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益性小额信贷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4-12-10 02:29
公益性小额信贷自上世纪90年代被引入我国后,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贫困人群信贷状况方面做出了贡献。但自2005年我国商业性小额信贷试点开始以来,公益性小额信贷的发展因种种原因而出现困境,公益性小额信贷的发展,尤其是未来发展趋势成为学界和公益性小额信贷机构关注的焦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希望通过对系统梳理公益性小额信贷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并以此为基对公益性小额信贷的发展尤其是商业化发展进行探讨和分析,为公益性小额信贷的未来发展提供有意探索。 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系统的概述了公益性小额信贷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发展作用,分析了其核心制度和发展困境,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宏观环境,论述了其未来商业化发展的相关问题。论文对我国公益性小额信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做了一个较为全面、完整的论述。 首先对公益性小额信贷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结合其服务理念,对公益性小额信贷的界定主要集中于信贷机构的服务目标和客户对象,而非信贷机构自身的性质。在这样的界定基础上,对我国公益性小额信贷的引入背景、发展历程和现状做了一个概述,分析了其突出特点。 第二部分对公益性小额信贷...
【文章页数】:14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内容结构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公益性小额信贷实践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小额信贷
二、公益性小额信贷
第二节 公益性小额信贷引入背景分析
一、传统扶贫方式难以渗透到低收入人群
二、传统农村金融市场不足以满足贫困人群的信贷需求
三、农户金融需求小而广的特点促进小额信贷的发展
四、小额信贷契合了农村金融市场特点
第三节 公益性小额信贷的历史和现状
一、发展历史
二、主要机构
三、区域分布
四、组织规模
第四节 公益性小额信贷的突出特点
一、为穷人提供金融服务的理念
二、信贷支持与社会服务相结合
三、适宜农户的信贷制度设计
四、不同于传统金融机构的信贷管理模式
第二章 公益性小额信贷核心制度分析
第一节 团体贷款制度
一、团体贷款制度
二、团体贷款机制之一:互惠性共生融资机制
三、团体贷款机制之二:社会资本的扩散与整合
四、团体贷款机制之三:监督与执行
第二节 动态激励机制
一、动态激励作用机制
二、动态博弈分析框架
三、动态激励机制缓解了集体违约的风险
第三节 分期还款制度
一、分期还款制度
二、分期还款制度的作用
第三章 公益性小额信贷的作用
第一节 公益性小额信贷的扶贫功能
一、贫困及其成因
二、公益性小额信贷——提高贫困人群自生能力
三、公益性小额信贷扶贫实现方式
第二节 公益性小额信贷的微观作用
一、获得信贷资金、技术培训的机会
二、对增加家庭财产的积极作用
三、积极推动妇女赋权
第三节 对农户社会资本获得的影响
一、社会资本
二、公益性小额信贷提供的社会资本
三、社会资本内生化
第四节 公益性小额信贷对农村金融发展的影响
一、推动农村金融服务目标调整和思想观念改变
二、推动金融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
三、推动农村金融制度和金融工具创新
四、成为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的重要内容
第四章 公益性小额信贷发展的制约因素
第一节 法律环境制约
一、公益性小额信贷的法律特点与法律关系
二、公益性小额信贷面临的法律环境制约
第二节 资金规模制约
一、现有融资模式不具可持续性
二、产权模糊限制了小额信贷融资规模的扩大
三、政策规定对公益性小额信贷融资渠道的限制
第三节 内部治理结构制约
一、组织结构不规范
二、财务管理水平较低
第四节 风险因素制约
一、公益性小额信贷的基本风险
二、风险管理水平低
第五章 公益性小额信贷商业化发展
第一节 公益性小额信贷商业化关键问题分析
一、商业化发展内涵
二、商业化与覆盖力的关系
三、商业化与可持续性、覆盖力和扶贫绩效考察
四、商业化与机构竞争力关系
五、商业化的利率问题
第二节 公益性小额信贷机构商业化的现实逻辑
一、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大趋势
二、公益性小额信贷机构自身可持续能力低
三、国际小额信贷商业化发展实践
