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互联网虚拟社会发展特征与治理体系
本文关键词:中国移动互联网虚拟社会发展特征与治理体系 出处:《电子政务》2014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移动互联网 微治理 虚拟社会治理 网络治理 电子治理
【摘要】: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快速崛起并影响日深。透过纷杂表象,可见虚拟社会的强似真性加速了对实在社会的重构趋势;网络民众的"多重圈群化"导致了民意表达的复杂趋势;移动互联技术的迅猛发展加快了青年文化的兴盛趋势;炫耀心理和安全需求交织促进了信息开放与封闭的悖论性结合趋势。面对新走向,亟待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入手,通过强化规律探索,夯实虚拟社会治理基础;加强网络利用,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步伐;保障网络信息安全,增强法律监管与制度化沟通;创新管理模式,构筑"五位一体"治理体系来取得治理实效。
[Abstract]:The rapid rise of mobile Internet in China and its increasing influence. Through the complicated appearance,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strong resemblance of virtual society accelerates the reconstruction trend of real society. The "multi-circle group" of network people leads to the complex trend of public opinion expressio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bile interconnection technology speeds up the flourishing trend of youth culture; The combination of flaunting psychology and security needs promotes the paradoxical combination of information openness and closure. In the face of the new trend, it is urgent to explore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through strengthening the law. Tamp the foundation of virtual society governance; Strengthen the use of the network, accelerate the pace of e-government construction; Guarantee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strengthen legal supervision and systematization communication; Innovation management mode, build "five in one" governance system to achieve governance effectiveness.
【作者单位】: 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
【基金】:2010天津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项目“微博诉求表达与虚拟社会管理”(批准号:TJSR10-207) 2014天津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二十一世纪中国舆情的理论建构与实践应用”(批准号:14YZD—11)
【分类号】:TP393.01;TN929.5
【正文快照】: 据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月,中国手机网民的规模激增至5亿,手机上网的人占总网民的81%,成为网民规模增长的最大贡献者。[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确保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2]然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曾润喜;王国华;陈强;;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下的网络社会治理[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张沭宁;;微博问政的“多中心治理结构”与策略探讨[J];新闻界;2012年01期
3 毕宏音;;网民心理特征分析[J];社科纵横;2006年09期
4 毕宏音;;“新诉求群体”的时代影响力[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毕宏音;;影响微博信息传播的网民心理因素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建国;;制度创新:安徽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路径选择[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谢鸿飞;;现代民法中的“人”[J];北大法律评论;2000年02期
3 杨晓智;;经济发展的哲学、目标与模式——以制度经济学为研究视角[J];北方论丛;2012年01期
4 蔡立新;;比较管理研究的演化分析方法:范畴、意义及应用路径[J];比较管理;2010年01期
5 刘阳;周东立;;传统节俭美德与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的冲突与调和[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郑玉香;范秀成;;炫耀性购买行为的社会心理动因与管理启示——基于中国文化背景的多角度解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袁雷;;论体育理念对政治文化的影响——以奥运会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8 蒋湘陵;;公共信息管理在社会群体事件发生中的作用过程[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9 惠萍;;简析炫耀广告的把握尺度[J];今传媒;2010年01期
10 孙琳琳;王羽翰;;论时尚杂志对炫耀性消费的传播[J];今传媒;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锐;;从差序格局到团体互动:新浪微博空间中的知识生产与机会流动[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振宇;;法经济学方法论研究[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陈晋文;万伟伟;;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三观”建构的影响分析与对策思考[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闫引堂;;曼海姆教育社会学思想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夏晓春;;设计创意是企业品牌化发展的原动力[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6 徐菊凤;;关于旅游学科基本概念的共识性问题——兼与若干学者商榷[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徐润泽;;艺术材料美感及其效果的达成——以1990年后中国实验水墨部分实践现象为例[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8 罗云锋;;大众传媒、消费主义与“非常态的常态化”——批判理论视角的文化研究[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9 翟新倩;;大学生炫耀性消费的成因及对策探析[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郭旭;曹敏;;舟山休闲渔业发展浅析[A];2008(舟山)中国现代渔业发展暨渔业改革开放三十年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熙茹;珠江三角洲城市职业女性体育生活方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映芹;制度理性与福利公正[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富田;权力和权力博弈推动的平滑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5 王贺东;不确定性、能力与企业制度[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祥琪;我国征地补偿机制及其完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白千文;广义制度关联性视角下的转轨路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陈丰;信访制度成本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黄庐进;转型时期中国中产阶层消费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段云龙;企业持续性技术创新实现的制度结构作用机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小芳;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变迁中的制度低效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高冬梅;客家地区农村女性闲暇生活方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王翔;消费者农村超市购买行为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单海源;新制度主义视角下我国现代学校制度变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陆启瑞;上海市公园中老年人休闲体育活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邵邦;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杨迎春;观念、制度与春秋邦交模式变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王玉凤;上海房地产广告平面媒体的理想自我策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项磊;农区防护林产权制度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10 曹良韬;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体系构建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希光;;商业化社会下的媒体尴尬[J];采.写.编;2006年06期
2 邓遂;;“微博问政”热潮的冷思考——当前政务微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对外传播;2011年08期
3 曾润喜;;网络论坛的运行机制——以“家乐福事件”为例[J];电子政务;2009年Z1期
4 马凌;;“多数的暴政”与“舆论的宗教”——托克维尔的公众舆论观念[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5 盛芳;;突发事件中网络奇观的负面效应及其成因[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年05期
6 安云初;;刍论网络政治参与对执政安全的负面影响[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任孟山;朱振明;;试论伊朗“Twitter革命”中社会媒体的政治传播功能[J];国际新闻界;2009年09期
8 徐晓林,周立新;数字治理在城市政府善治中的体系构建[J];管理世界;2004年11期
9 揭萍;熊美保;;网络群体性事件及其防范[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9期
10 季明;李舒;郭奔胜;;网络意见领袖“显性化”[J];w,
本文编号:13639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1363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