理想的。 本文的最后是在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的基础上,对实证结果进行了概括总结,得出了本文的基本结论。
【关键词】:货币政策 溢出效应 通货膨胀 VAR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224.0;F827.12;F822.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第1章 绪论9-15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9-12
  • 1.2 选题的依据12-14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14-15
  • 第2章 文献综述15-25
  • 2.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15-22
  • 2.2 输入型通货膨胀国际传导的研究22-25
  • 第3章 美国近期货币政策的演变及中美通胀的关联性25-30
  • 3.1 九十年代后美国货币政策的演变25-26
  • 3.2 中美两国通货膨胀的关联性分析26-30
  • 第4章 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冲击影响30-49
  • 4.1 变量的选取及数据的处理30-32
  • 4.2 外溢效应的格兰杰因果检验32-37
  • 4.3 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通货膨胀外溢效应的VAR 检验37-49
  • 结论49-51
  • 参考文献51-55
  • 致谢55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都硕;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的溢出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通货膨胀的溢出效应,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08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3108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f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