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移动网络论文 >

即时通信软件应用于出版社馆配服务研究——以腾讯QQ群为例

发布时间:2017-11-19 22:03

  本文关键词:即时通信软件应用于出版社馆配服务研究——以腾讯QQ群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即时通信 QQ群 馆配 沟通 信息共享


【摘要】:关于图书馆与出版社信息沟通的研究有助于提升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质量和内涵。基于腾讯QQ平台出版社馆配QQ群的调研,结合图书采编工作的具体实践,揭示馆配QQ群在为图书馆提供书目信息服务、促进业界沟通、防范馆配商的不良行为等方面的具体应用。出版社通过把全国各地的图书采访人员集中到QQ群这一网络平台,不仅有效地提高了本版图书在馆配市场中的占有率,同时也促进了图书馆界业务经验的互鉴与信息资源的共享,馆社携手对馆配商的动态监管也有效地提高了专业图书的到馆率。出版社还需加强对馆配QQ群的优化,进一步实现馆社双赢。
【作者单位】: 闽江学院图书馆;
【基金】:2013年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高校图书馆与出版社多元化合作研究”(项目编号:JB13180S)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TP393.09
【正文快照】: 1引言馆配是图书销售市场中的重要板块。当前馆配图书市场最主要的发行模式是“出版社———馆配商———图书馆”,在这条产业链上,馆配商是连接上游出版社和下游终端客户的重要渠道。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作为产品及信息生产者的出版社与作为消费者的图书馆之间缺乏直接的沟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黄如花,余世英;出版社与图书馆合作的新模式[J];出版发行研究;2004年11期

2 樊普;;出版社与大学图书馆的新型关系研究[J];编辑之友;2012年07期

3 赵荣;;图书馆与中小型出版社合作共赢策略探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年09期

4 张蕾;;一种新型的中文图书采购模式——图书馆与出版社合作模式[J];图书馆建设;2005年06期

5 曾红岩;;馆配市场中图书馆地位研究[J];现代情报;2009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振恒;;对出版社直供图书馆的几点看法[J];出版发行研究;2006年03期

2 殷庆云;;图书馆的类别和职能之间的区别比较[J];大家;2011年22期

3 樊普;;出版社与大学图书馆的新型关系研究[J];编辑之友;2012年07期

4 徐红玉;;浅析图书馆外部合作[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何坚石;;数字出版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新探[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庄秀秀;;高校图书馆中文图书现货采访模式[J];晋图学刊;2007年04期

7 王俭敏;王培臣;;合作·竞争·发展——论数字时代图书馆的生存方式[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21期

8 生荽荽;;谈新时期图书馆采访工作的转变[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年02期

9 李占斌;;浅议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纸质文献与电子资源的优化配置[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年14期

10 钱丽;;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现状分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涛;改制背景下大学出版社核心竞争力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聂曼曼;新信息环境下复合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发展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2年

3 宋臣国;数字时代图书馆出版服务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4 张君成;数字化网络化时代出版社信息系统建设探析[D];北京印刷学院;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如花,余世英;出版社与图书馆合作的新模式[J];出版发行研究;2004年11期

2 王黎;;高校图书馆——大学出版社的新商机[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6年04期

3 姜曼莉;陈海;;馆社博弈——图书采购的新模式[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6年03期

4 苏广利;新世纪我国图书馆社会化的三个发展方向[J];河北科技图苑;2001年05期

5 刘晓锋;图书采购中的“出版社—图书馆”模式[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4年02期

6 林秀;;数字环境下图书馆与出版发行业的相互影响与关系整合[J];情报资料工作;2007年03期

7 杨之光;;图书馆与出版社合作的可行性分析与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7年03期

8 赵荣;;图书馆与中小型出版社合作共赢策略探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年09期

9 王云;大学图书馆中文图书采购模式的比较分析[J];图书馆建设;2003年02期

10 钟建法;“核心出版社”采购的理论和方法[J];图书馆建设;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帅;;掌中即时通, “皮咔”你的生活[J];中国新通信;2006年04期

