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项目管理论文 >

家庭环境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关系研究 ——基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家庭的调查

发布时间:2021-09-28 02:25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民族文化自觉水平的进步。世界各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与传承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发展则成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不同家庭环境和不同教育方式影响下存在的问题和困境是什么?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我们应如何应对?基于这样的背景,本研究旨在以追寻家庭环境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关系为价值导向,以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民族家庭子女及其父母为调查对象,以家庭环境为研究对象,以民族家庭环境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影响为议题,综合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访谈、问卷调查、数据分析、逻辑推理等方法开展研究,从家庭视角出发,收集文献资料,探讨其在石柱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保护中发挥的功能及其价值。本研究试图通过对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民族家庭子女及其父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素养、文化行为、文化认同等方面进行探讨;对石柱民族家庭的家庭结构、家庭阶层、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本民族文化掌握程度、参与程度、家庭支持性行为等进行研究,明确家庭环境对子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行为是否存在差异。进一步探讨家庭在多...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家庭环境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关系研究 ——基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家庭的调查


市级土家竹铃球示范基地

民族,基地,中学,成效


的传统体育项目,定期举办全县民族综合运动会,将竹铃球纳入民运会必选项目,以赛事活动为引领,推动民族特色体育项目快速发展,扶持摆手舞、舞龙、舞狮、龙舟等传统体育项目发展壮大,传承竹铃球、抢天地球、打莲箫、六红、扭扁担、板凳龙等土家民族传统体育项目。2019年来,特别是在推动竹铃球传承与发展上,县委、县政府更是高度重视,在机制上创新,在力度上强化,推进竹铃球发展成效大大提升。概括起来,可用“1个推手+5个建设”来小结。(一)组织推手强劲有力。石柱紧紧抓装市级土家竹铃球示范基地”契机(如图1和图2),以持续推动竹铃球发展为重点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为载体,明确县政府副县长牵头,民族、文化、体育部门配合,将竹铃球基地建设、队伍建设和参赛活动等情况纳入县委、县政府对县管领导班子工作实绩考核内容,强力推动各层级竹铃球传承与发展。图1市级土家竹铃球示范基地图2民族中学竹铃球基地场地(二)五个建设成效明显。一是发展基地建设。投入资金182万元建成民族中学市级竹铃球训练基地、流水县级竹铃球传承基地和流水竹海竹铃球手工技艺传承基地;在西沱、黄水、石家、鱼池、悦崃、沙子等10个重点乡镇,西沱中学、职教中心、回龙中学、民族小学等18所中小学,大风堡等景区、千野草场建成标准竹铃球运动常二是人才队伍建设。成功引进专业人才2名,推进竹铃球运动单位82个,举办培训班3期,培训乡镇(街道)和中小学教练员250多人和运动员1200多人,建成市级青少年竹铃球特色学校1所,将竹铃球运动融入各中小学体育课堂。三是赛事体系建设。修编竹铃球《竞赛规则》,完善赛事体系,增加

腰带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2赛事种类,构建“竞技、表演、娱乐”等赛制机制,将竹铃球纳入年一度全县民运会重点赛事项目。如2019年全县第三届民运会,组织3个乡镇(街道)、县级部门7大系统、中小学42支队伍,分少年组、青年组、成年组参赛。为此,县内全民竹铃球运动赛事格局基本形成。四是文化平台建设。组建专门课题小组,开展竹铃球起源与发展文化研究,挖掘整理竹铃球起源与发展文化历程,拟投资600万元在民族文化中心建设“展陈一流、特色鲜明”的“中国竹铃球展览馆”,为提升竹铃球在市内外乃至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供展示平合。五是产业文化建设。以竹铃球传承与发展为载体,以流水竹海竹铃球手工技艺基地为依托,探索实施“公司+农户+文化+风景”一体化发展模式,促进竹铃球系列文化旅游产品景区的全面覆盖,辐射全县发展竹种植基地,形成竹铃球系列竹木加工业,争取到2020年石柱县竹铃球产业基地将成为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典范,促进竹铃球系列产品融入旅游市场,带动农民增收增收致富。4.1.2以民运会为平台,增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氛围2017年来,石柱一年一届由县委、县政府主办,体育、民族、教育、文化部门承办的民族运动会,每届参赛项目达30多个。规定竹铃球作为乡镇(街道)、部门、中小学比赛项目,将抢天地球、六红、扭扁担、抵杠(如图3)、抜腰带(如图4)、滚铁环(如图5)、弹弓(如图6)等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传统项目作为选赛项目,引导全县上下和各族群众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图3抵杠图4抜腰带图5滚铁环图6弹弓


本文编号:34110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34110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d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