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23 20:47
本研究依托计划行为理论,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超重和肥胖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基本结论如下:(1)超重和肥胖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主要包括锻炼时间、频率、强度、锻炼方式四个方面。体育锻炼频率、时间和强度在性别、年级、体重指数上存在显著差异。超重和肥胖大学生总体体育锻炼状况不够乐观,但男生的锻炼状况要好于女生;大二年级的体育锻炼的状况最好,其次是大三年级、大四年级、最后是大一年级。其体育锻炼状况为体重越轻,体育锻炼行为状况越好。在参与方式来看,超重和肥胖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参与方式多为与同学朋友一起。(2)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影响因素四个维度的总体得分中,态度的平均得分最高,其次的主观规范,行为意向,感知行为控制;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在性别、年级、体重指数上存在显著差异。超重和肥胖男大学生的所有维度得分均高于女大学生。大三年级在行为意向和行为态度均值最高;大二年级的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均值最高。在情感和意志维度得分轻度肥胖最高、超重最低;认知维度下轻度肥胖最高、中度肥胖最低。家人或亲属、老师、同学或朋友维度体...
【文章页数】:11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s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超重和肥胖概念的相关研究回顾
2.2 体育锻炼行为概念的相关研究回顾
2.3 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相关研究回顾
2.3.1 国外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相关研究回顾
2.3.2 国内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相关研究回顾
2.4 体育锻炼行为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回顾
2.4.1 国外体育锻炼行为影响因素
2.4.2 国内体育锻炼行为影响因素
2.5 已有研究评述
2.6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6.1 相关概念
2.6.2 相关理论与概述
2.7 研究假设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访谈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逻辑分析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特征分析
4.1.1 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总体特征分析
4.1.2 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性别特征分析
4.1.3 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年级特征分析
4.1.4 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体重指数特征分析
4.1.5 小结
4.2 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的特征分析
4.2.1 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的总体特征分析
4.2.2 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态度特征分析
4.2.3 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主观规范特征分析
4.2.4 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感知行为控制特征分析
4.2.5 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行为意向特征分析
4.2.6 小结
4.3 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与各自变量的相关与回归分析
4.3.1 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与各自变量的相关分析
4.3.2 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与各自变量的回归分析
4.3.3 小结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 本研究局限及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第一轮专家问卷
附录二 第二轮专家问卷
附录三 第三轮专家问卷
附录四 体育锻炼行为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附录五 访谈提纲
致谢
本文编号:3768723
【文章页数】:11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s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超重和肥胖概念的相关研究回顾
2.2 体育锻炼行为概念的相关研究回顾
2.3 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相关研究回顾
2.3.1 国外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相关研究回顾
2.3.2 国内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相关研究回顾
2.4 体育锻炼行为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回顾
2.4.1 国外体育锻炼行为影响因素
2.4.2 国内体育锻炼行为影响因素
2.5 已有研究评述
2.6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6.1 相关概念
2.6.2 相关理论与概述
2.7 研究假设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访谈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逻辑分析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特征分析
4.1.1 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总体特征分析
4.1.2 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性别特征分析
4.1.3 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年级特征分析
4.1.4 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体重指数特征分析
4.1.5 小结
4.2 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的特征分析
4.2.1 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的总体特征分析
4.2.2 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态度特征分析
4.2.3 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主观规范特征分析
4.2.4 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感知行为控制特征分析
4.2.5 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行为意向特征分析
4.2.6 小结
4.3 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与各自变量的相关与回归分析
4.3.1 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与各自变量的相关分析
4.3.2 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与各自变量的回归分析
4.3.3 小结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 本研究局限及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第一轮专家问卷
附录二 第二轮专家问卷
附录三 第三轮专家问卷
附录四 体育锻炼行为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附录五 访谈提纲
致谢
本文编号:37687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3768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