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链路重构—解构的端到端网络链路时延推测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链路重构—解构的端到端网络链路时延推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网络链路时延 时延推测模型 伪似然估计 链路重构—解构
【摘要】:基于网络时延推测的2个假设、时延推测模型和路径时延数据采集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链路重构—解构的端到端网络链路时延推测方法,应用伪似然估计将原整体问题分解为若干独立子问题分别求解,利用链路重构—解构确定可求解的推测单元,控制平均采样精度和减少推测单元链路数,从而显著降低计算复杂度。通过基于模型的计算和基于NS2的仿真实验研究,验证了推测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作者单位】: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网络链路时延 时延推测模型 伪似然估计 链路重构—解构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172165)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S2011010000697) 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珠江学者岗位计划资助项目(2011) 深圳市基础研究计划——杰出青年基金资助项目(JC201005280613A)~~
【分类号】:TP393.06
【正文快照】: 1引言网络时延是主要的网络性能指标之一,一般为数据从开始进入网络到离开网络的传输时间。在不同的传输介质和节点设备中,采用不同的网络架构和协议,网络时延大小也就不同,一般分为链路时延和节点时延2种,等于节点处理时延、排队时延、传输时延和传播时延四者之和。本文中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梁永生;张基宏;张乃通;;IEEE标准容限内以太网转发时延的测试与分析[J];电子学报;2008年01期
2 李贵山;蔡皖东;;网络链路时延分布估计方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年08期
3 蒋小勇;费高雷;胡光岷;;网络链路时延统计量的层析成像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2年03期
4 焦利,林宇,王文东,金跃辉,程时端;一种负载均衡网络中内部链路时延推测算法[J];软件学报;2005年05期
5 朱海婷;丁伟;缪丽华;龚俭;;UDP流量对TCP往返延迟的影响[J];通信学报;2013年01期
6 刘瑞芳;谢东;;采用多播依赖树模型推测链路时延分布[J];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灿;肖驰夫;方毅;郑建勇;;智能变电站中采样值传输延时的处理[J];电网技术;2011年01期
2 蔡康;;基于改进型蚁群算法的P2P网络资源搜索的研究[J];电信科学;2012年03期
3 钱峰;胡光岷;姚兴苗;李乐民;;一种非平稳网络延迟层析成像的方法[J];电子学报;2008年07期
4 叶进;刘庆鹏;刘联海;;GPON三层业务性能的测试与分析[J];广西通信技术;2012年01期
5 张扬;郭森;季平;;基于SAP ERP信息系统的双活数据中心研究[J];电力信息化;2013年01期
6 徐成斌;孙一民;;智能变电站SV网数据交换装置设计[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年13期
7 梁根;郭小雪;秦勇;魏文红;;多逻辑链路中反馈信息共享令牌流量调度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年03期
8 潘乔;裴昌幸;朱畅华;;一种新的提高互联网端到端时延精度的测量方法[J];计算机科学;2008年04期
9 梁永生;邹粤;张基宏;;基于PLE的有确定解的端到端网络链路时延推测方法[J];计算机科学;2011年09期
10 梁根;郭小雪;秦勇;魏文红;;多逻辑链路间共享令牌调度流量负载模型[J];计算机工程;2009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春茂;网络化控制系统自适应预测控制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2 李勇军;基于端到端的传感器网络测量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3 李振军;电信宽带IP业务QoE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罗彦;IEC 61850标准在智能变电站过程层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5 李振兴;智能电网层次化保护构建模式及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6 杨京礼;基于层析成像技术的虚拟试验网络测量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7 王晖;自相似网络流量流体流模型及主动队列管理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8 冯振乾;云计算数据中心的网络带宽隔离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9 肖寅东;网络状态监测仪中丢包检测算法及其实现的关键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武晓鹏;消息服务组件队列机制的研究与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夏圣贤;低能耗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研究与实现[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3 谢东;Internet链路时延推测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4 陈延云;以太网在网络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西华大学;2007年
5 朱铨;铁路无线Mesh网络骨干链路传输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6 路启銮;网络链路时延测量技术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伟基;网络时延主动测量中探测干扰和发包模式的误差分析[D];湖南大学;2010年
