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移动网络论文 >

四川电信IPV6技术演进及过渡部署方案设计

发布时间:2017-10-31 08:32

  本文关键词:四川电信IPV6技术演进及过渡部署方案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IPV6 私网双栈(NAT444) 轻型双栈(DS-Lite)


【摘要】:为了适应宽带、移动业务的快速、规模发展,运营商IPV4地址短缺问题日益严重,为解决地址紧张和更好的适应业务发展,下一代互联网IPV6的推进迫在眉睫,但在全面采用IPV6之前,需要有IPV4和IPV6共存、相互通信的过渡时期,在过渡期间,必须有完善的过渡机制和过渡方案,本文对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过渡技术进行了分析,重点对几种主流的过渡机制进行了比较,并从运营商网络不同层面,分析、研究了下一代互联网过渡方式部署的方式,和结合IPV6过渡部署试点,实现IPV6过渡部署方案设计、实施和测试等工作。向IPv6过渡是长期而复杂的工程,本论文系统性的分析网络、平台,以及终端等关键环节的过渡要素或指标,结合现网设备能力、现网业务和IPV6过渡技术特点,选择、规模合理的、科学的IPV6过渡部署方案;实现IPV6用户或业务的安全、稳定承载,推动IPV6业务或应用的大力发展;并保证现网IPV4用户或业务的正常、稳定使用,实现用户无感知的过渡演进。通过对过渡部署方案实施和测试,分析了IPV6/IPV4双栈运行对现有业务质量的影响,从而解决城域网、IP/IT支持系统、相关业务网等对承载IPv6业务流可能存在的各种潜在问题,积累运营经验,为全面引入IPv6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论文在积极推进IPV6网络演进,在保证了用户的业务使用无感知,现网业务平滑、稳定迁移。实现了从纯IPv4网络向基于IPv6协议的下一代互联网演进,以网络为基础,带动终端和应用共同过渡到下一代互联网;以公网双栈为基础,为客户提供IPv6接入和IPv6流量承载,通过部署私网双栈(NAT444)、轻型双栈(DS-Lite)等主流过渡技术,解决目前IPV4地址紧缺、继续承载大量IPV4应用接入访问,及IPV6和IPV4业务同时承载等需求。以现有网络架构和路由策略为基础,对网络、系统、或平台进行升级改造,使整个系统平滑、稳定的向IPV6网络过渡。
【关键词】:IPV6 私网双栈(NAT444) 轻型双栈(DS-Lite)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393.0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2
  • 1.1 项目的背景和意义10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10-11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章节安排11-12
  • 第二章 IPV6及其技术演进12-18
  • 2.1 IPV6技术12-16
  • 2.1.1 IPV6框架12
  • 2.1.2 IPV6地址12-14
  • 2.1.3 IPV6报文格式14-16
  • 2.2 IPV6技术演进16
  • 2.3 本章小结16-18
  • 第三章 四川电信IPV6过渡部署方案设计18-53
  • 3.1 试点网络过渡技术选择18-21
  • 3.1.1 过渡部署关键技术18
  • 3.1.2 试点网络接入场景18-19
  • 3.1.3 过渡方案部署原则19-21
  • 3.2 城域网过渡方案21-27
  • 3.2.1 NAT444改造需求21-23
  • 3.2.2 核心层部署方案23
  • 3.2.5 接入控制层部署方案23-25
  • 3.2.6 城域网建设规模汇总25-27
  • 3.3 IDC过渡部署方案27-29
  • 3.3.1 IDC网络结构27-28
  • 3.3.4 IDC部署方案28-29
  • 3.3.5 改造内容29
  • 3.4 移动CE过渡部署方案29-32
  • 3.4.1 现状29-31
  • 3.4.2 建设需求31
  • 3.4.3 建设内容31-32
  • 3.5 IP支撑系统部署方案32-48
  • 3.5.1 AAA32-36
  • 3.5.2 DNS36-40
  • 3.5.3 IP网管系统(包括城域网、IDC网管)40-45
  • 3.5.4 ITMS系统45-47
  • 3.5.5 朔源系统47-48
  • 3.5.6 IP支撑系统建设内容汇总48
  • 3.6 IT支撑系统48-52
  • 3.6.1 现状48-50
  • 3.6.2 改造需求50-51
  • 3.6.3 改造内容51-52
  • 3.7 本章小结52-53
  • 第四章 四川电信IPV6过渡部署实施与测试53-68
  • 4.1 环境搭建53-54
  • 4.2 业务测试54-66
  • 4.2.1 ME60-8 PPPOE+ND方式54-61
  • 4.2.2 ME60-8 PPPOE+PD方式61-66
  • 4.3 过渡方案实施66-67
  • 4.4 小结67-68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68-69
  • 5.1 总结68
  • 5.2 展望68-69
  • 致谢69-70
  • 参考文献70-7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朱田;陈涛;马迪;王利明;毛伟;;基于IPv4向IPv6过渡的IP追溯技术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1年12期

2 孙琼;江志峰;陈运清;;IPv4向IPv6过渡技术标准综述[J];电信网技术;2010年06期

3 李慧芹;高仲合;;基于隧道技术的IPv4/IPv6过渡机制简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年01期

4 蓝集明;张海燕;;对IPv4/IPv6过渡技术的分析与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年34期

5 姬同亮;李玲娟;;IPv4向IPv6过渡技术研究[J];江苏通信技术;2006年06期

6 罗万明,阎保平;IPv4/IPv6过渡机制的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年25期



本文编号:11215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11215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c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