2 风信子;;安全秘笈助你畅享即时沟通乐趣[J];互联网天地;2005年06期

3 李志宇;;Skype的挑战[J];电信技术;2006年01期

4 于翔;畅行五湖四海[J];微电脑世界;2003年18期

5 刘翔;;“统一通信”与客户价值[J];电信技术;2008年03期

6 ZDNet China;;IM将是下一代Mail——即时通信加快向企业应用渗透[J];每周电脑报;2004年32期

7 石靖宁;曾剑秋;;移动运营商进军手机即时通信市场的营销策略初探[J];现代通信;2007年Z2期

8 ;Q王马化腾 深圳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CEO[J];多媒体世界;2003年05期

9 熊廷辉;;一场没有悬念的战争[J];IT时代周刊;2003年09期

10 刘寿强,温子梅;企业即时通信系统(EIM)安全性初探[J];计算机安全;2004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凯;;建筑市场信息共享[A];科学发展——七省市第九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优秀论文集[C];2009年

2 谢金星;董杰方;;供应链管理中信息共享与协调机制的模拟研究方法[A];第四届中国青年运筹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1年

3 陈志祥;;供应链信息化与信息共享技术[A];全国先进制造技术高层论坛暨制造业自动化、信息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刘惠勤;;水土保持监测综合数据库建设的构想[A];全国第二届水土保持监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车立新;;地理信息系统在燃气集团的应用[A];《煤气与热力》杂志编辑委员会'2005燃气热力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志华;李锦明;李元光;肖永德;;海洋测绘信息化[A];中国测绘学会九届三次理事会暨2007年“信息化测绘论坛”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旭坪;郭瑞东;胡祥培;;基于控制工程的牛鞭效应建模与仿真研究[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戴阳;吴耀民;扈长茂;姜成华;王九生;;基于网格技术的救灾信息资源共享探讨[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三届灾害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6年

9 徐志刚;;发展基于网络的内河智能交通系统的探讨[A];江海直达船舶驾驶技术与安全管理论文集[C];2008年

10 杨贵根;谢嘉孟;;省级交通管理信息共享和服务平台研究[A];2007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学琦;巨头博弈即时通信 赢利模式尚待探索[N];中国电子报;2008年

2 ;即时通信:四大趋势影响深远[N];人民邮电;2006年

3 吴志鹏;如何有效监管即时通信?[N];人民邮电;2006年

4 马斌;移动即时通信 让沟通更自由[N];人民邮电;2007年

5 刘衡萍;移动即时通信日渐崛起[N];人民邮电;2007年

6 蓝阳;移动即时通信 市场前景看好[N];人民邮电;2007年

7 曾颖;欧洲手机即时通信用户数保持高速增长势头[N];人民邮电;2008年

8 吴加录;即时通信成IT安全新战场[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9 田梦;让即时通信环绕你我身边[N];计算机世界;2007年

10 林若飞;国内首个跨网即时通信软件面市[N];中国质量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国伟;政府信息共享事务分析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杨兴凯;政府组织间信息共享信任机制与测度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吕晖;供应链社会资本、信息共享及运营绩效关系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4 周雄伟;供应链信息共享激励模型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陈亮;企业内部沟通中信息传递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6 张周;信用信息共享和中国征信模式选择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7 马建国;具有内容标引的信息共享技术[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8 庄品;供应链协调控制机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9 张红宇;基于对等网的再制造信息共享及生产计划与调度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黄丽珍;供应链建模及其动力学机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晋海;即时通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暨南大学;2004年

2 左广德;基于J2ME的移动即时通信系统的设计和实现[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倪庆峰;基于集群技术的Web即时通信系统[D];云南大学;2010年

4 陈佳瑜;双边市场视角下移动即时通信行业互联互通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5 邓海燕;Web即时通信代理的研究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王伯阳;支持离线消息基于P2P-SIP的即时通信系统研究与设计[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7 魏明亮;基于RCS的即时通信系统的设计实现与验证[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8 孙书梅;基于电子白板的即时通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9 张永平;基于Jabber协议的语音通信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06年

10 范治宇;基于Web的移动P2P即时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050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12050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7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