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化解农村金融排斥的创新模式——林业碳汇交易引导资金回流农村的实证分析
本文关键词:论化解农村金融排斥的创新模式——林业碳汇交易引导资金回流农村的实证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农村金融排斥 林业碳汇交易 引导资金回流农村
【摘要】:目前,农村金融排斥已十分严重,极大地影响着农村经济发展,主要原因是政府出台的化解政策无法解决金融机构开展农村金融服务与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的矛盾。本文认为,发展林业碳汇交易是化解农村金融排斥的创新模式,能够引导资金回流农村,促进金融机构在支持林业碳汇交易的同时实现自身商业化可持续发展,并以广西珠江流域再造林林业碳汇项目为案例,对其化解农村金融排斥的成效进行了实证检验。开展林业碳汇交易顺应绿色环保潮流,具有持续化解农村金融排斥的作用。政府应大力促进林业碳汇交易发展。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南澳大利亚大学;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局;
【关键词】: 农村金融排斥 林业碳汇交易 引导资金回流农村
【基金】:中澳科学研究基金项目(ACSRF-1030310-67) 中国环境保护部专项基金项目(2012020083)
【分类号】:F326.2;F832.2
【正文快照】: 一、引言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重要手段。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造成了严重的农村金融排斥,主要集中于农村的偏远贫困地区,导致金融资源大量外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颖翱;张勇;;基于CVM的宁波天童天然林碳汇贸易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年02期
2 王志军;;金融排斥:英国的经验[J];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02期
3 李怒云;宋维明;;气候变化与中国林业碳汇政策研究综述[J];林业经济;2006年05期
4 廖为明;黄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林业碳汇基金的构想[J];经济导刊;2011年01期
5 李怒云;杨炎朝;陈叙图;;发展碳汇林业 应对气候变化——中国碳汇林业的实践与管理[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0年01期
6 王静;沈月琴;朱臻;陈炎根;鲍泽钦;后必成;;公众对森林碳汇服务的认知与支付意愿分析[J];浙江林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7 王修华;邱兆祥;;农村金融排斥:现实困境与破解对策[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静;沈月琴;;森林碳汇及其市场的研究综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于春敏;;论金融消费者的公平金融服务获得权[J];财经科学;2012年07期
3 李谦;许燕;;基于林业碳汇项目的林木生物资产会计核算[J];财会月刊;2011年33期
4 洪贺;;黑龙江省发展碳汇林业对策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李春霄;贾金荣;;我国金融排斥程度研究——基于金融排斥指数的构建与测算[J];当代经济科学;2012年02期
6 沈良辉;陈澍;;农村金融排斥与区域信用环境建设问题研究[J];福建金融;2012年01期
7 冯亮明;肖友智;;企业碳排放权需求变量及其影响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罗勇;;广东省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发展潜力的评价指标初探[J];广东林业科技;2010年01期
9 瞿雯雯;;金融排斥研究及其治理[J];甘肃金融;2010年02期
10 兰桂华;耿静超;;广东农村金融创新思路初探[J];广东农业科学;2012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天飞;吴水荣;李智勇;;中国林业碳汇认证建设框架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2 卢健;;转变桉树人工林发展方式增加森林碳汇的探索与思考[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3 刘翰聪;;浅议森林碳汇的性质及其森林法律制度的协调[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4 龙健梅;李花蕾;;低碳经济与我国林业法律制度的协调[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5 曾文革;陈娟丽;;林业碳汇国际法规则的谈判及我国的应对[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田明华;赵景培;刘丹丹;;影响世界林产品贸易的几个重要问题[A];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2008)[C];2008年
7 雷瑶;;浅议我国林业发展中基于CDM的森林碳汇[A];低碳经济与林业发展论——中国林业学术论坛·第6辑[C];2009年
8 罗勇;薛春泉;肖志慧;;广东省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发展潜力的评价指标初探[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0 林业与气候变化论文集[C];2009年
9 欧光龙;唐军荣;王俊峰;杨绍辉;卢振龙;胥辉;;云南省临沧市膏桐能源林造林项目碳汇计量研究[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0 林业与气候变化论文集[C];2009年
10 于天飞;李智勇;吴水荣;;中国林业碳汇认证建设框架研究[A];2010中国科协年会第五分会场全球气候变化与碳汇林业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娜;中国建立碳交易市场的可行性研究及框架设计[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齐岩;林农复合经营综合收益预测与分析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杨玉萍;城市近自然园林的营建与公众认知[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4 余光英;中国碳汇林业可持续发展及博弈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肖志明;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光华;北京森林植被固碳能力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7 戴广翠;森林环境服务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8 王迪生;基于生物量计测的北京城区园林绿地净碳储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9 玉宝;晋西人工林基于水分生产函数的密度调控模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10 王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资产价值评估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静;基于社区的森林碳汇交易机制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2 刘莉芬;武汉城市圈金融排除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姜太鑫;我国金融排斥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张阳;清洁发展机制碳汇造林优化模型及其价值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5 郭晓蕾;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补偿机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李恒;龙江森工集团森林生态资产价值综合评估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7 吴友均;干旱区规模化植树减排计算标准及效益评价[D];新疆大学;2011年
8 田奇有;沩山风景区主要植物群落调查与分析[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9 朱志强;国际碳交易市场发展对我国相关上市公司的影响[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10 范从兵;新疆农村金融排斥问题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波,葛全胜,李克让,邵雪梅;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J];地理研究;2001年05期
2 王礼茂;几种主要碳增汇/减排途径的对比分析[J];第四纪研究;2004年02期
3 张永生,房靖华;森林与大气污染[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3年04期
4 陈威;李娟文;;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障碍与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年06期
5 胥卫平;李括;;城市雨洪资源利用经济价值评价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年07期
6 李克让,王绍强,曹明奎;中国植被和土壤碳贮量[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3年01期
7 方精云;郭兆迪;朴世龙;陈安平;;1981~2000年中国陆地植被碳汇的估算[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7年06期
8 王志军;;金融排斥:英国的经验[J];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02期
9 何德旭;饶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失衡的成因分析:金融排斥性视角[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年02期
10 许圣道;田霖;;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排斥研究[J];金融研究;2008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德荣;森林碳汇服务市场化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光耀;天童常绿阔叶林次生演替过程中土壤的有机碳库及其归还特征[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曹开东;中国林业碳汇市场融资交易机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3 王耀华;森林碳汇市场构建和运行机制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祥宇;;我国林业碳汇交易融资风险及其防范[J];林业经济;2010年06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7422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742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