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代理的决策支持框架下的数据与知识服务研究
本文关键词:面向代理的决策支持框架下的数据与知识服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Web Service HL7 V3 CDA 数据服务 知识服务 数据定义服务 数据共享
【摘要】:随着医疗信息数据的不断扩大,患者就诊率亟待提高,建设智能化的数据交互平台,对现有医疗状况将会有很大的改善。因此整理现有的医疗数据,能够帮助医生做出更准确的诊断,提高综合诊疗质量。已慢慢得到国家医疗团队和医疗政府机构及医生的高度关注。但是想进一步使研究成果往前一步,需要实现医疗信息数据的共享和对医学知识库的建设。所以,阻碍着医疗信息数据的共享,除了各个厂商为医疗机构提供的数据方案彼此缺乏信息互联,还有在医疗机构间数据的转换缺乏交换算法和支持平台。为了解决不同的医疗机构之间,医生无法获得病患在商业转诊时的就诊数据和平台共享问题,本文结合计算机领域的相关技术知识,将大量分散的数据和医疗知识关联起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能解决在不同医疗机构间的数据共享、数据转化及数据使用,本文主要依据实验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多代理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和湖北省项目“湖北省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数据交换规范研究”,在参考了相关的科研成果及参考文献基础上,提出数据服务,知识服务和数据定义服务满足数据在不同医疗机构间的共享。依据Web服务技术优势和HL7 CDA在医疗信息化中的优势,利用多代理和Web Service集成技术,提出一个动态适应临床指南不断变化的环境,充分利用已有知识解决医疗问题。在环境中实现数据服务,知识服务,数据定义服务,并提出数据交换算法,通过服务实现多个代理之间、模块与模块间的电子病历、推导规则等大量医疗数据知识的交换和保存。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实现电子病历服务,为代理执行决策时做数据支撑,并保存代理决策结果。根据HL7 V3 CDA标准定义数据交互的CDA模板,供数据使用过程中能够遵照统一的标准实现业务逻辑,实现异构医疗系统下数据交互和数据使用。根据临床指南中相关属性定义数据定义规则,约束代理执行过程中交互的数据。实现规则管理服务,为代理在执行规则时能顺利完成。并在IHE信息共享框架下,提供数据交互服务,满足患者、医生和医疗服务人员的需求。服务的实现并能得到提供系统的厂商认可。
【关键词】:Web Service HL7 V3 CDA 数据服务 知识服务 数据定义服务 数据共享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P311.13;TP393.0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9
- 第1章 引言9-16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WEB服务在医疗信息化中的应用10-13
- 1.2.1 WEB服务技术优势10-11
- 1.2.2 IHE介绍11-12
- 1.2.3 数据共享方法研究12-13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本文创新点概要13-14
- 1.3.1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概要13-14
- 1.3.2 本文研究创新点概要14
- 1.4 本文组织结构14-16
- 第2章 相关技术背景介绍16-24
- 2.1 WEB SERVICE技术16-18
- 2.2 XML技术18-19
- 2.2.1 XML介绍18
- 2.2.2 XML应用数据共享领域18-19
- 2.3 HL7 V3 技术19-22
- 2.3.1 HL7 标准应用范围20
- 2.3.2 HL7 技术简介20-21
- 2.3.3 HL7 V3.0 CDA21-22
- 2.4 本章小结22-24
- 第3章 基于决策支持的数据服务和知识服务的设计24-36
- 3.1 多代理环境下服务设计24-25
- 3.2 数据服务设计25-30
- 3.2.1 数据结构25-27
- 3.2.2 数据服务设计思想27-30
- 3.3 知识服务设计30-31
- 3.3.1 知识服务设计思想30
- 3.3.2 知识服务实现30-31
- 3.4 数据定义服务31-33
- 3.4.1 数据字典31-32
- 3.4.2 数据定义服务思想32-33
- 3.5 电子病历服务接口实现33-35
- 3.6 本章小结35-36
- 第4章 基于服务实现数据交互与使用36-49
- 4.1 数据交换环境36-37
- 4.2 案例分析37
- 4.3 业务流程37-39
- 4.4 以高血压随访为例-基于数据服务和数据定义服务实现数据交换39-48
- 4.4.1 服务接口间消息定义39-41
- 4.4.2 服务在平台与医疗机构间的使用41-44
- 4.4.3 数据表-CDA转换算法44-48
- 4.5 本章小结48-49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49-51
- 5.1 总结49-50
- 5.2 展望50-51
- 参考文献51-54
- 致谢54-55
- 附录55-56
- 附件#@@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延林;改造同城清算数据交换平台 实现外管局数据交换平台的可行性探索[J];华南金融电脑;2004年03期
2 何清,白宁,陈宏;无锡广电数据交换平台[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4年04期
3 王银杰,宋顺林;电子政务数据交换平台的技术与架构[J];计算机应用;2004年S1期
4 区锦彪;数据交换平台的技术体系选型和总体设计方案[J];华南金融电脑;2004年06期
5 欧阳晋;;安全数据交换平台设计[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6年07期
