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移动网络论文 >

二维IP时间隐通道的构建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0 00:13

  本文选题:IP时间隐通道 切入点:二维 出处:《系统仿真学报》2013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基于IP数据包传输间隔时间变化通信的IP时间隐通道具有较好的隐蔽性,但它易受网络延迟与时延抖动的干扰,且带宽较低。而基于数据包标识号传输顺序变化通信的IP时间隐通道,易受网络中路由选择等因素的干扰,又因为统计数据显示只有0.1%至3%的IP数据包在网络传输过程中会出现错序现象,这决定它可使用的带宽十分有限。在研究上述两类不同类型IP时间隐通道的基础上,提出二维IP时间隐通道的概念,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均表明,二维IP时间隐通道融合了两类不同IP时间隐通道的优点,具有隐蔽性高、鲁棒性好,以及相对较高的带宽。
[Abstract]:The IP time hidden channel based on the time change of IP packet transmission interval has better concealment, but it is vulnerable to network delay and delay jitter. And the bandwidth is low. However, the IP time hidden channel, which is based on the transmission sequence of packet identification number, is vulnerable to the interference of network routing and other factors. And because the statistical data show that only 0.1% to 3% IP packets will be out of order in the course of network transmission, which determines that the bandwidth it can use is very limited.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two types of IP time hidden channels mentioned above, The concept of two-dimensional IP time hidden channel is proposed.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show that the two-dimensional IP time hidden channel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two kinds of different IP time hidden channels, and has high concealment, good robustness and relatively high bandwidth.
【作者单位】: 江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通信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003288)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0192)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93227110005)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1631170006)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计划(07KJB520016) 江苏大学高级人才项目(07JDG053)
【分类号】:TP393.0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钱玉文;赵邦信;孔建寿;王执铨;;一种基于Web的可靠网络隐蔽时间信道的研究[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钱玉文;宋华菊;孔建寿;朱晓妹;;一种基于网络隐蔽时间信道的网络指纹模型研究[J];兵工学报;2012年01期

2 牛小鹏;李清宝;王炜;;一种基于扩频编码的可靠网络隐蔽信道设计方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3年04期

3 王昌达;管星星;李志国;薄兆军;;一种新型可靠网络隐蔽信道的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2年07期

4 廖晓锋;邱桂华;;一种基于Web访问模型的网络隐蔽通道[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3年02期

5 钱玉文;宋华菊;赵邦信;张彤芳;郝劲松;;基于校正熵的网络行为隐蔽信道的检测算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3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程浩;基于密度聚类的时间式网络隐信道设计与检测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2 吴小进;网络隐蔽信道检测技术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3 文明;网络隐蔽时间信道及其干扰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孙星明;黄华军;王保卫;孙光;黄俊伟;;一种基于等价标记的网页信息隐藏算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7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耀昌;新型高带宽低延迟网络——GSN[J];微电脑世界;1999年41期

2 吴伯凡;带宽——通向数字时代的唯一通道[J];微电脑世界;1998年02期

3 Liza Henderson ,Beth Gage ,李学明;充分利用WAN的带宽[J];今日电子;1996年06期

4 周涛;用好你的网络带宽[J];通信世界;1999年08期

5 ;China Net带宽将提高16倍[J];电讯技术;2001年01期

6 黄小波;企业网络带宽管理[J];计算机与网络;2004年19期

7 李楠;让带宽物尽其用——联想天工网络带宽管理技术综述[J];计算机与网络;2003年24期

8 ;联想天工网络带宽管理系统[J];信息网络安全;2004年01期

9 PAULKISH;温度对布线系统中的带宽所产生的影响[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0年03期

10 李国瑞,马少武,包建军;互联网骨干带宽测算模型研究[J];电信建设;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洪勇;王福生;;基于带宽的Internet网络模型[A];200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金建明;;温州报业集团网络及安全系统改造特点与创新浅析[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8年

3 王慧;孙志刚;汤庆新;王东;;面向流媒体传输的带宽和时延限制的QoS路由选择算法[A];2011年全国通信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齐法制;寿学俭;王彦明;;广域网络性能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董玉亮;;ADSL宽带互联信息网技术[A];第十八届中国(天津)’2004IT、网络、信息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创新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陶九阳;魏祥麟;张东戈;刘浩;;基于间接互惠的P2P激励机制研究[A];2009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7 李超;侯光明;;网格计算系统中的几种常见动态副本策略及其比较[A];全国第九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李陶深;陈松乔;陈燕;陈建二;冯凌凌;;一种满足带宽和时延约束的选播QoS路由算法[A];2006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6年

9 赵竞;余宏亮;张X;郑纬民;;广域网分布式哈希表存储副本可靠性的维护[A];全国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10 余晟;;无线局域网中MAC层阻塞攻击分析[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四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测试工程师 荣钰;设计网络换脑筋[N];网络世界;2005年

2 ;带宽不够时怎样做远程实时备份?[N];计算机世界;2003年

3 城域以太网论坛总裁 Nan Chen;以太网扩张——深究下一代广域网标准[N];网络世界;2003年

4 暄;思达网络 QoS管理优化带宽[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5 江苏 周苏豫;BT可以,,不能过分[N];电脑报;2005年

6 陈翔;适应中小企业带宽要求[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胡英;想偷带宽?没门![N];计算机世界;2003年

8 北京 吕森林;共享宽带Vs独享带宽[N];电脑报;2002年

9 ;TP-Link以带宽为重点[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10 ;带宽解决温饱 何以“小康”[N];网络世界;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永晖;基于用户行为的下一代移动互联网络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刘正蓝;Internet QoS中带宽共享的公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3 胡迎松;对等网络流媒体组播模型和算法优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刘湘辉;IP网络带宽测量的模型与算法的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5 邵华钢;IP网络QoS及其可扩展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6 李世畅;面向服务质量的网络拥塞控制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7 李昕;互联网实时流媒体传输关键技术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8 汪海鹰;SUPANET的U平台资源管理及面向QoS的组播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9 吴家皋;覆盖网络多播路由协议及算法的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10 周春月;虚拟专用网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广林;因特网主要性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与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2 张小恒;服务Overlay网络资源管理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岳玲玉;服务覆盖网基于SUE的带宽提供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蒋蔚;基于PBB/PBT技术的城域以太网互通性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5 方琳;基于IEEE Wireless MAN QoS框架算法的研究与仿真[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陈华;异构环境下基于网的P2P直播流媒体技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7 吴清;基于主动队列管理的拥塞控制算法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8年

8 梁恒洲;基于WiMAX的MAC层QoS保证机制及带宽调度算法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1年

9 张伟栋;关于拥塞控制受环境影响的鲁棒性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10 黄建刚;简捷式EOS系统设计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5909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15909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5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