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物流管理论文 >

第三方回收模式下报废汽车逆向物流网络设施选址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9 03:04

  本文关键词:第三方回收模式下报废汽车逆向物流网络设施选址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汽车的产量和保有量急剧上升,报废汽车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报废汽车的回收利用不仅可以减轻尾气超标排放、遗留垃圾等带来的环境压力以及减少交通安全隐患,同时可以有效地节约材料和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而报废汽车的有效回收和利用离不开完备的逆向物流网络,物流网络的设计与布局直接影响着报废汽车的回收效率和效益。基于此,本文以报废汽车逆向物流为研究对象,从第三方实施的角度对其网络设施选址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对逆向物流、报废汽车回收模式以及报废汽车逆向物流网络的相关理论及研究进行分析和总结,指出已有的研究多针对单产品,回收利用方式多为再制造处理,不能满足报废汽车回收利用的实际需求。其次,介绍报废汽车逆向物流的内涵及系统结构,对比报废汽车三种主要的回收模式并重点介绍第三方回收模式,指出第三方回收模式更加符合我国报废汽车回收利用的现实需求;对报废汽车逆向物流网络结构、功能及设施选址方法进行分析和选择。最后本文从第三方构建报废汽车逆向物流网络的角度,考虑多产品回收以及考虑报废汽车发动机再制造、钢铁材料及有色金属再循环两种主要的资源化处理方式,同时考虑不可再制造发动机再循环利用,在回收率和再制造率不确定的情况下,运用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法构建多产品、动态性、综合多种资源化处理方式的逆向物流网络设施选址模型,来确定拆解中心、再制造中心的数量、位置和最优路径等。最终使用Lingo软件进行求解,通过实证研究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为报废汽车逆向物流网络设施选址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逆向物流 报废汽车 再制造 再循环 混合整数规划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713.2;F426.471;F25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绪论9-18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9-11
  • 1.1.1 选题背景9-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相关文献综述11-15
  • 1.2.1 逆向物流概念综述11-12
  • 1.2.2 报废汽车回收模式研究综述12-14
  • 1.2.3 报废汽车逆向物流网络研究综述14-15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15-18
  • 1.3.1 研究思路15-16
  • 1.3.2 研究内容16-18
  • 第2章 报废汽车逆向物流系统及其网络分析18-27
  • 2.1 报废汽车逆向物流系统18-19
  • 2.1.1 报废汽车的定义及资源构成18
  • 2.1.2 报废汽车逆向物流的内涵18-19
  • 2.1.3 报废汽车逆向物流的系统结构分析19
  • 2.2 报废汽车回收模式的选择研究19-22
  • 2.2.1 不同回收处理模式分析比较20-22
  • 2.2.2 第三方回收模式的选择研究22
  • 2.3 报废汽车逆向物流网络分析22-27
  • 2.3.1 报废汽车逆向物流网络结构和功能22-24
  • 2.3.2 报废汽车逆向物流网络特征与分类24-26
  • 2.3.3 报废汽车逆向物流网络设施选址方法分析选择26-27
  • 第3章 第三方回收模式下报废汽车逆向物流网络设施选址模型27-33
  • 3.1 不确定性因素分析与研究范围27-29
  • 3.1.1 不确定性因素分析27-28
  • 3.1.2 问题的研究范围28-29
  • 3.2 多产品、动态性的报废汽车逆向物流网络设施选址研究29-33
  • 3.2.1 模型的研究假设29
  • 3.2.2 符号说明29-31
  • 3.2.3 模型建立31-32
  • 3.2.4 模型求解32-33
  • 第4章 设施选址模型应用案例33-52
  • 4.1 案例基本情况介绍33-43
  • 4.1.1 基本情况33-34
  • 4.1.2 基础数据34-43
  • 4.2 优化结果43-52
  • 4.2.1 拆解中心和再制造中心的选址结果43-44
  • 4.2.2 不同情景下各物流网点之间物流量分配44-52
  • 结论52-54
  • 参考文献54-57
  • 附录A Lingo求解程序57-64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64-65
  • 致谢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欣;关于报废汽车处理的探讨[J];汽车实用技术;2003年01期

2 闫志强;报废汽车该由谁来回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4年03期

3 再协;关于报废汽车经营企业实行资格认定问题有望尽快予以明确[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4年12期

4 刘雪飞,刘文阳;报废汽车富集的资源及效益分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5年07期

5 程津;;环保、高效、安全处理报废汽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6年01期

6 王文良;;长春销毁485辆报废汽车[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6年01期

7 程津;;环保安全高效处理报废汽车[J];有色金属再生与利用;2006年03期

8 李名林;;解读欧盟《关于报废汽车的技术指令》[J];汽车工艺与材料;2006年05期

9 ;报废汽车拆解业:不平等交易究竟能走多远?[J];有色金属再生与利用;2006年05期

10 ;欧洲如何处理报废汽车[J];汽车与配件;2006年3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路洪洲;马鸣图;李志刚;魏莉霞;;报废汽车塑料的回收处理技术[A];2008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甘肃省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2 ;商务部、公安部、环境保护部、交通运输部、工商总局关于加强报废汽车监督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A];中国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2009-2010)[C];2010年

3 张峰;;对欧盟《关于报废汽车的技术指令》中3R翻译的探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4 毛欣;商博;;对发展报废汽车资源化产业的思考——以德国梅塞德斯-奔驰汽车拆解中心调查为例[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5 冉振亚;;加快我市报废汽车绿色回收与再制造产业发展的对策[A];西南汽车信息:2012年上半年合刊[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贾瑛;报废汽车“寿终”须“正寝”[N];长春日报;2005年

2 闫志强;报废汽车该由谁来回收?[N];市场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刘蔚;我国将加强报废汽车环境管理[N];中国环境报;2006年

4 记者 肖华堂;新疆金业公司全年可回收废钢68万吨[N];中国冶金报;2006年

5 江南;报废汽车白给也不行[N];中国工商报;2003年

6 王勇军 本报记者 狄文君;报废汽车再也没有“回头路”[N];辽宁日报;2009年

7 记者 徐荣生;市府明确报废汽车整治工作部门职责[N];朝阳日报;2009年

8 记者 徐荣生;报废汽车专项整治工作开始[N];朝阳日报;2009年

9 记者 徐荣生;公安系统整治报废汽车工作全面展开[N];朝阳日报;2009年

10 证券时报记者 许岩;五部门部署进一步加强报废汽车监管[N];证券时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海伟;报废汽车零部件绿色回收与再制造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2 韩林君;报废汽车金属覆盖件破碎过程中变形行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倪飞箭;报废汽车破碎残余物热裂解/气化回收机理与资源化初探[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4 宋晚晴;基于绿色拆解理念的报废汽车拆解工艺规划及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5 窦衍平;凤阳县报废汽车循环经济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安徽科技学院;2016年

6 张晓妍;“2015年报废汽车拆解产业链高峰论坛”汉英交传模拟实践报告[D];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2016年

7 汤可石;基于绿色回收方法的报废汽车拆解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8 刘洋;第三方回收模式下报废汽车逆向物流网络设施选址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9 曹晓舟;上海市报废汽车拆解企业物流系统设计[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10 杨春岭;报废汽车的拆解技术及网络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第三方回收模式下报废汽车逆向物流网络设施选址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42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wuliuguanlilunwen/4342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2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