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内部控制质量对商业信用融资影响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30 23:21

  本文关键词:内部控制质量对商业信用融资影响的实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内部控制质量 商业信用融资 交易成本


【摘要】:与其他融资方式相比较,商业信用融资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在成熟的西方资本市场中,商业信用在交易双方的业务结算中被大量采用。同样,在我国,商业信用融资的相对数额和绝对数额都相当可观,而且也越来越受到交易双方的青睐。商业信用融资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和讨论的热点,学术界对商业信用融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商业信用融资动机、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因素和商业信用融资与银行信贷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目前已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理论体系。商业信用的融资动机理论包括融资比较优势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价格歧视理论以及信贷配给理论。商业信用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公司规模、货币政策、内部控制。相比其它因素,关于内部控制质量对商业信用融资的研究还是比较少。在商业信用融资迅猛发展、内部控制备受关注的时代背景下,从内部控制质量角度对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内部控制质量是否对公司与供应商、客户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商业信用融资规模以及商业信用融资模式的选择有影响以及影响如何。本文从内部控制质量、商业信用融资以及内部控制质量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三大方面对现有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述评,然后阐述了内部控制对商业信用融资影响的理论基础,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假设。在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选取了2010-2012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相应条件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样本公司。文章中选用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三者之和与总资产的比重来衡量商业信用融资的规模,选用应付票据与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三者之和的比重来衡量商业信用融资模式的交易成本,选用迪博·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作为内部控制质量的代理变量。在后续的数据处理过程中,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对本文提出的假设进行检验,并为了使研究结果更具有可靠性,本文还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得出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内部控制质量对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规模有显著的正面作用。内部控制质量越高的公司越容易获得更多的商业信用融资;第二,内部控制质量对商业信用融资模式的选择有显著影响。内部控制质量越高的公司越容易取得成本较低的商业信用融资模式。最后,结合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从完善公司内部控制系统和加强内部控制监管两个角度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并总结了本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局限以及提出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内部控制质量 商业信用融资 交易成本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75;F832.4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1章 绪论11-16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11-12
  • 1.1.1 研究的背景11
  • 1.1.2 选题的意义11-12
  •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12-13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13-14
  • 1.3.1 研究思路13
  • 1.3.2 研究方法13-14
  • 1.4 本文的创新点14-16
  • 第2章 文献综述16-30
  • 2.1 内部控制质量的衡量标准相关研究16-18
  • 2.2 商业信用融资相关研究18-26
  • 2.2.1 商业信用融资的融资动机相关研究18-20
  • 2.2.2 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因素相关研究20-23
  • 2.2.3 商业信用融资与银行贷款的关系相关研究23-26
  • 2.3 内部控制质量对商业信用融资影响相关研究26-28
  • 2.4 文献述评28-29
  • 小结29-30
  • 第3章 内部控制质量与商业信用融资的理论分析30-35
  • 3.1 内部控制质量与商业信用融资概念界定30-31
  • 3.1.1 内部控制质量的界定30
  • 3.1.2 商业信用融资的界定30-31
  • 3.2 理论基础31-34
  • 3.2.1 交易成本理论31
  • 3.2.2 信息不对称理论31-33
  • 3.2.3 信号传递理论33-34
  • 3.2.4 替代性融资理论34
  • 3.3 研究假设34
  • 小结34-35
  • 第4章 研究设计35-40
  • 4.1 模型设定35
  • 4.2 变量选取与定义35-38
  • 4.2.1 被解释变量35-36
  • 4.2.2 解释变量36
  • 4.2.3 控制变量36-38
  • 4.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38-39
  • 小结39-40
  • 第5章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40-51
  • 5.1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40-41
  • 5.2 相关性分析与VIF分析41-43
  • 5.2.1 相关性分析41-43
  • 5.2.2 VIF分析43
  • 5.3 回归结果与分析43-47
  • 5.3.1 内部控制质量与商业信用融资规模的回归分析43-45
  • 5.3.2 内部控制质量与商业信用融资模式选择的回归分析45-47
  • 5.4 稳健性检验47-50
  • 小结50-51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51-54
  • 6.1 实证研究结论51-52
  • 6.2 政策建议52-53
  • 6.2.1 完善公司内部控制系统52
  • 6.2.2 加强内部控制的监管52-53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53
  • 小结53-54
  • 参考文献54-5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57-58
  • 致谢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钟高;郑军;王书珍;;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研究——来自沪深两市A股的经验分析[J];财经研究;2007年04期

2 夏银桂;程仲鸣;;商业信用影响因素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财会通讯;2009年24期

3 于海云;;内部控制质量、信用模式与企业价值——基于深市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年03期

4 郑军;林钟高;彭琳;;货币政策、内部控制质量与债务融资成本[J];当代财经;2013年09期

5 李斌;江伟;;金融中介与商业信用:替代还是互补——基于中国地区金融发展的实证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6 石晓军;张顺明;;商业信用、融资约束及效率影响[J];经济研究;2010年01期

7 林斌;饶静;;上市公司为什么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基于信号传递理论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9年02期

8 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研究课题组;王宏;蒋占华;胡为民;赵丽生;林斌;;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研究[J];会计研究;2011年12期

9 王会杰;试论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体系框架的建立[J];四川会计;2001年11期

10 刘康兵;夏宁;;商业信用需求的影响因素及融资约束实证研究——以中国上市公司为例[J];中国市场;2011年05期



本文编号:7620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7620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3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