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互补未来互联网体系结构
本文关键词:二元互补未来互联网体系结构
更多相关文章: 未来互联网体系结构 以内容为中心 无标度 异步广播
【摘要】:从分析互联网体系结构与当前主流应用范型的失配入手,提出了一种二元互补的未来互联网体系结构,它以现有互联网体系结构为主结构,同时引入播存网络作为次结构。二元互补未来互联网体系结构能在最大程度保持现有互联网特色和优势的同时,为未来互联网带来前所未有的物理变革。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南大学未来网络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863计划课题(2013AA013503) 中国工程院咨询研究项目(2013-XY-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070158,61272532)
【分类号】:TP393.02
【正文快照】: 0引言如果从Klernrock在1961年首次发表论及“分组交换”的博士论文[1]算起,互联网已经走过了50余年的发展历程。今天的互联网,已经从最初覆盖范围有限、应用相对单一的小规模实验性质网络,演化成为一个覆盖全球、广泛渗入并深刻影响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超大规模复杂信息网络。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林海卓;王继龙;张程亮;;基于Olive的大型网络管理训练平台设计与开发[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3期
2 门佳;李伟;;互联网体系结构中的端到端原则[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3年09期
3 林广明;张永敏;;群对群(G2G)计算的G2G搜索服务研究[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4 宣恒农;张润驰;刘田田;苗春玲;赵冬;;未来网络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J];无线互联科技;2013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孙晓川;未来网络虚拟化资源管理机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2 董永吉;面向资源优化的分层式高速报文解析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3 柳伟;自治资源聚合中信誉机制的评价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4 郑重;面向动态网络环境的高鲁棒性数据分发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于艳莉;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信任管理机制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涵;组播可扩展机制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2 徐峰;炮兵阵地实时监测无线传感网络系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3 张华;一种基于社会网络特性的P2P视频分享系统研究与仿真[D];重庆理工大学;2013年
4 欧阳显雅;P2P网络中的病毒检测与防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5 宋景凯;基于联合仿真的RTL级故障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6 曹瑞恒;关联数据驱动的文档注释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7 温利平;基于联合仿真故障注入关键技术分析与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8 张伟楠;基于交易特征和反馈评价的P2P网络信任模型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3年
9 王云飞;基于维基应用创建丰富语义的术语汇编[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10 张磊;Ad hoc网络基于信噪比与功率优化的跨层路由协议[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林;戴冠中;;复杂网络的度分布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2 李祚泳,邓新民;自然灾害时间分布序列的分形特征探索[J];成都气象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3 李勇,韦洛霞;一种推广的可解耦合网络模型[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年10期
4 杨哲;;基于复杂网络的本体结构复杂性分析[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年36期
5 张明智;余永阳;胡晓峰;司光亚;;虚拟社会仿真中的人际关系网络模型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9年02期
6 王小霞;李星野;;复杂金融网络的自相似性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04期
7 刘萌萌;;基于无标度摄像机的车流速度估计算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8年15期
8 张益;;一种定量评估复杂网络节点重要度的算法[J];计算机工程;2011年20期
9 江昌华;任庆生;;拓扑结构对动态增长的复杂网络的影响[J];计算机工程;2010年22期
10 李发旭;;电子邮件病毒传播网络的建模与分析[J];微型电脑应用;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黎;申继亮;费广洪;;无标度的层次分析法在继续教育课程设置中的应用[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2 卢新彪;方锦清;汪小帆;刘强;;一个复杂网络中的平衡点控制[A];2006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王建功;李平辉;谭欢;;B-A模型的改进模型[A];2007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4 杨建梅;陆履平;谢王丹;;广州软件企业竞争关系的复杂网络分析[A];第二届全国复杂动态网络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万阳松;陈忠;;加权股票网络中的无标度行为研究[A];第二届全国复杂动态网络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李增扬;李兵;何克清;梁鹏;余敦辉;;本体中的复杂网络特性研究[A];2006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6年
7 陈飞;陈增强;刘忠信;袁著祉;;一种度指数与聚集系数可调节的复杂网络模型[A];2006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秦琼;刘海英;许鹏远;王志平;张放;;无标度演化模型的研究[A];2006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田大新;刘衍珩;朱建启;王健;;无标度神经网络构造算法[A];2006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张小琴;姚洪兴;梁洪振;;基于无标度随机网的企业员工离职博弈模型[A];2006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蔡强;内容为王,,还是应用为王?[N];通信产业报;2003年
2 郑雅轩;教育信息化要把握“三个关系”[N];中国教育报;2002年
3 电脑虎;知识共享的平台:WiKi[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4 中国新闻技术联合会理事长 孙宝传;整合新闻信息资源[N];计算机世界;2004年
5 李天田;企业商学院是追求针对性的过程[N];经济观察报;2003年
6 白炜;影视制作面临巨大危机[N];中国文化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勇;复杂网络理论与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5年
2 胡一z
本文编号:11507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1150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