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项目管理论文 >

建筑项目管理风险回避_建筑项目管理论文范文_低碳建筑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6-08-08 20:05

  本文关键词:低碳建筑项目管理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科技论文发表 > 低碳建筑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低碳建筑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发布日期: 2015-10-02 发布:  

  2014年13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2014年13期

  摘 要:环保问题早已经成为全球性热议的内容,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对于建筑行业来说,低碳建筑的快速发展正是环保理念的重要体现,真正满足了环保要求。因此,加强做好低碳建筑的项目管理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只有采取科学合理的建筑项目管理模式,才能达到理想的低碳效果。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对低碳建筑项目管理模式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相关有效的改进建议。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低碳建筑;项目管理模式;改进办法
  1 概述
  如今,伴随着生态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人们的自身环境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烈。我国目前各个行业及领域在发展过程中,都逐渐开始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纷纷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节能环保措施。而建筑行业作为能源的消耗大户,也对这一问题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将低碳环保理念融入到建筑工程设计中,形成了低碳建筑的建设模式,成为了我国建筑行业未来主要的发展大方向。因此,本文很对低碳建筑项目管理模式进行研究讨论,得出以下相关结论,以供参考。
  2 低碳建筑项目管理模式的概述
  2.1 至今为止,我国都没有对低碳建筑有着详细多人定义,普遍将其理解为通过各种低碳节能技术、材料的应用,以此来降低高耗能源的消耗,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尽可能将实际施中对环境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而对于这种低碳型的建筑项目管理工作而言,要切实根据低碳建筑的需求,寻找出更多有效的项目建设方式,并加强做好各个施工环节的管理控制工作,从而真正实现低碳的目的。
  2.2 一般来说,我国当前的低碳建筑项目管理主要包含了三种特性,分别为:复杂性、外部性与技术性。这三个特点都是由于其本身存在的特质而决定的。而这种管理模式的最根本目的也是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因此,在实际的建筑项目管理工作中,项目管理人员必须对这三种特性进行分别管理,从而使其发挥最大化的使用价值。
  2.2.1 要真正实现建筑低碳的发展目标,就要从建筑工程规划初期、施工阶段,到最后的施工质量验收工作,都要保证低碳效应在整个建筑物中的贯穿。并且,还要加强对该类低碳建筑的检修维护工作,延长其使用寿命。但是,这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中,由于其本身就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常常会受到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的项目管理模式上,都要针对这些复杂情况、采取相关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2.2.2 对于低碳建筑项目管理来说,因为建筑物本身的特殊性就是面对公众的,他们才是最直接的受益者。这也说明低碳建筑存在了较大的外部性。那么,在项目管理中,项目管理人员就要充分考虑外部特性的问题。必要时,还要参考社会评价,以及相关监管部门的参与。
  2.2.3 低碳建筑与传统建筑工程存在着很区别,在低碳建筑的项目管理中,往往需要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从而确保该建筑工程项目达到理想的低碳效果。那么,项目管理人员就应该加大对先进低碳技术的引用。而传统建筑工程更多的使追求最大化的经济利润,对于低碳环保方面并不是特别注重。但是,低碳建筑项目应当加大对低碳的成本投入,将低碳经济理念作为主要的建设目标,从而真正实现低碳建筑项目管理模式的有效价值。
  3 低碳建筑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与改进
  3.1 由于低碳建筑项目管理存在多样性的模式,项目管理人员必须根据实际的建筑工程类型,选择出合适的项目管理模式,这也整个建筑工程建设顺利开展的基本条件。因此,笔者就具体归纳了在当前低碳建筑项目管理中主要应用的两种模式。
  3.1.1 全寿命周期项目管理模式。这一管理模式被概括为“一定位、四阶段、十主体”,它是以低碳建筑为核心,低碳管理方全程参与全寿命周期项目管理。四阶段指的是低碳建筑的目标形成阶段、实体形成阶段、运营维护阶段、拆除及后评价阶段。十主体即参与建设乃至使用建筑的整个建筑寿命过程中有关的管理主体,其中业主、低碳管理方、政府为低碳管理三大核心主体。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它是在低碳管理方的监管下,由业主整合各阶段的参与主体,以最终达到全寿命周期低碳。建设业主负责建设管理,在建设中保证形成低碳型建筑,而在建成低碳建筑实体后,就会将管理工作交给所有权业主又或者由建设业主继续进行运营维护及拆除管理。
  3.1.2 结合专业咨询机构的新PMC模式。传统建筑项目管理模式大致有设计建造模式(DB),建造管理模式(CM),和项目管理承包模式(PMC)。而如果将低碳环保考虑到项目管理中,PMC模式的优势就较为明显。PMC 模式是指项目管理承包商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项目管理。而为了契合低碳的目标,就需要在传统的PMC模式中加入绿色专业咨询机构这个角色,这个咨询机构为项目管理方提供低碳管理、改造的建议,促进管理中对低碳的专业性针对。
  3.2 两种管理模式的优缺点与对模式选择的建议
  3.2.1 全寿命周期项目管理模式的最大特色就是贯穿整个建筑的始终,从设计图纸到建成实体再到寿命终结,都有管理方确保其低碳环保的实现。因此优点十分明显,就在于无死角不间断,管理不会被松懈,由于不同的管理主体在不同的阶段都与建筑本身利益相关,所以在管理中能够保证尽心尽力。同时,加入政府的监督管理,有机会获得政策上的优惠支持,减轻建设方的压力,同时也促进了质量的保证。但是这种管理模式有一定的缺点,也正是由于管理方分化。整个建筑由十个主体进行管理,管理责任的交接复杂化,各个主体之间容易出现权责不明确或互有重叠,而且利益也可能有所不同,很可能影响到管理观念,不利于整体的管理。一旦出现不协调的现象,低碳建筑的管理实现就会受到影响。
  3.2.2 结合专业咨询机构的新PMC模式具有几个优点:a.项目管理承包商权责较大,有效的缓解业主在此方面的压力;b.由于管理方单一,不需要多方投入,有助于节约项目投资;c.强调风险意识,会对项目采取预控措施,项目风险相对较小。
  3.2.3 综合上述对两种模式的介绍,笔者认为,在低碳建筑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上,关键在于为建筑项目先做好目标定位。管理模式是基于角度的不同会有不同的模式,所以一开始确定好对整个建筑项目的要求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地选择最佳的方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项目管理模式对于低碳建筑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与意义,更是整个项目顺利实施的有效保障。因此,在实际的低碳建筑施工中,施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项目管理模式问题,,切实根据施工情况,选择出合适的项目管理模式,使其真正满足于低碳建筑的实际需求,充分发挥项目管理模式的重要作用与使用价值,从而促进低碳建筑得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仕廉,王朝健,宋义辉.低碳建筑项目管理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728(13):144-147.
  [2]凌子惠.绿色建项目管理模式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1,8(S8):17.
  [3]谢琳琳,傅鸿源,洪红.生态化建筑项目管理初探[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3,1025(5):108-112.

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文关键词:低碳建筑项目管理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888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888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1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