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实践效果:文献综述

发布时间:2017-08-31 23:21

  本文关键词: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实践效果:文献综述


  更多相关文章: 金融危机 中央银行 非常规货币政策


【摘要】:常规货币政策可能使中央银行面临名义利率零下限约束,而且长期低利率政策所引发的金融不稳定效应会导致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失灵。为此,中央银行需要实施非常规货币政策措施。2001年以来,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的中央银行先后实施了大规模的非常规货币政策。与政策实践相适应,学术界有关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研究也日益增多。本文旨在对实施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理论依据进行概述,并着重讨论了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及实践中的实施效果。我们也分析了实施非常规货币政策可能会遇到的主要风险。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关键词】金融危机 中央银行 非常规货币政策
【分类号】:F820
【正文快照】: 20世纪90年代以来,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框架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中央银行开始实施以短期利率作为操作工具、稳定通胀为核心目标的常规货币政策。然而,常规货币政策存在一定的缺陷。当利率水平接近于零的时候,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可能无法发挥稳定宏观经济和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维安;徐滢;;次贷危机中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应对、影响和效果[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01期

2 万志宏;曾刚;;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践——以日本为例[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04期

3 潘敏;严春晓;;美联储利率承诺的宏观经济效应[J];国际金融研究;2012年04期

4 张礼卿;;量化宽松Ⅱ冲击和中国的政策选择[J];国际经济评论;2011年01期

5 陈静;;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政策效果研究——基于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跨国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nr;陈丽娜;;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阶段性影响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1年08期

2 陈磊;侯鹏;;量化宽松、流动性溢出与新兴市场通货膨胀[J];财经科学;2011年10期

3 许欣欣;李天德;;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制造了世界性高通胀吗——基于次贷危机后不同经济体通货膨胀差异的分析[J];当代财经;2012年04期

4 刘淑娥;;美国两轮非常规货币政策评述与比较[J];南方金融;2011年11期

5 杨秀萍;;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的货币政策创新及其启示[J];福建金融;2012年08期

6 万志宏;曾刚;;后危机时代美国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囤积与货币政策传导[J];国际金融研究;2012年10期

7 严春晓;;美联储大额资产购买计划的有效性分析[J];当代财经;2012年11期

8 宋国友;;全球量化宽松、新兴经济体与国际金融治理[J];国际观察;2013年02期

9 李瑞娇;;利率市场化环境下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3年14期

10 倪东明;;利率市场化的中日比较及其推进效应[J];现代经济探讨;201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徐滢;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实践与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牟晓云;金融危机对中日韩三国经济的影响及政府的对策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陈庆海;美联储金融危机救助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周恩源;宏观流动性管理:对货币政策的替代[D];浙江大学;2012年

5 胡威;货币流动性、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选择[D];暨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鑫;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效应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2 张峗;美联储应对次贷危机的金融救助政策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3 王晶;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D];吉林大学;2012年

4 张菁;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2年

5 孙倩;美国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与中国对策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6 王凯;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股票市场价格的影响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7 苗子清;金融危机期间非常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8 孙佳子;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9 刘金;零利率约束下的非常规货币政策:理论和美国实践[D];山东大学;2012年

10 张环;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中国通货膨胀的溢出效应[D];辽宁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宏瑾;项卫星;;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公开市场操作与间接货币调控——对央票操作及其基准利率作用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10年04期

2 马红霞;孙雪芬;;金融危机期间美联储货币政策效果研究——基于货币市场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1年02期

3 潘敏;缪海斌;;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的时机与策略[J];经济学动态;2010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振;吴迪;赵全宇;;金融危机背景下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效应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07期

2 任力;;马克思的金融危机理论研究[J];海派经济学;2009年05期

3 徐洪才;;全球金融危机对完善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启示[J];中国金融;2009年12期

4 马腾;;论金融危机救援中私人机构的最后贷款人功能[J];上海金融;2009年07期

5 刘广伟;;金融危机、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J];金融经济;2011年10期

6 潘敏;缪海斌;;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的时机与策略[J];经济学动态;2010年06期

7 任康钰;;次贷危机以来中央银行的作为——对中美两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考察和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08期

8 刘广伟;;系统风险、宏观审慎与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J];西南金融;2011年05期

9 任力;;马克思金融危机理论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梁薇薇;刘广伟;;后危机时期宏观审慎管理框架问题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管晓华;;浅谈海事机构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A];第六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运分论坛暨江苏省航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杰;;经济高速增长下的流动性过剩与金融危机[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3 田辰山;;金融危机与文化问题[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化解危机的文化之道——东方智慧”中文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4 刘明山;;金融危机的成因与对策[A];创新沈阳文集(D)[C];2009年

5 隋映辉;李丽梅;;金融危机与我国经济发展的九大机遇[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6 Scott Rozelle;;金融危机对中国农民工就业及收入的影响(英文)[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挑战与应对”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7 吴勤学;王晓芳;;美国金融危机成因的经济学分析[A];生产力理论创新与社会实践--中国生产力学会第15届年会暨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中国籍)院士研讨会文集[C];2010年

8 杨秀萍;郭丽婷;;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村金融问题再思考[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9 ;美国应对金融危机的经验做法[A];中国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2009-2010)[C];2010年

10 王蔚;傅文龙;;美国金融危机的传染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影响渠道——兼论对山东经济的影响与山东的应对之策[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程;美联储内讧 金融危机隐现恶性循环征兆[N];中国经营报;2009年

2 ;金融危机的真实根源和化解之道[N];中国财经报;2009年

3 ;经济渐渐平稳,美联储救市想悄悄“撤出”?[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4 本报主笔 林纯洁;圈子要兜到什么时候[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5 甘肃行政学院经济部副主任、副教授 马翠玲;救市理论浅析[N];甘肃日报;2009年

6 格林期货 李永民;市场信心正在悄然恢复[N];证券时报;2009年

7 通讯员 邹雨芯 孟昭江;资源农合行推出新品应对金融危机[N];桂林日报;2009年

8 金石;主权基金联合起来[N];中华工商时报;2009年

9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金融研究部专职研究人员 陈学军;从“动物精神”剖析金融危机[N];上海证券报;2009年

10 ;金融危机吞噬冰岛八成GDP[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林峰;中央银行在金融稳定中的作用[D];四川大学;2007年

2 郭建伟;最后贷款人[D];复旦大学;2006年

3 龚秀国;经济全球化与我国货币政策改革[D];四川大学;2005年

4 孙颖;金融危机政府救助:理论与实践[D];辽宁大学;2010年

5 杨公齐;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危机应对策略及效果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吴奇志;经济全球化下金融危机的治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王建红;金融危机的信用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张斌彬;信用扩张、资产价格泡沫与金融危机的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9 汪洋;虚拟经济视角下金融危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牟晓云;金融危机对中日韩三国经济的影响及政府的对策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斌艳;房地产泡沫与金融危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2 温俞超;金融危机时期的货币政策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3 吴俊宏;上世纪末两次金融危机的比较分析及给予我国的启示[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4 王然;金融危机中政府救助行为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5 石文景;应对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社会政策体系构建[D];浙江大学;2010年

6 江龙;金融危机环境下长城钢管公司营销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7 王锐;金融危机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8 张丽;金融危机传染机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9 王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探析[D];吉林大学;2010年

10 宋扬;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685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7685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e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