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移动网络论文 >

ADN:地址驱动的网络体系结构

发布时间:2018-01-04 02:07

  本文关键词:ADN:地址驱动的网络体系结构 出处:《计算机学报》2016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地址驱动网络 真实IP地址 二维路由 动态IP 下一代互联网 互联网体系结构


【摘要】:以TCP/IP架构为基础的互联网,在可扩展性、高效性、安全性和灵活性等诸多方面面临着重大挑战.究其根源是因为在现有的大部分解决方案下,IP地址的多重属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和应用.文中提出了一种以地址为驱动的网络体系结构ADN(Address Driven Network).ADN的核心思想是以IP地址的创新管理和使用方法为驱动,充分利用IP地址的多重属性,包括长度属性、逻辑属性、拓扑属性、时间属性、空间属性、所有者属性等,来解决当前互联网面临的规模扩展、平滑移动、安全可信、服务质量、网络虚拟化等问题.ADN在IP地址多重属性得到应用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多种技术或应用,包括真实IP地址、二维路由、动态IP等.其中,二维路由将IP报文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一齐作为路由的依据,在保持纯IP路由的前提下能够完成许多现有扩展协议在牺牲一定性能和可管理性的基础上才能够完成的复杂路由;真实IP地址和动态IP则分别对报文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的真实有效性进行验证,防止恶意终端通过伪造源地址的方式发起规避追踪的网络攻击,或者对其他终端发起未得到授权的访问.
[Abstract]:The Internet , based on TCP / IP architecture , is faced with significant challenges in scalability , efficiency , security and flexibility . The root cause is that under most of the existing solutions , the multiple attributes of IP address are not fully embodied and applied . A network architecture ADN ( Address Driven Network ) driven by address is presented . The core idea of ADN is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scale extension , smooth movement , security credibility , quality of service , network virtualization , etc .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清华大学网络科学与网络空间研究院;
【基金】:国家“八六三”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基金(SS2015AA010203) 国家发改委CNGI课题(CNGI-12-03-001)资助
【分类号】:TP393.08
【正文快照】: 1 引 言1.1 IP协议与IP地址TCP/IP架构被广泛认为是互联网(Internet)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原因所在.作为协调无限的用户需求和有限的网络资源之间的矛盾的传输协议,TCP协议通过其拥塞控制机制实现了全网效率与用户公平性之间的有效折衷.作为无连接的分组交换协议,IP协议不但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咏;;移动自组网地址配置问题的研究[J];信息技术;2006年10期

2 裴志利,邱晓丹,张智丰;对动态IP地址进行捕获和应用的一般方法[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3 风帆;;交换机的FDB地址[J];网络与信息;2009年06期

4 杜振华;齐建东;解冲锋;吴燕;;下一代互联网IPv6客户业务地址的研究[J];计算机应用;2009年S1期

5 蒋友;罗惠琼;;二层交换机中MAC地址的学习、查找和老化方法[J];软件导刊;2005年20期

6 刘化召;;IBSS地址标准化实现策略[J];电信技术;2007年07期

7 喻勇;;地址与资源匹配模式的探讨[J];江苏通信;2010年06期

8 虞军伟;浅谈IPv6地址的无状态自动发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5年24期

9 ;MSN中的错误地址如何删除?[J];计算机与网络;2007年14期

10 靳慧云,谭建伟,苏博;互联网中IP地址的追查和确认[J];警察技术;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李莉;朱秀丽;朱雪征;;地址与地址标准化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宗宏亮;;信息产业部ICP/IP地址信息备案管理系统应用分析[A];通信发展战略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秀清;于祯;;应用DSP的扩展地址处理中断的方法[A];第二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孙琼;解冲锋;冯明;;下一代互联网轻量级过渡技术及应用[A];下一代互联网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安宁;;IP地址盗用接口的快速定位模型[A];河南省通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于淼;吕雅娟;苏劲松;李贤华;;规则和统计相结合的中文地址翻译方法[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9-2011)[C];2011年

7 周佳庆;李晓燕;陈珂;胡天磊;陈刚;;一种自学习的中文地址判重算法[A];第二十五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曦;帮你了解邮政基础地址库[N];中国邮政报;2004年

2 ;常德局地址库喜迎第一单[N];中国邮政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王翌;“团购”IPv6[N];计算机世界;2004年

4 ;互联网IP地址备案管理办法[N];人民邮电;2005年

5 河北 吴培森;巧取IP地址信息[N];电脑报;2003年

6 安徽 高飞;网络沟通的桥梁[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7 小渔;MSN中的错误地址如何删除[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8 汪敏;谈IP地址自动修改的 功能移植[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9 汉风唐韵;用MAC地址拴住“你”[N];电脑报;2005年

10 郑木昌;如何提高名址匹配率[N];中国邮政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屠晓;英文地址图像识别与翻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边浩江;ARP欺骗的侦测及防御方法的研究与实现[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窦凤虎;移动网络数据资源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3 汪禺;杭州下沙公安分局入户访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李震宇;IPv6技术应用及Windows平台下的通信测试[D];西安工业大学;2012年

5 胡阳;向量网标识体系研究与设计[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6 姚心宇;中文地址识别系统中的地址表达与匹配[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李卫娜;IPv6节点地址的分配模式研究与管理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陈鹏;BSS标准地址系统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3年

9 简荣杰;基于统计学方法的地址标准化模型的建立[D];云南大学;2015年

10 钟玲;基于字典驱动的小样本中文邮政地址识别[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765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13765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0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