6 史剑;;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交换平台研究与设计[J];铁路计算机应用;2007年07期
7 刘刚;张治中;舒祥荣;;高校教学资源数据交换平台的构建[J];科技风;2008年12期
8 陈建宏;;政府公共数据交换平台设计浅析[J];福建电脑;2008年12期
9 孙丕石;曹占峰;王亚玲;尹洪苓;;国家电网公司数据交换平台研发与应用[J];电网技术;2008年22期
10 江ng;于建武;刘镇;李征;;电子政务系统中数据交换平台设计[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8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志勇;;浙江烟草商业数据交换平台的设计和应用[A];中国烟草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牛风喜;王朝晖;李健;岳维东;;莱钢数据交换平台应用浅谈[A];冶金企业MES和ERP技术实践论文集[C];2005年
3 许报;隋春明;王之一;;吉林电力有限公司数据交换平台的研究[A];高效 清洁 安全 电力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吉林省电机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申智勇;;数据交换平台及数据库建设系统的设计及实现[A];2007年河北省电子学会、河北省计算机学会、河北省自动化学会、河北省人工智能学会、河北省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会、河北省软件行业协会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金珍;;流动人口管理与数据交换平台[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刘广宇;;雅砻江流域电力生产数据交换平台[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信息化专业委员会2012年年会优秀论文专集[C];2012年
7 顾军;崔文聪;;媒体数据交换平台相关技术的探讨[A];2011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技术文集[C];2011年
8 赵椺;袁靖;褚丹奇;;临床药物试验数据交换平台中集成方法的应用研究[A];中国心脏大会(CHC)2011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张庆;;跨安全域数据交换平台[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11年版[C];2011年
10 杜磊;;基于EAI中间件的宝钢企业级数据交换平台[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2年会暨能源计量与节能降耗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世东;数据交换平台进入完善阶段[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2 ;电子政务数据交换平台解决方案[N];计算机世界;2006年
3 郑宗杰;建立数据交换平台 实现治超信息联网[N];中国交通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宋乐永;数海淘金[N];计算机世界;2003年
5 叶青 俞伟悦;创建“金数工程” 推进统计数据管理现代化[N];中国信息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向陈宏 实习生 安浩 陈素云;以信息化引领社会治理现代化[N];芜湖日报;2014年
7 记者 白燕;宁夏部省道路运输信息系统联网通过交通部验收[N];宁夏日报;2008年
8 夏兵;打磨平滑的统一接口层[N];计算机世界;2007年
9 电脑商报记者 彭敏;精准信息是如何产生的?[N];电脑商报;2009年
10 徐维荣 戴红军;外部数据交换平台让沟通百分百[N];江苏经济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窦军;单层用户数据交换平台体系结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曙光;开放式数据交换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方伟忠;浙江桐庐电子政务数据交换平台的设计[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3 王朋飞;数据交换平台统一管理监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4 范峰;电信智能数据交换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厦门大学;2009年
5 胡文才;企业数据交换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6 顾璐璐;新一代银企互联系统数据交换平台的设计[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7 闫友祥;某银行数据交换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8 范炜;电子政务系统中分布式异构数据交换平台的研究与设计[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9 闫松;长春市信用数据交换平台的研究与设计[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徐剑强;基于业务驱动的数据交换平台的设计与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022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1002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