第三节 公益性小额信贷机构商业化发展的国际经验
一、孟加拉乡村银行小额信贷
二、印度尼西亚人们银行小额信贷
三、菲律宾小额信贷
四、国外公益性小额信贷商业化实践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第四节 我国小额信贷商业化运行绩效分析
一、重庆开县公益性小额信贷机构商业化经营情况分析
二、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绩效分析
三、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综合评价
第五节 公益性小额信贷商业化路径分析
一、政府的支持
二、构建普惠金融体系
三、建立多层次融资渠道,扩展公益性小额信贷的资金来源
四、制度创新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4015462
【文章页数】:14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内容结构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公益性小额信贷实践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小额信贷
二、公益性小额信贷
第二节 公益性小额信贷引入背景分析
一、传统扶贫方式难以渗透到低收入人群
二、传统农村金融市场不足以满足贫困人群的信贷需求
三、农户金融需求小而广的特点促进小额信贷的发展
四、小额信贷契合了农村金融市场特点
第三节 公益性小额信贷的历史和现状
一、发展历史
二、主要机构
三、区域分布
四、组织规模
第四节 公益性小额信贷的突出特点
一、为穷人提供金融服务的理念
二、信贷支持与社会服务相结合
三、适宜农户的信贷制度设计
四、不同于传统金融机构的信贷管理模式
第二章 公益性小额信贷核心制度分析
第一节 团体贷款制度
一、团体贷款制度
二、团体贷款机制之一:互惠性共生融资机制
三、团体贷款机制之二:社会资本的扩散与整合
四、团体贷款机制之三:监督与执行
第二节 动态激励机制
一、动态激励作用机制
二、动态博弈分析框架
三、动态激励机制缓解了集体违约的风险
第三节 分期还款制度
一、分期还款制度
二、分期还款制度的作用
第三章 公益性小额信贷的作用
第一节 公益性小额信贷的扶贫功能
一、贫困及其成因
二、公益性小额信贷——提高贫困人群自生能力
三、公益性小额信贷扶贫实现方式
第二节 公益性小额信贷的微观作用
一、获得信贷资金、技术培训的机会
二、对增加家庭财产的积极作用
三、积极推动妇女赋权
第三节 对农户社会资本获得的影响
一、社会资本
二、公益性小额信贷提供的社会资本
三、社会资本内生化
第四节 公益性小额信贷对农村金融发展的影响
一、推动农村金融服务目标调整和思想观念改变
二、推动金融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
三、推动农村金融制度和金融工具创新
四、成为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的重要内容
第四章 公益性小额信贷发展的制约因素
第一节 法律环境制约
一、公益性小额信贷的法律特点与法律关系
二、公益性小额信贷面临的法律环境制约
第二节 资金规模制约
一、现有融资模式不具可持续性
二、产权模糊限制了小额信贷融资规模的扩大
三、政策规定对公益性小额信贷融资渠道的限制
第三节 内部治理结构制约
一、组织结构不规范
二、财务管理水平较低
第四节 风险因素制约
一、公益性小额信贷的基本风险
二、风险管理水平低
第五章 公益性小额信贷商业化发展
第一节 公益性小额信贷商业化关键问题分析
一、商业化发展内涵
二、商业化与覆盖力的关系
三、商业化与可持续性、覆盖力和扶贫绩效考察
四、商业化与机构竞争力关系
五、商业化的利率问题
第二节 公益性小额信贷机构商业化的现实逻辑
一、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大趋势
二、公益性小额信贷机构自身可持续能力低
三、国际小额信贷商业化发展实践
第三节 公益性小额信贷机构商业化发展的国际经验
一、孟加拉乡村银行小额信贷
二、印度尼西亚人们银行小额信贷
三、菲律宾小额信贷
四、国外公益性小额信贷商业化实践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第四节 我国小额信贷商业化运行绩效分析
一、重庆开县公益性小额信贷机构商业化经营情况分析
二、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绩效分析
三、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综合评价
第五节 公益性小额信贷商业化路径分析
一、政府的支持
二、构建普惠金融体系
三、建立多层次融资渠道,扩展公益性小额信贷的资金来源
四、制度创新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40154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4015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