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移动网络论文 >

基于改进的CHC遗传的可信服务组合方法(英文)

发布时间:2018-02-24 23:31

  本文关键词: QoS service trust model CHC genetic algorithm trustworthy service composition 出处:《中国通信》2013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Trustworthy service composition i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task when service composition becomes infeasible or even fails in an environment which is open,autonomic,uncertain and deceptive.This paper presents a trustworthy service composition method based on an improved Cross generation elitist selection,Heterogeneous recombination,Catacly-smic mutation(CHC) Trustworthy Service Composition Method(CHC-TSCM) genetic algorithm.CHCTSCM firstly obtains the total trust degree of the individual service using a trust degree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model proposed in previous research.Trust combination and computation then are performed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al relation of the composite service.Finally,the optimal trustworthy service composition is acquired by the improved CHC genetic algorithm.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CHC-TSCM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trustworthy service composition problem.Comparing with GODSS and TOCSS,this new method has several advantages:1) a higher service composition successrate;2) a smaller decline trend of the service composition success-rate,and 3) enhanced stability.
[Abstract]:Trustworthy service composition i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task when service composition becomes infeasible or even fails in an environment which is open,autonomic,uncertain and deceptive.This paper presents a trustworthy service composition method based on an improved Cross generation elitist selection,Heterogeneous recombination,Catacly-smic mutation(CHC) Trustworthy Service Composition Method(CHC-TSCM) genetic algorithm.CHCTSCM firstly obtains the total trust degree of the individual service using a trust degree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model proposed in previous research.Trust combination and computation then are performed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al relation of the composite service.Finally,the optimal trustworthy service composition is acquired by the improved CHC genetic algorithm.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CHC-TSCM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trustworthy service composition problem.Comparing with GODSS and TOCSS,this new method has several advantages:1) a higher service composition successrate;2) a smaller decline trend of the service composition success-rate,and 3) enhanced stability.
【作者单位】: Key
【基金】: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under Grants No.61272063,No.61300129,No.61273216,No.61202048,No.61100054 the Excellent Youth Foundation of Hunan Scientific Committee under Grant No.11JJ1011 the Hunan Provinci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under Grant No.12JJB009 Scientific Research Fund of Hunan Provincial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China under Grants No.09K085,No.12K105 the Zhejiang Provinci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under Grant No.LQ12F02011
【分类号】:TP393.0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龙昌;张成文;;混合QoS聚类的服务组合[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2 向朝参;田畅;赵文栋;聂景楠;;语义Web服务的非功能性匹配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2年01期

3 金宝轩;;基于Petri网的地理信息服务组合模型研究[J];测绘科学;2010年03期

4 郑向宏;李院春;李增智;;支持语境约束的语用Web服务组合模型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S3期

5 李发英;陆武魁;;Web服务匹配系统中的语义描述[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年18期

6 章才能;陆武魁;李发英;;语义Web服务匹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年27期

7 张同光;石庆民;张龙昌;苏红亮;;复杂上下文感知的组合服务选择框架[J];电信科学;2011年08期

8 林婧;;基于Petri网和概念格的服务发现与组合[J];电子商务;2011年07期

9 熊鹏程;范玉顺;;一种基于Petri网的网络服务兼容性分析方法[J];高技术通讯;2008年09期

10 叶恒舟;罗晓娟;牛秦洲;;基于归约图的Web服务自动组合[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熊鹏程;范玉顺;;一种自动选择网络服务的UDDI扩展模型[A];企业应用集成系统与技术学术研究会论文集[C];2006年

2 隋琪;王海洋;;一种基于数据仓库的服务评估方法[A];第二十二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5年

3 初佃辉;尉爱平;徐晓飞;王忠杰;;面向陆海联运的服务选择组合优化模型及算法[A];山东计算机学会2013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洪江;基于用户需求的Web服务组合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尚广;基于QoS度量的Web服务选择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3 祝希路;基于QoS的可信Web服务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4 周航;基于质量有色Petri网的Web组合服务建模与冲突、冲撞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5 陈建辉;基于脑信息学的数据脑建模及其应用[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6 肖芳雄;面向QoS的Web服务组合建模和验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7 陈志勇;面向模糊请求的服务组合关键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吴健;基于Web服务的网络化产品配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9 余强;网络化协同制造平台NCMPws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2006年

