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微博的多实体稀疏关系数据联合聚类
本文关键词:面向微博的多实体稀疏关系数据联合聚类
更多相关文章: 微博 多实体稀疏关系 联合聚类 非负矩阵分解 辅助信息嵌入
【摘要】:针对大规模微博中多实体间的稀疏关系数据,提出一种面向多实体稀疏关系数据的高效联合聚类算法。在算法中,为了充分利用多关系数据,提出了一种顽健的约束信息嵌入方法构建关系矩阵,降低了矩阵的稀疏性,进一步提高了算法的准确率。在稀疏约束的块坐标下降框架下,关系矩阵通过非负矩阵三分解算法同时获得不同实体的聚类指示矩阵。非负矩阵分解过程中,通过高效的投射算法实现快速求解,确保了聚类结果的稀疏结构。在人工和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算法在3个指标上都具有明显提高,特别是在极端稀疏数据上的效果更加明显。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安全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基金资助项目(No.2012AA0128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61170242)~~
【分类号】:TP393.092;TP311.13
【正文快照】: 息,消息中可以包含标签、位置等多类特征实体。同1引言时,用户通过关注构建用户关注关系,通过转发促进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微博成为人们消息快速传播。微博用户通过上述行为产生大量实体的信息分享和传播平台。为了深入理解微博平台及复杂的交互关系,因此,微博数据是多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燕燕;;非负矩阵分解及其应用探讨[J];硅谷;2011年23期
2 郝红;徐常青;张新平;;基于非负矩阵分解的航拍图像信息提取[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3 汪鹏;;非负矩阵分解:数学的奇妙力量[J];计算机教育;2004年10期
4 高宏娟;潘晨;;基于非负矩阵分解的人脸识别算法的改进[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7年11期
5 李勇智;杨静宇;;基于非负矩阵分解新的人脸识别方法[J];系统仿真学报;2008年01期
6 张永鹏;郑文超;张晓辉;;非负矩阵分解及其在图像压缩中的应用[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李芳;朱群雄;;基于矩阵变换的快速非负矩阵分解[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8 王亚芳;;邻域保持判别非负矩阵分解[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0年28期
9 高宏娟;;基于NMF改进算法的人脸识别仿真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1年12期
10 赵传敏;马小虎;;基于非负矩阵分解和支持向量机的心电图分类[J];计算机工程;2012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蒋永锴;叶东毅;;基于稀疏非负矩阵分解的自动多文摘方法[A];中国计算机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7-2009)[C];2009年
2 马帅;吴飞;杨易;邵健;;基于稀疏非负矩阵分解的图像检索[A];第七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11)论文集【oral】[C];2011年
3 蔡蕾;朱永生;;基于稀疏性非负矩阵分解和支持向量机的轴心轨迹图识别[A];2008年全国振动工程及应用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全国设备故障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杨宝;朱启兵;黄敏;;基于非负矩阵分解一稀疏表示分类的玻璃缺陷图像识别[A];第24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2年
5 朱昊;黄源水;付梦印;;基于NMF的道路识别算法在野外环境感知中的应用[A];第九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建虎;非负矩阵分解方法及其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2 蒋冀翔;基于非负矩阵分解的信息获取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3 谭青青;基于非负矩阵分解的肿瘤基因表达谱数据分析[D];安徽大学;2015年
4 项磊;基于乳腺癌计算机辅助诊断的病理图像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5 马帅;基于稀疏非负矩阵分解的图像检索[D];浙江大学;2012年
6 周丹;非负矩阵分解及其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7 易利红;非负矩阵分解及其在能力验证中的应用[D];山西大学;2013年
8 黄明明;稀疏图正则非负矩阵分解及其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9 杨轩;非负矩阵分解的两种算法[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炫盛;基于Lanczos双对角化过程的非负矩阵快速分解的初始化方法[D];厦门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682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1168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