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投资、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
本文关键词:信息技术投资、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零售业商业模式、零售业业态甚至整个流通生态也相应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加快了零售业与信息技术产业融合的步伐,以电子商务和移动互联网为表现形式的信息技术促进了“第四次零售革命”的发生,使零售业企业从订单到生产、到终端、再到最后的消费环节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商业智能(BI)以及电子商务、前台POS售卖系统等已经成为零售企业日常生产管理的必要手段。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的数据结果显示,201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62394亿元,比2013年名义增长了12.0%,而其中网络零售额所占的比重就超过了10%。整合物流,打造线上线下无缝链接的O2O平台也成为了时下零售业市场上的热门现象。在经济增速换挡、消费观念多元化的大环境下,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已成为零售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为了能更好的理解信息技术投资与企业绩效间的相互关系,探索研究信息技术投资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本文以企业资源观、互补理论为理论基础,对信息技术投资以及信息技术投资与人力资本间的互补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问题进行了研究。在进行研究过程中,本文首先对信息技术投资概念、信息技术投资与企业绩效间的作用关系以及信息技术投资对企业绩效作用机理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对信息技术投资与人力资本间的互补性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总结回顾,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信息技术投资及信息技术投资与人力资本互补性两个层面提出了六个假设。然后,本文以A股零售业上市公司2010-2014年的财务数据为研究样本,使用SPSS20.0分析软件对提出的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信息技术投资对企业的主营收入和净利润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对资产收益率存在不显著的正向影响,信息技术投资和人力资本的互补性对企业的主营收入和净利润也存在正向影响,对资产收益率的影响则并不显著。本文的创新点是从信息技术投资与人力资本互补性角度对信息技术投资绩效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选取零售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了层次回归分析方法。但由于国内将三者放在一起进行研究的文献较少,所以本文在变量选取上主要参考以往的相关研究文献,可能会对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存在一定影响。
【关键词】:信息技术投资 人力资本 企业绩效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2.92;F275;F724.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6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意义11-12
- 1.3 研究方法12
- 1.4 研究内容12-13
- 1.5 本文创新点13-16
-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16-30
- 2.1 信息技术投资的概念界定16-18
- 2.1.1 信息技术投资概念16-17
- 2.1.2 信息技术投资的影响因素17-18
- 2.2 信息技术投资与企业绩效作用关系研究18-21
- 2.2.1 支持“IT生产率悖论”的相关研究18-19
- 2.2.2 支持“IT增值论”的相关研究19-20
- 2.2.3 述评20-21
- 2.3 信息技术投资绩效作用机理研究21-25
- 2.3.1 基于企业资源观的研究21-22
- 2.3.2 基于互补理论的研究22-23
- 2.3.3 基于竞争战略理论的研究23-24
- 2.3.4 基于融合机制的研究24
- 2.3.5 述评24-25
- 2.4 信息技术投资、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25-30
- 2.4.1 人力资本的相关研究25-26
- 2.4.2 企业绩效的相关研究26-27
- 2.4.3 信息技术投资和人力资本互补性的相关研究27-29
- 2.4.4 述评29-30
- 第3章 研究假设与实证设计30-42
- 3.1 研究假设30-33
- 3.1.1 信息技术投资与企业绩效30-31
- 3.1.2 信息技术投资、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31-33
- 3.2 概念框架33-34
- 3.3 实证设计34-42
- 3.3.1 样本数据34-35
- 3.3.2 变量选择35-38
- 3.3.3 模型构建38-42
- 第4章 数据分析42-54
-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42-44
- 4.2 相关性分析44
- 4.3 回归结果分析44-52
- 4.3.1 信息技术投资对企业绩效的回归分析44-49
- 4.3.2 信息技术投资与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回归分析49-52
- 4.4 结果分析52-54
- 第5章 结论、启示及展望54-58
- 5.1 研究结论54-55
- 5.2 研究启示55-56
- 5.3 研究展望56-58
- 参考文献58-64
- 附录64-66
- 致谢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行喜欢,王方华;如何提高信息技术投资收益[J];企业管理;2003年10期
2 袁正,尚新颖;信息技术投资失败——衡量问题和管理问题[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年09期
3 吴俊;陈静;;国外企业信息技术投资价值研究评析[J];生产力研究;2008年06期
4 金鹏;周娟;;信息技术投资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分析[J];情报杂志;2009年02期
5 刘朋;;关于我国制造业的信息技术投资效果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2年16期
6 张桥云;信息技术投资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J];西南金融;2000年05期
7 任国栋;;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电子商情;2003年02期
8 姚凤阁,徐耀群,伍宝君;混沌同步研究在信息技术投资中的应用[J];商业研究;2004年14期
9 Kae Takase,Yasuhiro Murota,丁晓红;信息技术投资对能源的影响:比较2010年的日本和美国[J];国土资源情报;2004年11期
10 梅彪梁;;信息技术投资的混沌同步策略应用[J];中国商人(经济理论研究);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楠;郭伟;张聪慧;;基于DEA-Tobit模型的装备制造业信息技术投资效率分析[A];全国先进制造技术高层论坛暨第七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国清;信息技术助催经济复苏[N];人民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石海平;信息化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利器[N];中国会计报;2009年
3 中国贸促会驻墨西哥代表处;信息技术增强拉美国家竞争力[N];中国贸易报;2005年
4 毛磊;美信息业初显复苏迹象[N];国际经贸消息;2002年
5 ;IT价值之争[N];计算机世界;2004年
6 泰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 王建华;关于我市企业两化融合现状及其路径探讨[N];泰州日报;2011年
7 ITBOY;回升中的嬗变[N];电脑报;2001年
8 高丽华;IT回归简朴[N];计算机世界;2001年
9 ;提高信息技术的公众接受程度[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10 李永胜;IT应用: 知道与做到[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彭义兵;企业信息技术投资与研发流程绩效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佳佳;信息技术投资对商业银行效益的影响分析[D];复旦大学;2014年
2 杨茜;信息技术投资与生产率改善[D];重庆大学;2015年
3 佟晓玉;信息技术投资、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D];吉林大学;2016年
4 段业婷;信息技术投资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5 许慧珍;信息技术投资、战略取向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D];汕头大学;2008年
6 蔡芒;信息技术投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吉首大学;2012年
7 杜冬萍;信息技术投资与中国银行业的发展[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8 卜凤菊;银行信息技术投资的成本收益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9 王云杰;信息技术投资评估与策略—通过博弈论和实物期权的方法[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10 赵凤;企业IT应用投资回报评估方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5457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wuliuguanlilunwen/545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