8 赵伯阳;一种简单有效的实时以太网研发[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9 端木义静;中国联通BSS软硬件结合的负载均衡[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轶博,雷振明;一种被动式RTT测量算法[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2 蒋婕;Internet网络延时分析[J];广西通信技术;2002年02期
3 汤德佑,骆嘉伟,张大方,张白妮;一种提高稳定性和公平性的主动队列管理机制[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5年07期
4 张艺濒;张志斌;赵咏;郭莉;;TCP与UDP网络流量对比分析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年06期
5 王雷,蔡安妮,孙景鳌;延时估计和实时数据的同步控制[J];通信学报;1999年02期
6 樊华;李理;袁坚;山秀明;;互联网流量控制的朗之万模型及相变分析[J];物理学报;2009年11期
7 金光;重要性抽样法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2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磊;任意次数多项式的快速除法[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1990年04期
2 高玲玲;李伟生;;一种新的动态QoS多播路由启发式算法[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6年S1期
3 王念平;金晨辉;;用分治算法求大整数相乘问题的进一步分析[J];电子学报;2008年01期
4 柳毅;丁勇;庞辽军;;一种新的移动代理路由解决方案[J];计算机科学;2009年11期
5 虞蕾;;PSL可满足问题的计算复杂度[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0年02期
6 杨小军;饶妮妮;刘才权;刘铭湖;梁大松;;一种自适应旁瓣对消相关矩阵快速构建算法[J];通信技术;2011年02期
7 赵越,赵晓晖;一种计算复杂度低收敛速度快的递推Capon谱估计算法[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年01期
8 徐谦;林茂六;赵志杰;;一种低复杂度运动补偿时间滤波新策略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9 吴辰文;闫毅郎;王维;;基于时间阈值丢包率估计的网络断层扫描技术[J];计算机工程;2011年09期
10 李炳成;沈俊;;具有线性加法复杂度的二值图象不变矩计算方法[J];自动化学报;199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云飞;;一种特殊结构的置换S盒[A];第十一届保密通信与信息安全现状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杨盛;吴澄;崔亚军;金尊和;王然;;用变邻域搜索法求解生产制造系统中的整数规划[A];1995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C];1995年
3 武继刚;乔占科;;制定大型生产计划的一个贪心算法[A];199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4 黄根勋;朱健东;;高效的不经意传输协议[A];2005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吴业进;陈铖;刘锋;;一种计算有效的盲均衡算法[A];2007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二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6 周永道;;连续检测结果的广义模型[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龚雪;蔡曦;陈庆春;;重叠码分复用OVCDM技术仿真研究[A];2008年中国西部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王小兵;黄冰;杜俊宇;;简化的SMV算法及其仿真[A];2009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张健;叶建栲;李广斌;;基于代表点的聚类算法[A];第三届全国信息检索与内容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邱涛;郁梅;彭宗举;李福翠;徐秋敏;蒋刚毅;;一种交互式多视点系统中的多分辨率视差估计算法[A];第三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7)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茗子;H.264离我们有多远?[N];网络世界;2004年
2 南京邮电大学 马国强 毕厚杰;多媒体会议中的H.264编码[N];计算机世界;2006年
3 ;软件无线电让3G如虎添翼[N];计算机世界;2005年
4 ;如何选择IPTV 业务编码技术[N];人民邮电;2005年
5 本报记者 刘洪宇;当机器听懂了我们的声音[N];辽宁日报;2008年
6 赵洪利;视频技术的最新发展[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7 林宗辉 陈炳欣;H.264仍是移动电视主要编解码架构[N];电子资讯时报;2007年
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H.264提升IPTV核心竞争力[N];通信产业报;2006年
9 本报实习记者 周晓娟;3G室内覆盖引发“步点”之争[N];通信产业报;2006年
10 朱新亚;体验N+I网络盎趣依然[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永超;智能优化算法的性能及搜索空间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周灵;高性能IP组播路由算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3 李新;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定位算法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4 黄磊;快速子空间估计方法研究及其在阵列信号处理中的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5 谌t,
本文编号:10182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1018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