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多用户的服务选择方法研究
本文选题:服务选择 切入点:多用户需求 出处:《南京邮电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伴随着服务发布与部署的日益便捷,多个用户同时请求功能属性相同的服务现象越来越普遍。在面向多用户请求的服务选择中,常常会出现同一服务资源被多个用户同时使用,而其他资源被闲置的现象。候选服务数量的增加导致服务选择效率较低。与此同时,由于缺乏专业的知识,大多数用户无法精确地表达用户的需求。本文针对以上的问题展开深入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从用户角度出发提出基于区间数距离的服务选择方法:首先,使用区间数帮助用户更好地表达用户需求。其次,采用层次聚类方法为用户需求进行分组从而减小用户需求的数量。在此基础上根据用户需求与服务之间的匹配度为每个用户选择一个合适的服务。最后,通过实例对比和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2)从服务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系数的双向服务选择方法:该方法首先引入服务稳定性概念,通过计算与更新QoS的离散系数动态地剔除掉稳定性较低的候选服务。然后提出了一种双向服务选择方法,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避免服务过载。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3)基于以上的理论研究成果,设计并开发了服务推荐原型系统和餐饮服务选择应用示范。服务推荐原型系统的设计遵循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功能实现等流程。餐饮服务选择应用示范完成需求聚类、服务过滤、服务选择等功能模块。原型系统和应用示范验证了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展现了多用户服务选择技术理论成果在实际场景下的应用效果。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convenience of service publishing and deployment, it is more and more common for multiple users to request the same function attributes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service selection for multi-user requests, the same service resources are often used by multiple users simultaneously. Th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candidate services leads to low efficiency in service selection. At the same time, due to a lack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Most users are unable to express their needs accurately. In this paper, the above problems are studied in depth. The main work is as follows: 1) A service selection method based on interval number distance is proposed from the user's point of view: first of all, Use interval numbers to help users better express their needs. Second, The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method is used to group the user requirements so as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user requirements. On this basis, a suitable service is selected for each user according to the matching degree between the user demand and the service. Finally,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2)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ervice, a bidirectional service selection method based on discrete coefficients is proposed. Firstly, the concept of service stability is introduced in this method. By calculating and updating the discrete coefficients of QoS, the candidate services with low stability are dynamically eliminated. Then, a bidirectional service selection method is proposed to better meet the needs of users and avoid service overload.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are verified by simulation experiments. 3) based on the above theoretical research results, Service recommendation prototype system and catering service selection application demonstration are designed and developed. The design of service recommendation prototype system follows requirements analysis, summary design, detailed design, Function realization and so on. The application demonstration of catering service selection completes the functional modules such as demand clustering, service filtering, service selection, etc. The prototype system and application demonstration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he multi-user service selection theory in the actual situation is presented.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P393.0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恩昌;张冬英;;多用户联合检测算法研究[J];空间电子技术;2007年04期
2 李川;刘伟;陈睿;黄鹏宇;周利华;;多用户MIMO系统上行检测算法[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3 朱义君;陈晋央;李瑛;田忠骏;;多用户协作和中继的性能分析与比较[J];通信技术;2011年01期
4 于利;;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多用户检测技术研究[J];信息通信;2012年04期
5 於志文,谷建华,张勇,周兴社;一种面向多用户的电视节目推荐生成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年32期
6 宛新文,陈春南,胡艳军;光码分多址系统及其多用户干扰[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7 蔡卓恒;李卫华;;多用户协作的可拓方法[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8 张爱萍,罗汉文,王豪行;Turbo编码DS/CDMA系统中的迭代多用户接收器[J];通信学报;2002年10期
9 黄富革;沈云;;多用户共用同一计算机的安全设置[J];福建电脑;2007年10期
10 姚昱,张永辉,董占球;Terminal Server与支持多用户[J];微计算机信息;199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洪燕;李明;;高科技环境下的用户需求与服务创新[A];2011年全国医院情报图书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尹雪聪;;基于用户需求的图书馆移动服务研究[A];创新服务方式,,加强智库建设——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社会分会场论文集[C];2012年
3 陈云珠;;信息技术发展环境下的用户需求与服务创新[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汪一鸣;周刘蕾;朱洪波;;UWB无线多用户接收系统性能分析[A];现代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进展——2003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黄少敏;;信息技术发展环境下的用户需求与服务创新[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叶水泉;;冰储冷空调发展综述[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7 李征;;高校图书馆用户需求与服务创新探析[A];西北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创新与发展[C];2012年
8 焦党育;;客观面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用户需求[A];全国火电大机组(600MW级)竞赛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9 朱学立;陈瑞保;吴继臣;曾涛;李效广;;全面解决MapGIS多用户版只能在同一网段网络环境下运行的难题[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8年卷(下册)[C];2008年
10 罗仙云;王春霞;兰少阳;;网络环境下防疫站图书馆用户需求变化与服务拓展[A];山东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尚启庄 见习记者 张晶;找准用户需求 精耕细分市场[N];中华工商时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滑明飞;可穿戴设备困境:用户需求与商业化“两道坎”[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
3 李志国;功能创新应用为先[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4 尹永生 邢丽娟;一汽各项经济指标破纪录[N];吉林日报;2002年
5 王沛霖;用户需求,还是厂商需求?[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6 电脑商报记者 凡妮;恒信国通:让了解用户需求成为企业DNA[N];电脑商报;2009年
7 剑桥大学嘉治商学院企业战略与营销系讲师 尹一丁;创新者缘何被颠覆?[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8 罗清启;现有电商模式将被颠覆[N];中华合作时报;2014年
9 记者 叶青 通讯员 粤科宣 张馨梦;有了“痛点”,才有用户需求[N];广东科技报;2014年
10 记者 王晓晴;用户需求推动移动安全市场快速增长[N];深圳特区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俊超;异构网络融合环境下多用户调度算法的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2 孙垂强;多用户MIMO系统下行传输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林辉;多用户分布式网络MIMO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4 李昊;多用户MISO/MIMO无线通信系统下行链路传输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5 邓发云;基于用户需求的信息可信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6 安杰;多用户MIMO系统下行链路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7 金桦;融合网络下的多用户服务选择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8 梁中军;基于多维信息挖掘的服务选择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涛;室内VLC多用户网络模型及其网络策略[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2 周明;多用户红外反向链路设计与性能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3 董彬;面向教学的远程多用户实时协作交互模块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4 陈鹏;极高速毫米波WLAN IEEE802.11aj系统中的多用户MIMO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5 刘琪;基于MRT传输的多用户通信系统物理层安全研究[D];扬州大学;2016年
6 熊芳琦;基于空时分组码的多用户MIMO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7 李凯;基于多用户决策的众包无障碍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浙江大学;2016年
8 郭振清;基于粒子群算法的MIMO-CDMA系统多用户检测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9 吴仁举;无线通信中的多组多用户双向中继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10 胡勖;多用户MIMO系统中基于有限反馈的用户调度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090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1609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