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工程系统综合设计优化环境
本文关键词:复杂工程系统综合设计优化环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建立了系统整合、流程统一、参数优化、协同设计的综合设计优化环境.通过分析复杂工程系统的特点,建立了具有高可扩展性的多层体系架构.阐述了组成该环境的4个关键模块:项目组织与管理模块,保证项目进度和质量;以设计结构矩阵为表达形式、以工作流参考模型为运行机制的过程建模与执行模块,提供跨部门的任务流转;基于组件技术,实现人员、数据和工具在网络上紧密集成的设计任务单元模块,为系统设计提供简洁一致的任务模型;以产品数据管理(PDM,Product Data Management)为信息基础结构的产品数据模型,提供单一数据源.最后给出了技术实现和运行机制.该环境的原型系统已成功地经过了气动、结构、控制和总体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 过程控制 项目管理 分布式计算系统
【分类号】:TP391.7
【正文快照】: 复杂工程系统(如导弹、卫星、航空发动机等)的研发通常涉及众多的工程人员、海量的数据资源、不同领域的软件工具以及复杂的设计流程,是一个需要经过多个设计阶段逐步细化的、反复的过程,是人员、资源、工具和过程的综合[1].传统的设计方法和单一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往往只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和明,熊光楞;Web的多学科协同设计与仿真平台及其关键技术[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2003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东;唐硕;周须峰;;飞行控制系统的快速原型设计[J];飞行力学;2006年01期
2 周晓,卢炎麟;产品远程协同设计中STEP和XML的集成与应用[J];机床与液压;2005年05期
3 张和明,曹军海,范文慧,王克明,蹇佳;虚拟样机多学科协同设计与仿真平台实现技术[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2003年12期
4 解红雨,张为华;基于J2EE的虚拟样机集成框架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2004年S1期
5 周晓,卢炎麟;基于STEP和XML的机械产品远程协同设计系统[J];制造业自动化;2005年01期
6 熊体凡;万立;钟毅芳;;基于智能代理的主动式协同服务框架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6年07期
7 王亚幂;李世其;宋少云;;多场耦合系统协同设计方法研究[J];机械制造;2006年04期
8 闫开印,张卫华,丁国富,王構,肖世德;铁路机车车辆虚拟样机工程研究[J];铁道学报;2005年05期
9 胡文斌,郭荷清,华贲;基于Web的建筑协同设计平台的研究[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4年11期
10 孙鹏文,左正兴,廖日东;复杂产品协同仿真技术研究[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蒋伟进;许宇胜;;基于构件技术的分布式协同设计系统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机构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峡两岸机构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2 丁国富;张卫华;王構;闫开印;肖世德;;铁路机车车辆虚拟样机工程[A];中国铁道学会车辆委员会2004年度铁路机车车辆动态仿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闯;面向飞机钣金数字化制造的知识重用方法研究与应用[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2 周丹晨;面向网络化制造的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构建原理与实施技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3 张明君;面向复杂武器系统的网络化绿色制造技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王構;面向CAD设计模型的计算多体动力学虚拟原型[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5 宁芊;机电一体化产品虚拟样机协同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6 阎开印;基于多体系统意义下的机车车辆虚拟样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7 洪荣晶;客车车身数字化设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8 解红雨;固体火箭发动机分布式集成设计平台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磊;分布式弹道仿真平台系统的研究开发[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2 陈乐;数字化仿真实验集成平台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3 代媛;异地制造资源网络化共享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实现[D];山东理工大学;2006年
4 马奇;CSCW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D];西安科技大学;2006年
5 秦永涛;KX125T型摩托车车架强度及动态特性[D];长安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伯虎 ,朱文海,刘杰,柴旭东 ,熊光楞,毛媛,陈晓波,王行仁 ,王江云;复杂产品虚拟样机技术的研究与实践[J];测控技术;2001年11期
2 杨流辉,张和明;基于COM组件的CATIA产品信息集成技术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1年24期
3 熊光楞,李伯虎,柴旭东;虚拟样机技术[J];系统仿真学报;2001年01期
4 苟凌怡,熊光楞;分布交互仿真应用中基于WEB技术的协同数据管理[J];系统仿真学报;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望规;用光笔软件系统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80年02期
2 严金蓉;;开关稳压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J];电讯技术;1980年04期
3 陈国梁;;波纹喇叭的计算机辅助设计[J];电子技术;1980年09期
4 周德泽;;电气传动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J];自动化学报;1980年04期
5 李坚;;行波管的计算机辅助设计[J];真空电子技术;1980年02期
6 周德泽;;电气传动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J];电气传动;1980年04期
