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移动网络论文 >

基于节点兴趣的P2P网络搜索策略

发布时间:2018-01-26 15:54

  本文关键词: 聚类算法 节点兴趣 非结构化 网络拓扑 搜索机制 出处:《计算机仿真》2013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针对P2P网络缺乏有效信息搜索机制的问题,结合对已有的基于k-高频词兴趣相关度搜索路由算法的研究,提出一种采用k-高频集合的搜索路由算法,节点兴趣由节点所共享的资源主题的k-高频集合向量描述,同时引入知网的词汇语义相似度计算对特征项进行语义扩充,建立语义词汇集合,然后使用词汇集合代替词汇作为特征,最后采用词汇集合的余弦算法对搜索结果进行聚类,来获取相似的兴趣节点,使得节点能找到更多的资源。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已有的搜索路由算法,改进算法能有效提高聚类结果的准确率。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lack of effective information search mechanism in P2P networks, a search routing algorithm based on khigh-frequency set is proposed, which is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the existing search routing algorithms based on interest correlation of khigh-frequency words. The interest of nodes is described by the k- high frequency set vector of the resource topics shared by nodes. At the same time, the semantic similarity calculation of the knowledge network is introduced to expand the semantic feature items and establish the semantic lexical set. Then the vocabulary set is used instead of the vocabulary as the feature. Finally, the cosine algorithm of the vocabulary set is used to cluster the search results to obtain similar interest node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roved algorithm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clustering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search routing algorithms.
【作者单位】: 新疆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分类号】:TP393.02
【正文快照】: 1引言P2P是英文Peer-to-Peer(对等)的简称,又被称为“点对点”。P2P系统中的节点既作为客户端发出请求,也作为服务器端提供服务,消除了传统C/S模式中的单点失败和性能瓶颈问题,具有更好的容错性和可靠性。P2P系统结构以及搜索算法已成为当前分布式系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浩然,吴镇德,王杰华,马范援;基于分布式聚类的Peer-to-Peer路由算法[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5年09期

2 赵新慧;冯锡炜;石元博;;基于兴趣域中心节点的P2P网络拓扑[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21期

3 李博;易东云;赵城利;;事件挖掘综述[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0年11期

4 贺超波;陈启买;;快速语义Web服务发现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0年12期

5 张涛;;基于浏览历史的用户兴趣提取模型[J];软件导刊;2009年06期

6 阎春霖;张延园;;基于用户标签的社区发现方法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06期

7 张涛;邓军;;现代远程教育个性化Web挖掘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年05期

8 唐九阳;李榴;汤大权;肖卫东;;P2P入网机制研究[J];计算机科学;2009年05期

9 戴长华;张昊;;一种快速构建CAN网络拓扑算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年03期

10 陈万勇;余日泰;万健;;基于余弦相似度分组的P2P搜索机制[J];计算机工程;200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誉;方滨兴;胡铭曾;;Internet路由器级拓扑测量的一种完备目标选择方法[A];全国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研讨会'2005论文集(下册)[C];2005年

2 王健;刘衍珩;徐沛娟;魏达;田大新;;Internet相继故障分析与控制[A];2006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蔡隽;童峥嵘;;浅谈僵尸网络及其检测方案的研究[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郑倩冰;朱培栋;朱政坚;;基于在线社会网络的信息存储与搜索机制研究[A];2010年第16届全国信息存储技术大会(IST2010)论文集[C];2010年

5 高学东;周磊;;Web点击流数据聚类算法[A];全国第十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徐陈锋;奚宏生;江琦;殷保群;;一类分层非结构化P2P系统的随机优化[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刘建伟;于守健;乐嘉锦;;基于分裂-凝聚的Web新闻主题聚类算法[A];第二十二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5年

8 杜韦;唐明靖;刘琳;姚绍文;;基于BGP的层次化P2P网络模型[A];第一届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彭俊杰;卢正鼎;李瑞轩;;一种改进的非结构化P2P网络搜索方法[A];2006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6年

10 杨小涛;邓苏;黄宏斌;;一种基于访问频率的非结构化P2P复制策略[A];2008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罗庆超;Enterprise Vault之火何时燎原[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2 ;SAP推出新一代管理软件技术平台SAP NetWeaver[N];中国保险报;2005年

3 ;论传统堆叠与集群堆叠(三)[N];中国财经报;2003年

4 中科院计算所 罗杰文;P2P网络的拓扑结构[N];计算机世界;2006年

5 中科院计算所 罗杰文;P2P搜索技术研究与挑战[N];计算机世界;2006年

6 ;应对OSS发展挑战[N];通信产业报;2004年

7 刘丽丽;构建开放型校园网[N];计算机世界;2006年

8 海量智能计算技术研究中心 霍刚;新兴技术为互联网加速[N];计算机世界;2007年

9 中国联通临沂分公司信息系统部 庄甲升;轻轻松松做网管[N];计算机世界;2002年

10 朱超军;警惕网络环路[N];电脑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文明;基于局部网络信息的贪婪式P2P资源定位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2 王铁军;非结构化对等网络资源定位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王建荣;对等网络中的查询搜索机制与信任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4 朱桂明;非结构化对等网络资源定位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5 张珂;面向服务发现应用的非结构化覆盖网络建模与分析[D];清华大学;2009年

6 陈珊珊;非结构化P2P网络信任模型及激励机制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1年

7 姜义;网络敏感的对等网络覆盖网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孙晓;基于流言机制的自组织Overlay组播拓扑优化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9 韦冬;对等网络文件共享系统中的信誉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10 王平;非结构化对等网络中的信任机制及搜索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国超;基于节点兴趣的非结构化P2P网络的搜索机制[D];新疆大学;2013年

2 张珠玉;聚类算法及其在日志数据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田野;基于复杂网络聚类算法的互联网内容分发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王忠强;基于K-medoids聚类算法Web信息集成方法的研究与实现[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5 买买提依明·哈斯木;基于后缀树的维吾尔文网页聚类算法的设计与实现[D];新疆大学;2011年

6 洪亮;SMBSDD:一种改进的非结构化P2P网络搜索机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杨玲贤;基于Ontology的非结构化信息访问机制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4年

8 崔月婷;基于分类算法与聚类算法流量识别系统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9 李肖娜;基于蚁群算法的非结构化P2P网络资源搜索机制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10 阳建平;聚类算法在入侵检测中的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660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14660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d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