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基于系统性金融风险度量方法的宏观审慎监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1 11:49

  本文关键词:基于系统性金融风险度量方法的宏观审慎监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逆周期资本缓冲 宏观压力测试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 两步法


【摘要】:宏观审慎监管的政策制定应当以准确衡量系统性金融风险为基础,但在目前已发展的宏观审慎监管工具中,日益成熟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度量方法并没有得到有效地运用。本文以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和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识别为例,分析了Credit/GDP缺口和指标法的不足。根据逆周期资本缓冲的内在逻辑与宏观压力测试原理的一致性,初步探索了在宏观压力测试的框架下建立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的方法。在识别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方面,本文提出的两步法可以将模型法的科学性融入到指标法中,从而有助于监管者准确地对金融机构的系统重要性进行持续的动态评估。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
【关键词】逆周期资本缓冲 宏观压力测试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 两步法
【分类号】:F830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各国在理论、实践和政策制定方面对如何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都进行了新的探索,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对宏观审慎监管的强调,相关的研究也有很多。根据Borio(2003),系统性金融风险有两个来源,一是时间维度下金融体系的顺经济周期性,这体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朱元倩;苗雨峰;;关于系统性风险度量和预警的模型综述[J];国际金融研究;2012年01期

2 黄聪;贾彦东;;金融网络视角下的宏观审慎管理——基于银行间支付结算数据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10年04期

3 周小川;;金融政策对金融危机的响应——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形成背景、内在逻辑和主要内容[J];金融研究;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牧;刘燕;何寒薇;;中国大额支付系统稳健性的仿真模拟[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2年02期

2 梁薇薇;刘广伟;;特许权价值、股权融资与宏观审慎管理[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3 李亚敏;;货币政策有效性与内外均衡[J];财经科学;2012年01期

4 彭建刚;吕志华;;论我国金融业宏观审慎管理制度研究的基本框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年01期

5 杨军华;;银行体系的顺周期性和系统性风险[J];金融论坛;2011年07期

6 倪海青;;经济复苏期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策略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2年02期

7 杨松;张永亮;;新自由主义、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体制之变革[J];法学杂志;2012年01期

8 梁薇薇;刘广伟;;特许权价值、股权融资与宏观审慎管理[J];南方金融;2012年02期

9 尹继志;;金融调控中的物价稳定与金融稳定:从分离到融合的逻辑演进[J];南方金融;2012年03期

10 陈兵;赵正龙;;宏观审慎监管与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转变[J];南方金融;2012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峰;中国银行业竞争度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2 李立华;基于相空间重构技术的金融混沌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3 关玉;中国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单喜久;日本金融业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李勇;房地产价格波动与金融稳定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6 史金凤;金融市场稳定性的判别与度量[D];山西大学;2012年

7 刘刊;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与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8 栾彦;全球视角下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9 邢哲;我国问题银行的处置、防范与财务安排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袁闯;中国证券行业宏观审慎监管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悦;大型经济体货币政策跨国溢出效应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2 李飞;大额支付系统流动性需求及支付效率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林土瑞;新巴塞尔协议对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影响及制度完善[D];北方工业大学;2012年

4 夏彬;基于EVA的上市公司经理层薪酬激励机制及其效率的检验[D];广东商学院;2012年

5 代百洪;宏观审慎监管视角下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6 谢静;大额支付流动性影响因素仿真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7 甘维;基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不平衡视角的早期金融危机预警模型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8 邱荣海;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下的金融监管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9 曾丽;我国商业银行风险传染的计量分析及相关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10 王文佳;资本监管下我国商业银行资本调整与资产风险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马运全;;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预警模型与实证分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李文泓;;关于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逆周期政策的探讨[J];金融研究;2009年07期

3 李妍;;宏观审慎监管与金融稳定[J];金融研究;2009年08期

4 王书斌;王雅俊;;银行系统性风险传染机制的研究与实证——基于资产价格波动视角[J];金融与经济;2010年07期

5 吕江林;赖娟;;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刚;张赞凯;;关于宏观审慎监管的初步思考[J];华北金融;2011年02期

2 刘敏;孟兆波;;从法律视角看宏观审慎监管[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3期

3 史建平;高宇;;宏观审慎监管理论研究综述[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08期

4 陈诗玮;田彬;;对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银行业监管模式的思考[J];财政监督;2011年16期

5 李文泓;;关于完善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思考[J];中国农村金融;2011年02期

6 刘泽云;;宏观审慎监管与宏观调控政策的协调[J];中国财政;2011年11期

7 宋家生;;关于构建宏观审慎金融监管框架的相关分析——兼议宏观审慎监管与货币政策工具的相关性[J];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2010年04期

8 雷邵红;;宏观审慎监管文献综述[J];经营管理者;2010年17期

9 尹继志;;宏观审慎监管:内容与框架[J];南方金融;2010年12期

10 白川方明;何乐;;宏观审慎监管与金融稳定[J];中国金融;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志刚;;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郑志刚[A];“资本约束与商业银行经营转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市银监局局长 阎庆民;强化对银行业的宏观审慎监管[N];上海金融报;2009年

2 CBN记者 周静雅;宏观审慎监管:后危机时代中国新定式[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3 记者 韩雪萌;宏观审慎监管政策步入前台[N];金融时报;2010年

4 李刚;宏观审慎监管助推金融整体稳健发展[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0年

5 本报专家组成员、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王松奇;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性与金融稳定的着眼点[N];金融时报;2010年

6 记者 韩雪萌;把握机遇 迎接挑战 科学监管[N];金融时报;2010年

7 王峗;宏观审慎监管——一种新型的金融监管模式[N];人民日报;2010年

8 张燕姣;危机洗礼后的监管变奏[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0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胡滨;构建我国金融审慎管理框架的两步走设想[N];上海证券报;2011年

10 本报评论员 曹理达 周慧兰;解析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闯;中国证券行业宏观审慎监管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2 王作文;宏观审慎监管理论与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3 麦强盛;基于宏观审慎监管的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刘泽云;巴塞尔协议Ⅲ、宏观审慎监管与政府财政角色安排[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5 邹传伟;银行宏观审慎监管的基础理论研究[D];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2013年

6 赵清;金融不稳定与宏观审慎监管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7 赵远;中国证券业宏观审慎监管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8 王大威;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传导、监管与防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9 童磊;基于宏观审慎监管的银行业流动性压力测试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10 易昊;基于宏观审慎管理的银行业信用风险压力测试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钦波;我国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2 朱晓蒙;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构建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3 潘成舰;强化中央银行主导宏观审慎监管路径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4 陈亮;后危机时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白洁;面向金融系统性风险的我国宏观审慎监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6 潘昊;中国金融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7 胡腾宇;宏观审慎监管问题研究:国际经验与我国实践[D];暨南大学;2012年

8 周晓霞;宏观审慎监管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D];浙江工商大学;2013年

9 苏锦山;基于金融系统顺周期性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10 汪潇滢;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法律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719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7719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c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