7 余俊;;设计方法发展概况[J];中国机械工程;1980年05期
8 ;全国半导体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模拟学术会议[J];半导体学报;1981年01期
9 溯舟;CAD/CAM的主要功能[J];工具技术;1981年03期
10 章以钧;;CAD技术交流会部份论文摘要[J];制造业自动化;198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笑冰;范学敏;林立岩;;空间网架结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造系统CCSSTS[A];第四届空间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卷)[C];1988年
2 晏石林;刘雄亚;;高性能无机复合材料及其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A];第十一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3 袁身刚;袁琼;柴鸽庆;郑崇直;袁承业;袁群;贺鹏;;β-硝基乙烯基膦酸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A];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4 张谦;范玉璋;;工程智能控制器的CAD方法[A];199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9年
5 张修银;杨宠莹;高建新;丁祖泉;;后牙全冠修复的计算机辅助设计[A];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三次全国口腔修复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6 张明君;孙优贤;皮道映;;控制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探讨[A];1996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6年
7 周新六;林继君;蒋蕴玉;瞿国祥;;箱形桥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系统[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学会学术报告会论文集(4)[C];1989年
8 王用中;杨其兴;;钻孔灌注混凝土桩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HTDP系统[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0年
9 程军;胡怡;;走向多元化发展的21世纪计算机[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第七届年会土木工程计算机应用文集[C];1999年
10 郭文复;;城市中小桥计算机辅助设计[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城市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什么是CAD和CAM[N];中国船舶报;2000年
2 伊凡;计算机应用上新台阶[N];中国船舶报;2000年
3 罗仲尤 谢翠芳;湖南大学解决“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型”难题[N];中国教育报;2001年
4 记者 张玉梅;国产人工关节终于让患者自如行走[N];光明日报;2002年
5 张庆维;五金行业呼吁打造知名品牌[N];中国建材报;2003年
6 科译;x86架构推动服务器增长[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7 记者 龚杰;Autodesk开展“学士后”教育[N];计算机世界;2003年
8 ;纳米晶陶瓷快速成型设备研制成功[N];今日信息报;2004年
9 记者 徐恒 整理;研发设计信息化:两化融合重要切入点[N];中国电子报;2009年
10 齐宣;航天模塑30年三级跳[N];中国航天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鲁陵;基于ACIS 几何平台的CAD/CAM软件开发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1年
2 钟崴;锅炉智能CAD的技术、方法和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3 王青;流形上参数曲面的理论与方法[D];浙江大学;2003年
4 李斌;行波管幅相一致特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5 王延风;磁悬浮精密定位工作台机电一体化CAD/CAE集成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4年
6 黄孝章;编组站计算机辅助设计理论研究及系统实现[D];北方交通大学;1998年
7 李岩峰;镍钛合金牵引器及犬下颌骨体牵引成骨力学问题有限元初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8 李建华;基于实体模型的表面微加工MEMS器件设计与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毛健;电磁波屏蔽材料的电磁特性研究及低反射、高吸收梯度功能设计[D];四川大学;1999年
10 陈建良;基于点的几何模型及其CAD/CAM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侠;无人机飞行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开发平台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2 宁雅文;直线电机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及仿真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3 王洪军;通用带式输送机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D];吉林大学;2005年
4 贾海龙;翻转犁头架参数化智能设计系统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余小燕;钢—混凝土组合梁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6 胡卫军;构筑数码艺术设计的平台[D];吉林大学;2005年
7 邢雅周;控制系统仿真软件的设计与开发[D];河北农业大学;2005年
8 陈萍;单螺杆挤出机螺杆计算机辅助设计[D];北京化工大学;2005年
9 刘煜;面向数字样机装配设计的KBE应用工具开发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10 李石科;基于GIS的道路选线及城市交通路网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复杂工程系统综合设计优化环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34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503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