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DN架构的IPv6过渡技术设计与实现
本文关键词:基于SDN架构的IPv6过渡技术设计与实现
【摘要】:重点研究了基于SDN的IPv6过渡技术,首次创新性地提出了在运营商网络中引入基于SDN的IPv6过渡技术的主要应用场景及实施优势、系统实现架构、关键技术及相关部署要求,该方案的提出对于运营商网络中基于SDN的IPv6过渡技术的引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单位】: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分类号】:TP393.04
【正文快照】: 1引言随着运营商IPv4地址的日益紧缺,IPv4向IPv6过渡已成为运营商的必经之路。IPv6能够从根本上解决IPv4地址不足的问题,恢复业务的端到端特性,从而保证业务的持续发展。然而,IPv4向IPv6过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由于IPv4与IPv6并不兼容,必须引入IPv6过渡技术才能实现IPv4到IPv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为融合的通信打下IP支柱——访国际IPv6论坛副主席Patrick Cocquet先生[J];电信科学;2005年05期
2 刘宗琼;;IPv6全球单播地址的分配情况统计[J];科技广场;2007年05期
3 肖长水;谢晓尧;;基于IPv6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年18期
4 李鹏;赵学军;尚玉莲;王纪凤;;IPv6安全问题浅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01期
5 黄海峰;;IPv6难解IP“痼疾” 新型分组数据网提上议程[J];通信世界;2011年02期
6 陆颖隽;熊音;;我国图书馆如何应对IPv6[J];新世纪图书馆;2011年02期
7 高静;;IPv6及其安全问题分析[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3年07期
8 楼俊青,潘雪增,平玲娣;IPv6下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的研究与设计实现[J];计算机应用;2003年09期
9 常新杰;寻找应用突破口——从几种典型业务看IPv6的技术优势[J];通讯世界;2004年03期
10 ;安奈特与天地互连共拓中国IPv6市场[J];每周电脑报;2004年4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严;王忠;;IPv6流标签几个问题的讨论[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张博;李伟华;史兴建;王文奇;;IPv6环境下的入侵检测系统模型设计[A];全国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研讨会’2004论文集[C];2004年
3 王胜开;孔宁;沈烁;;移动互联网发展及其对IPv6的影响[A];2013年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张世伟;符涛;;3G网络中引入IPv6的分析和思考[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5 李震;;IPv6测试国际认证以及最新进展[A];下一代互联网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钱福民;张海港;;浅谈下一代基于IPv6互联网的安全保护[A];第二届全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体系建设会议论文集[C];2012年
7 谢荣军;曹一家;程时杰;;嵌入式系统、IPv6与电气工程[A];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杨锋;胡捷;;IPv6技术标准最新进展[A];下一代互联网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解冲锋;孙琼;赵慧玲;;从互联网的架构演进看IPv6的发展[A];下一代互联网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李正荣;韩江洪;魏振春;;基于IPv6的P2P技术研究[A];2005年“数字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林敏;加强“产学”合作以发展IPv6业务应用[N];通信信息报;2005年
2 神州数码网络行业总监 刘辉;神州数码网络将IPv6带入校园[N];电脑商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李伟;IPv6走出业务匮乏羁绊[N];通信产业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徐勇;IPv6全面商用大潮来临[N];人民邮电;2013年
5 田学科;IPv6安全试验初战告捷[N];科技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黄舍予;IPv6,不发展是最大的不安全[N];人民邮电;2011年
7 本报记者 于贵丽;专家呼吁加快IPv6部署 规模商用存应用匮乏短板[N];通信信息报;2013年
8 北京首放;“主题投资”理念引领“IPv6”行情[N];中国证券报;2005年
9 顾卫民;IPv6实现“中国造”网络跨入万兆年[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10 阿珍;IPv4地址告急 IPv6纳入国家战略[N];电脑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关建峰;基于IPv6的移动组播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2 孙琼;下一代互联网的报文标识与查找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志腾;一个可管理的IPv6无线组播平台的实现[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2 易侃;基于IPv6标签交换体系结构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3 李建武;基于IPv6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研究和设计[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4 陈璐;基于IPv6的网络安全体系结构及认证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5 刘玉强;基于IPv6数据隧道技术的虚拟网络设计和实现[D];吉林大学;2012年
6 王迪尼;IPv6流标签机制的实现与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马李罡;一种优化的基于快速移动IPv6预先绑定协议(PB-FMIPv6)的网络层移动性管理方案[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8 冯为;基于IPv6的IP方案及路由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9 郑楠;精细化网络管理系统的IPv6数据流分类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10 千惠子;IPv6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功能扩展研究与实现[D];兰州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2531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1253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