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移动网络论文 >

虚拟社区中的网络互动对用户生成内容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9 20:30

  本文关键词:虚拟社区中的网络互动对用户生成内容影响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UGC 网络互动 社会网络 虚拟社区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及Web2.0的飞速发展,虚拟社区用户的角色和行为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用户不仅仅是网络知识信息的“消费者”,更成为了网络知识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这使得互联网中的每个节点和个体不再相互独立,而是通过充分的互动及密切的交流,生产出了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与知识。在此背景下,大众生产模式应运而生,大众生产模式的参与者不计回报,自主自愿的在虚拟社区中进行互动与协作,从而创造出有价值的产品,尤其是知识产品。而用户生成内容模式(UGC)则是虚拟社区中出现最早,发展最为成熟的大众生产模式之一。 UGC是Web2.0环境下新兴的知识信息的创造与组织模式,它的兴起充分调动了网络用户的主观能动力、创造力和生产力,鼓励用户间通过互动和协作创造、分享知识信息,对传统的知识创造模式提出了挑战,也为学术界带来了疑问:如此松散而又虚拟的组织模式为何能够高效率的生成有价值的、负责任的公共知识产品?虚拟社区用户是如何通过网络互动促使UGC行为的形成?本文以社会网络理论与互动理论为基础,研究虚拟UGC社区中的人际网络互动和人机网络互动是如何通过影响UGC的内在与外在动机进一步影响UGC的行为。本文在综述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本文的理论模型,以人际网络互动(网络中心性、关系强度、共同愿景)、人机网络互动(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响应性)为自变量,以UGC的动机(外部动机、内部动机)为中介变量,以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为控制变量,最终考察UGC的行为。 本文的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是绪论,介绍了UGC出现的背景、本文研究的意义和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和总体结构。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首先对UGC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之后对网络互动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最后介绍了对虚拟社区的研究现状。第三章为假设提出和理论模型构建部分,本部分提出研究假设,并构建了表示人际网络互动(网络中心性、关系强度、共同愿景)、人机网络互动(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响应性)、UGC的动机(外部动机、内部动机)、UGC的行为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同时对变量进行了界定与可操作化设计。第四章为实证研究与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描述性分析、信度及效度检验、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从而对本文的假设进行了验证。第五章为结论与建议,总结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并提出了相关管理建议,同时指出了本文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 (1)在虚拟社区网络互动对UGC的动机与行为的影响研究方面。虚拟社区人际网络互动维度中的网络中心性、关系强度和共同愿景正向影响UGC的动机与行为。虚拟社区人机网络互动维度中的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和响应性正向影响UGC的动机与行为。 (2)UGC的动机与UGC的行为研究方面。UGC的外在动机、内在动机均正向影响UGC的行为,但内在动机对UGC行为的影响要大于外在动机对其的影响,说明用户参与虚拟UGC社区更多的是为了满足内在的表达、利他、兴趣、能力、情感及沟通等需求,而非想要获得更多外在的名利、身份、金钱等奖励。 (3)动机对网络互动与UGC行为的中介作用研究方面。UGC的内在与外在动机在虚拟社区人际网络互动、虚拟社区人机网络互动与UGC行为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即虚拟社区的人际及人机网络互动部分通过提高UGC的内在与外在动机对UGC的行为产生正向影响,部分直接作用于UGC行为。 (4)控制变量对UGC行为的影响研究方面。在果壳网参与者中,男性、教育程度为研究生的用户及科学研究者更容易产生UGC行为。 通过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了以下建议: (1)加强虚拟社区UGC理念在实体企业中的应用。 (2)重视社区中的中心用户,增强用户间的互动与交流,提高其关系强度并加强成员对社区愿景的认知和认同。 (3)提高社区的易用性、有用性和响应性,注重用户体验。 (4)注重提高用户的内在动机,以内在激励为主。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P393.09;F274;F713.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泽俊;柏琳;;基于TAM的大学生微博使用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倪天元;;论西北基层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公关工作——以白银市图书馆为例[J];图书与情报;2011年01期

3 戴雅楠;;虚拟社区的传播特征浅析[J];东南传播;2009年06期

4 林功成;李莹;;香港大学生博客作者的行为动机研究[J];当代港澳研究;2012年02期

5 程振宇;杜惠英;吕廷杰;;社交网络下网络互动对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6 王明辉;李宗波;;大学生博客写作动机的实证解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常静;杨建梅;;百度百科用户参与行为与参与动机关系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9年08期

8 许筠芸;陆贤彬;;移动社会化媒体技术接受与匹配影响因素研究——以移动微博客户端发布行为为例[J];经济与管理;2013年02期

9 王学东;易明;占旺国;;虚拟团队中知识共享的社会网络嵌入性视角[J];情报科学;2009年12期

10 周军杰;左美云;;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动因分析——基于嵌入性理论的分析模型[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年09期



本文编号:11635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11635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e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