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移动网络论文 >

多路径网络中联合拥塞控制和流量工程的优化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24 22:03

  本文关键词: 网络效用最大化 拥塞控制 流量工程 跨层优化 对偶分解 出处:《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3年2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当前的因特网已经演变成为巨大的、复杂的系统,它由各种各样的终端用户、传输线路以及众多的路由器连接而成,承载运营着各种各样的应用,需要多种流量管理的方法才能保证它的健康运行.在网络效用最大化的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多路径网络联合拥塞控制和流量工程的跨层优化模型,基于拉格朗日对偶分解得到了分布式的求解方法,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收敛性,说明了算法可以有效优化网络的资源利用率.
[Abstract]:The current Internet has evolved into a huge, complex system that is connected by a variety of end users, transmission lines and routers, carrying a variety of applications. Multiple traffic management methods are needed to ensure its healthy operation. Based on the model of maximization of network utility, the multi-path network joint congestion control and cross-layer optimization model of traffic engineering are studied. A distributed solution method based on Lagrange dual decomposition is obtain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verify the convergence of the algorithm and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can effectively optimize the resource utilization of the network.
【作者单位】: 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H02B01) 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2CB315901,2012CB315905) 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1AA01A103)
【分类号】:TP393.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翁惠玉,李yN;基于MPLS流量工程的拥塞控制机制[J];通信技术;2003年02期

2 刘军,雷振明;以太网流量工程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年15期

3 黄河,李伟琴,孙冠英,张辉;MPLS流量工程体系结构优化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4 程念陵,文康珍;基于流量工程的网络性能实时监测系统[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3年01期

5 何飞,李健,有悦;基于流量工程的网络性能监测和控制系统[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1年16期

6 冯小芳,徐名海,谢文珂;基于MPLS的Internet流量工程研究[J];现代有线传输;2003年04期

7 安德智,李文;MPLS中流量工程的应用[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4年06期

8 彭茂玲;陈善雄;;基于MPLS下的流量工程及技术[J];农业网络信息;2006年11期

9 边涛;郭放;石金华;;流量工程在MPLS VPN中的实现及其应用研究[J];微型电脑应用;2009年03期

10 严伟荣,蔡士杰;网络平滑算法在流量工程中的应用[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4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妍;夏利;赵娟;王光兴;;基于公平性的主动队列管理策略研究[A];200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2 程杰;;基于移动Agent的网络拥塞控制机制的设计[A];山东省计算机学会2005年信息技术与信息化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5年

3 项炎平;易建强;赵冬斌;文庭永;;高速网络TCP拥塞控制研究进展[A];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陈晶;苏小丽;郑明春;孟强;;TCP拥塞控制策略的研究与改进[A];开创新世纪的通信技术——第七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卢洁;张淑清;应启戛;;几种网络拥塞控制算法比较分析[A];第七届工业仪表与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卢良进;万健;徐向华;;TFRC协议在P2P流媒体分发中的应用[A];浙江省电子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赵甫哲;赵尔敦;;基于李亚普诺夫函数的FAST TCP稳定性分析[A];2006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何凌;井元伟;;网络拥塞控制对偶算法的稳定性[A];200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金镝;王晓川;金士尧;;基于模糊理论的网络系统拥塞控制研究[A];第一届建立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5)论文集[C];2005年

10 金镝;王晓川;金士尧;;基于模糊理论的网络系统拥塞控制算法[A];第一届建立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5)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N];人民邮电;2000年

2 ;让网络更通畅[N];计算机世界;2002年

3 中国电信集团北京研究院 胡捷;TE实战进阶[N];网络世界;2004年

4 清华大学 程鹏 林闯 戴琼海 吴秋峰;组播中的拥塞控制[N];计算机世界;2001年

5 胡捷;TE的两种布局[N];网络世界;2004年

6 ;ITU的VPN标准进展[N];人民邮电;2001年

7 赵洪建;宽带城域网的管理[N];网络世界;2001年

8 林闯 罗万明;IP拥塞控制策略[N];计算机世界;2001年

9 刘述 本报记者 伊佳;技术为王:CN2采用的关键技术盘点[N];通信产业报;2004年

10 吴国纲 许纯;七种IP拥塞控制算法需改进[N];计算机世界;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詹振球;互联网拥塞控制系统稳定性及非线性动力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2 刘玉良;互联网拥塞控制系统的非线性稳定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3 刘拥民;下一代Internet拥塞控制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何凌;TCP/IP网络拥塞控制若干问题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5 彭立宏;高速网络显式拥塞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6 彭立宏;高速网络显式拥塞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7 张楠楠;基于滑模控制理论的若干网络拥塞控制算法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8 王彬;TCP/IP网络拥塞控制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9 李鑫;基于强化学习理论的网络拥塞控制算法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10 章淼;互联网端到端拥塞控制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玲玉;Internet中端到端拥塞控制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2年

2 范虹;基于路由器的多业务网络资源分配拥塞控制的研究及实现[D];河北工业大学;2003年

3 屈卫兰;组播拥塞控制中相关问题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4 尹敏;基于组播的拥塞控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熊乃学;多对多的组播拥塞控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卫星;FAST TCP拥塞控制公平性改进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王静华;基于MPLS的流量工程与QoS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8 张军;基于流量优化控制的TCP/IP拥塞控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周效宁;基于主动网络的拥塞控制策略[D];湖南大学;2005年

10 陈晶;网络拥塞控制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5318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15318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8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