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物流管理论文 >

我国物流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2 08:18

  本文关键词:我国物流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前,国际经济仍处于经济危机之后的调整阶段,世界经济仍处于缓慢复苏状态;国内经济增速也逐步放缓,由过去的持续高速增长转换为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也逐步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转变,对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其需要结合自身特点及经济形势变化采取相应策略,以更好的发挥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物流业上市公司作为物流行业的中坚力量,通过对物流业上市公司整体及不同类型的物流业上市公司进行绩效评价,有利于企业认清自身经营水平,并根据环境变化适时调整经营方针战略;同时也可从中窥探出物流业的发展水平,为物流业转型提供参考依据。首先,本文阐述了文章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绩效评价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总结。其次,对本文物流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涉及的相关概念予以界定,并阐述了绩效评价相关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学者的研究和自己的观点从企业投入产出角度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再次,对绩效评价常用方法进行介绍和对比分析,选择适用于多投入、多产出的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40家物流业上市公司从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及规模收益方面进行绩效评价,并对投入产出情况进行改进。然后,得出相关结论:(1)2011-2014年物流业上市公司整体绩效表现不错,但仍存在一定改善空间,需要从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两方面着手提升;(2)对于分类物流业上市公司而言,综合物流类企业绩效表现最优,运输物流类企业绩效表现最不理想;(3)多数物流业上市公司处于规模收益递增状态,可以通过规模调整以实现更优绩效;(4)部分物流业上市公司在员工数量、管理费用、固定资产方面存在投入冗余;每股收益、净利润产出不足。最后,根据对我国物流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的结果,提出对策建议:(1)优化资源配置,合理调整企业规模;(2)增加科技投入,强化技术创新;(3)转变经营理念,大力发展综合物流服务;(4)紧随“互联网+”潮流,促进转型升级。
【关键词】:物流业上市公司 绩效评价 数据包络分析法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59.23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8
  • 1 绪论8-16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8-9
  • 1.1.1 研究背景8-9
  • 1.1.2 研究意义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4
  • 1.2.1 国外研究现状9-11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1-14
  • 1.2.3 文献评述14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4-16
  • 1.3.1 研究内容14-15
  • 1.3.2 研究方法15-16
  • 2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16-21
  • 2.1 相关概念界定16-17
  • 2.1.1 物流的含义16
  • 2.1.2 物流业上市公司16
  • 2.1.3 绩效的概念16-17
  • 2.1.4 绩效评价17
  • 2.2 绩效评价相关理论基础17-20
  • 2.2.1 委托—代理理论18
  •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18-19
  • 2.2.3 系统管理理论19-20
  • 2.3 本章小结20-21
  • 3 我国物流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设计21-30
  • 3.1 我国物流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体系构建21-23
  • 3.1.1 我国物流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21
  • 3.1.2 我国物流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21-22
  • 3.1.3 我国物流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的具体说明22-23
  • 3.2 我国物流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方法选择23-29
  • 3.2.1 我国物流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几种常用方法23-25
  • 3.2.2 数据包络分析评价模型介绍25-29
  • 3.3 本章小结29-30
  • 4 我国物流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实证研究30-41
  • 4.1 研究对象的确定和数据来源30
  • 4.2 数据归一化处理30-31
  • 4.3 运用DEA模型实证分析31-40
  • 4.3.1 企业技术效率分析31-34
  • 4.3.2 企业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分析34-36
  • 4.3.3 企业规模收益情况分析36-38
  • 4.3.4 改进无效决策单元38-40
  • 4.4 本章小结40-41
  • 5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41-45
  • 5.1 研究结论41-42
  • 5.2 对策建议42-43
  • 5.3 本文的创新之处43
  • 5.4 论文不足之处及研究展望43-45
  • 5.4.1 论文存在的主要不足43-44
  • 5.4.2 研究展望44-45
  • 参考文献45-48
  • 附录48-60
  • 附录1:物流业上市公司原始数据归一化表48-52
  • 附录2:物流业上市公司投入—产出松弛变量表52-56
  • 附录3:物流业上市公司投入—产出改进目标值表56-6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60-61
  • 致谢61-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国平;论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体系[J];企业经济;2003年10期

2 臧卫国;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体系刍议[J];中州审计;2004年12期

3 葛彦丽;;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体系的探讨[J];现代商业;2008年23期

4 钟海涛;赵小兵;;论集团公司绩效评价指标的建立[J];现代商业;2010年21期

5 朱青山;;集团公司绩效评价与考核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3年34期

6 徐国立;;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烟草公司绩效评价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年11期

7 王琪;金式容;;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体系的探讨[J];管理观察;2009年06期

8 倪建庆;;阿米巴模式下的公司绩效评价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14年01期

9 唐跃兰;我国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郭葆春;;跨国公司绩效评价研究[J];商业研究;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辛琳;;长三角经济圈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A];第七届全国财务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郭淑芬;郝言慧;;文化产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基于超效率DEA和Malmquist指数[A];中国创新与企业成长(CI&G)2013年度会议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梅国平;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体系的缺陷及完善[N];光明日报;2003年

2 大连海事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 刘斌;2010年交通运输板块上市公司绩效评价[N];中国贸易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翔;L电管家公司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2 储瑞瑞;SD房地产公司绩效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3 李晖;甘肃陇投公司绩效评价体系改进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4 赵思佳;基于平衡计分卡的证券公司绩效评价方案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5 郭文静;平衡计分卡在A公司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6 廖升起;基于企业创新的TCLX公司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7 高凯伦;基于平衡计分卡的A航空沈阳分公司绩效评价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6年

8 夏华杰;基于EVA的煤炭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9 王艳;物流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10 马国栋;WLT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与优化[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物流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12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wuliuguanlilunwen/4712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1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