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论坛中信息资源再生的统计分析与归因
本文关键词:网络论坛中信息资源再生的统计分析与归因
更多相关文章: 网络论坛 信息资源再生 统计分析 交互质量 影响因素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及应用的快速发展,网络论坛中信息资源的再生问题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点问题。信息资源再生是Web2.0环境下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的一种变革,是指网络用户在利用信息的同时对现有信息资源进行修复和补充的过程。网络论坛可以视为信息资源再生的一个典型代表,可以从再生资源数量、再生资源质量和用户行为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以网易、新浪和猫扑三大网站的四个版块(财经、教育、数码和旅游)中的550个帖子为分析对象,对其信息资源再生情况的分析表明:不同论坛、不同版块的帖子在浏览次数、回帖次数、每百次浏览回帖数、回帖内容构成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用户在参与帖子数、发帖数、发帖者自顶帖比例等方面存在差异;高价值组和低价值组用户在参与帖子的个数上也存在差异。造成这些差异的因素可以归结为网站和版块规则差异、用户行为差异、论坛主题差异等。总体而言,网络论坛中用户的交互程度较低,对论坛中的内容缺乏深入思考。
【作者单位】: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关键词】: 网络论坛 信息资源再生 统计分析 交互质量 影响因素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虚拟学习社区中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变革研究”(7147307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网络的教育资源配置方法、路径与绩效评价研究”(71273108) 国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Web2.0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变革研究”(ECA120340) 湖南省社科基金“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群体专业发展模式研究”(201212205)
【分类号】:TP393.09
【正文快照】: 一、研究问题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学习生活的重要部分,是我们获取信息、交流观点、共享经验的重要平台。在网络应用不断推广的过程中,网络服务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网络服务已经从传统的以数据为王、重视信息资源收集的Web1.0时代进入到当前的以用户为中心、重视用户参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盛志伟;;高校网站论坛管理分析[J];教书育人;2007年30期
2 曾剑平;张世永;;网络论坛的自相似性及其模型[J];计算机工程;2009年06期
3 范文嵩;曾剑平;张世永;;自相似网络论坛的模型研究[J];计算机工程;2011年06期
4 王珏;曾剑平;周葆华;吴承荣;;基于聚类分析的网络论坛意见领袖发现方法[J];计算机工程;2011年05期
5 沈放;;网络论坛在参考咨询中的应用探析——以医林风信论坛为例[J];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22期
6 张珏;刘云;;基于BP神经网络的BBS上帖子回复数预测[J];电脑与电信;2008年10期
7 刘雨;马小萍;;浅谈企业网络公关策略[J];大众商务;2009年12期
8 周明;庄经纬;;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网络论坛舆论管理中的应用[J];技术经济;2009年11期
9 张红亮;;人为因素对网络bbs系统的信息熵增的影响[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08期
10 罗桂兰;段发梅;张丽娜;朱翻;刘朝明;;一种改进的BNS网络论坛搜索算法[J];大理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邵秀凤;程葳;孟红;;网络论坛中隐含规律挖掘研究[A];第二届全国信息检索与内容安全学术会议(NCIRCS-2005)论文集[C];2005年
2 阳德青;肖仰华;汪卫;;基于统计模型的社会网络群体关注度的分析与预测[A];NDBC2010第27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B辑)[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驻京记者 郑春峰 本报记者 骆海涛;“黑客袭击”引发网银消费者担忧[N];南方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承荣;骨干通道上的网络论坛通信信息监测和分析的关键技术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肖宇;校园网络信息传播特性与用户影响力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林琛;WEB环境下的社会网络挖掘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4 司夏萌;互联网信息传播结构下的舆论涌现过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全;网络论坛舆情信息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2 王丹;基于网络论坛的舆论领袖发现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张柱山;基于聚类分析的网络论坛热点话题检测[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卢s,
本文编号:10781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1078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