10 胡海涛;支持业务级、大粒度服务组合的知识管理与主动推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仲凯;大粒度服务组合验证工具的设计与实现[D];浙江大学;2011年

2 刘阳;系统集成中基于联邦的Agent包装模型的研究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柴雪霞;基于强化学习的Web服务组合优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4 刘文静;连续时间统一MAXQ算法及其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5 朱青;迁移工作流中基于本体的服务组合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吴玲娟;基于OWL-S和HTN的语义Web服务组合技术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0年

7 曾慧清;基于ASM的普适服务动态组合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8 文家增;基于工作流模板的服务组合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9 余银山;SaaS模式下的个性化决策服务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10 禹睿博;SOA网格中间件的任务调度模块的研发与维护[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帆;邓少锋;张文政;;安全协议的规范化设计[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1年18期

2 周加法;李益发;;一种基于身份的离线支付方案[J];微计算机信息;2005年26期

3 张波;李涛;;基于IPv6协议的网络安全改进与分析[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朱勇强;;IDS中的BM算法及改进[J];科技资讯;2007年27期

5 秦海峰;许南山;山岚;;超级节点方式的搜索引擎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8年08期

6 黄赛平;许明;;验证码的识别与改进[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9年02期

7 邢昌元;;改进MAC多安全策略组合方法的设计[J];考试周刊;2009年38期

8 丘冠英;网络流问题的二个注释及有关算法的改进[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9 万亮;;谈计算机网络中IP拥塞控制算法以及改进[J];科技资讯;2006年36期

10 刘少明;;高速环境下TCP reno的一个改进[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兰静;;移动IPv6综述[A];内蒙古通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张熙;谷利泽;李忠献;;基于USBKEY的Kerberos认证协议的研究与实现[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张峰;陈欣;刘淑霞;;一种以用户为中心、人可参与的服务组合方法[A];CCF NCSC 2011——第二届中国计算机学会服务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黄胜;彭敦陆;王晓玲;周傲英;;基于与或树搜索的快速Web服务组合方法[A];第二十二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研究报告篇)[C];2005年

5 周相兵;马洪江;杨兴江;;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语义Web服务组合模型研究[A];2009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6 成睿星;苏森;杨放春;;使用范例推理的服务组合方法研究[A];2006年全国通信软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仲晶;黄志球;;面向服务质量的Web服务选择方法:研究综述[A];2008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三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8年

8 闫志刚;胡海涛;;基于语义的Web服务动态组合框架的研究[A];2010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李琦;夏阳;束长军;王磊;;一种基于与或关系的Web服务组合算法研究[A];2010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张艳梅;;基于Petri网的web服务动态组合方法[A];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林;基于可信评估的服务组合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2 张小云;云计算环境中可信服务模型及其关键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3 龙军;基于信任感知与演化的服务组合关键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余鹏飞;可信移动计算环境体系结构及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常光辉;大规模分布式可信监控系统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6 李俊;服务网络中服务协同的可信机制与算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肖跃雷;可信网络连接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8 彭维平;基于可信平台的数据泄漏防护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9 张晓琴;网络计算系统的可信监测及信任模型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10 桂春梅;虚拟计算环境下信誉机制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宏涛;分级移动IPv6的改进与实现[D];兰州理工大学;2006年

2 潘迪宏;基于D-S证据理论的可信组合服务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3 谢武锋;基于本体的可信Web服务组合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4 张君;普适环境下基于QoS的服务选择和组合的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宋涛;网络环境下服务可信建模与方法的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1年

6 原亚东;可信电子商务体系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7 陈建勋;可信终端接入认证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8 朱峰;可信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符湘萍;可信接入过程中认证与授权模型的设计及应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叶杰铭;基于802.1X协议扩展的可信网络接入原型系统[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321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15321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2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