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下多源信息资源云服务模型可信保障机制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云计算下多源信息资源云服务模型可信保障机制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云计算 多源信息资源 云服务模型 可信服务模式 可信保障机制 第三方监管
【摘要】:针对云计算环境下多源信息资源云服务模型在复杂异构的云网络下存在安全、容错、监管等可信性问题,以及现存保障机制缺乏普适性和独立性,提出一种能从制度上保证服务监管的第三方可信保障机制。分析比对多种信息资源服务模式,将可信性机理、信誉评估、云端访问加密等技术融合,引入第三方信任平台,设计第三方监管角色,搭建独立于服务过程之外的第三方可信保障机制,并设立访问控制模型保障其自身可信性。通过构建商务领域下的应用示例平台,表明该保障机制能充分考虑云计算环境下多源信息资源服务体系中的共性问题,能面向不同应用领域,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信息服务应用,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作者单位】: 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
【关键词】: 云计算 多源信息资源 云服务模型 可信服务模式 可信保障机制 第三方监管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U2012A002D01)
【分类号】:TP393.09
【正文快照】: 0引言云计算是将大量网络计算资源、存储资源与软件资源等多源信息资源进行多层次的虚拟化和抽象,统一调度,以网络服务的方式向用户提供按需服务的IT服务模式[1],屏蔽了网络底层信息资源的异构性和复杂性。云计算环境系的多源信息资源池聚集了分布在不同空间、不同地理位置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淼;曾广周;范志强;;基于本体的迁移工作流服务模型研究[J];计算机应用;2006年07期
2 杨宝宏;王兴新;;高校图书馆“藏借阅一体化”服务模式探析[J];情报探索;2006年08期
3 宋云龙;;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模式建构[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年04期
4 周嵘;;无线多媒体传感网络的服务模型及其研究现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年28期
5 孙士新;李海燕;;高校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模型探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綦志勇;常排排;;面向普适计算环境的嵌入式系统研究[J];计算机科学;2011年03期
7 余敦辉;何克清;李兵;;基于相似性计算的领域模型语义查询[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1年09期
8 穆道生;李睿;;IP服务质量及其实现方案[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9 田进;王仁武;;基于本体的目录服务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06期
10 朱亚玲;毕强;;语义网格探微[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剑君;张期莲;王林平;;基于P2P的流媒体服务模型研究[A];第一届建立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5)论文集[C];2005年
2 覃熙;;基于生态型服务理论的图书馆服务模型的构建[A];广西图书馆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27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3 焦热光;;气象预警信息多媒体手机传播的特点和应对措施[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象软科学论坛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4 章宗标;黄小莹;;基于Agent的个性化资源配送在网络学习系统中的应用[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5 房杰;刘威;乔立红;;基于本体面向服务的统一制造资源管理平台[A];2008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甘肃省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6 颜肃;;基于QoS协商和主动资源释放的视频服务模型[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7 赵连军;安琳;司书宾;彭炎午;;ERP系统JSP页面快速开发服务模型[A];先进制造技术论坛暨第二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8 蒋庆丰;李健利;;基于P2P的Web服务模型的研究[A];黑龙江省计算机学会2007年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黄祖福;宋成勇;都明;钟映江;;数据库服务模型及其安全性实现研究[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张小强;杨放春;;一种基于网格的移动业务管理运营服务模型[A];2006年全国通信软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翔;CA展开EITM集成路线图[N];网络世界;2007年
2 易水;网络中立[N];计算机世界;2006年
3 晓轩;SOA两大关键:架构与规划[N];计算机世界;2006年
4 谢;MO软件推动BSM概念升温[N];电脑商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于翔;BSM继续眺望[N];网络世界;2005年
6 于翔;四大特性铸就成熟的CMDB[N];网络世界;2006年
7 ;中兴,,引领宽带潮流[N];人民邮电;2004年
8 郭平;存储服务来日方长[N];计算机世界;2007年
9 Joshua Bottum;提供高效、先进的无线服务[N];网络世界;2004年
10 本报记者 张建铭;NGN的清与浊[N];网络世界;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梅;基于服务的网络资源分配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2 孙道清;基于信任和服务模型的普适计算安全问题研究[D];东华大学;2008年
3 滕龙妹;土地资源时空数据网格服务模型及其实现方法[D];浙江大学;2008年
4 苏德国;基于知识学习的主动式统计地图制图服务模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5 莫同;服务模型驱动的体系结构与服务构件重用技术[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6 蒲国林;基于QoS的服务模型与方法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曹栋;网络服务智能化的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8 叶晓国;基于主动网络的多播拥塞控制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9 吴战杰;统一信息论视域中的学习及学习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贾志淳;Web服务故障的诊断方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杰;面向门户的服务系统构建方法研究与应用[D];山东大学;2008年
2 朱美珍;应用SOA构建新一代企业信息管理系统[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3 李敬朋;校园网格智能代理的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08年
4 张忠华;IP QoS在电子政务网中的应用[D];河海大学;2006年
5 闫昕;面向价值语义的服务模型及建模工具[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6 雷涛;保证服务模型下的多级产能约束型供应链优化配置方法[D];广东工业大学;2014年
7 彭双云;基于Ontology的空间信息共享与互操作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付荣;基于订阅的物联网服务模型及服务集合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9 许峰;基于P2P的Web服务模型的研究[D];东华大学;2006年
10 伍国良;基于对等网络的流媒体服务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758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1075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