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上一轮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6 16:01
本文关键词:关于我国上一轮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随着我国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我国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五轮通货膨胀,其时间起点可以从2003年算起,2007年下半年至2008年为集中爆发期,到2008年底告终。本轮通货膨胀无论其成因,还是表现形式,都呈现出与以往通货膨胀不同的特征,它不是单一因素导致的通货膨胀,在表现形式上也与以往理论总结中的通货膨胀类型不同,具有复杂的成因和特殊的背景,学术界为此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形成了不同的理论观点。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还是一个社会经济结构转型没有最终完成的大国,如果不能有效抑制通货膨胀,人民群众在30年改革发展中好不容易积累的财富就要缩水,居民、企业和社会各方面承受的压力就要加大。在我国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道路上,通货膨胀仍然是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在理论上深究本轮通货膨胀的成因,尤其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大国通货膨胀的特殊性及对其出台政策进行绩效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国内外通货膨胀基本理论综述。主要通过对国内外关于通货膨胀的定义、类型以及治理途径等观点进行梳理归纳,为全文写作奠定理论基础。在这一部分,提出我国具备借鉴发达国家反通货膨胀经验的前提条件,但是必须注重学术创新,不能照抄照套。第二部分对我国上一轮通货膨胀的特征、成因进行分析。首先对学术界围绕我国上一轮通货膨胀成因及治理的争论进行综述,虽然各种观点都从一个侧面阐释了本轮通货膨胀的成因,但没有取得共识,通过对经济运行数据的分析,与改革开放以来历次通货膨胀情况的纵向比较、与全球经济形势的横向比较,概括了本轮通货膨胀的基本特征,探讨了本轮通货膨胀的直接成因以及深层原因。在这一部分,提出本轮通货膨胀是具有显著“中国特色”的混合型通货膨胀。第三部分对我国上一轮政府反通货膨胀政策进行绩效评价。首先提出了反通货膨胀政策绩效评价的标准,然后概括了本轮反通货膨胀的政策轨迹,对反通货膨胀政策做了绩效评价。在这一部分,认为本轮反通货膨胀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第四部分提出了我国反通货膨胀的对策建议。针对我国本轮通货膨胀的原因,以及考虑到我国特有的发展阶段和基本国情,对我国今后的反通货膨胀对策提出了建议。在这一部分,认为我国将要长期面对这种“中国特色”的混合型通货膨胀,应及早防范。最后一部分为结论。在前四个部分论述的基础上,得出了五个结论,指出完善我国的反通货膨胀对策,必须超越传统的调控模式,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协调。
【关键词】:混合型通货膨胀 绩效评价 反通货膨胀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822.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前言10-12
- 一、国内外通货膨胀基本理论综述12-33
- (一) 通货膨胀的定义13-17
- (二) 通货膨胀的类型17-23
- (三) 通货膨胀的治理23-30
- (四) 对国内外通货膨胀理论的评述30-33
- 二、我国上一轮通货膨胀的特征及成因33-58
- (一) 学术界对我国上一轮通货膨胀的争论34-37
- (二) 我国上一轮通货膨胀的特征37-42
- (三) 我国上一轮通货膨胀的直接成因42-49
- (四) 我国上一轮通货膨胀的深层原因49-58
- 三、对我国上一轮反通货膨胀政策的绩效评价58-74
- (一) 反通货膨胀政策绩效标准的建立58-62
- (二) 我国反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62-67
- (三) 对我国反通货膨胀政策的绩效评价67-74
- 四、关于我国反通货膨胀对策的思考74-86
- (一) 我国反通货膨胀的根本途径75-78
- (二) 我国反通货膨胀的基本手段78-82
- (三) 我国反通货膨胀的外部保证82-84
- (四) 我国削弱通货膨胀输入的机制84-86
- 结论86-88
- 参考文献88-90
- 后记90-91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振东;金融危机后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2 程红美;我国近期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3 张玲;关于当前我国通货膨胀问题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关于我国上一轮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73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397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