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传染病动力学模型的P2P文件传播研究
本文选题:PP 切入点:文件传播 出处:《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利用具有空间动力的多种群传染病传播模型的构建方法,充分考虑了P2P文件共享系统中节点的不同状态和变化,提出一种P2P文件传播模型.同时,给出了可以描述P2P文件传播效率的基本再生数计算公式.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于流行文件的下载情况符合较好,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Abstract]:A P2P file transmission model is propose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constructing a multi-group infectious disease transmission model with spatial power, considering the different states and changes of the nodes in P2P file sharing system, at the same time, a P2P file transmission model is proposed. A formula for calculating the number of P2P files is give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download of popular files and has good application value.
【作者单位】: 河南农业大学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学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计算机网络重点实验室;
【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12102210197)
【分类号】:TP393.0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敏,董健全,宋智;基于P2P的隐含语义索引模型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5年11期
2 龚海刚;刘明;毛莺池;陆桑璐;谢立;;P2P流媒体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5年12期
3 潘春建;林涛;侯自强;;基于IPv6智能节点的弹性重叠网络中间件[J];计算机工程;2006年04期
4 代印唐;张世永;;即时通信安全研究[J];电信科学;2006年04期
5 周刚;王林平;李文凤;;用于协同工作的分组P2P网络[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6年S1期
6 伍华健;;P2P技术在远程教育系统开发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科学;2006年09期
7 戴月;陈波;吴坚;;一种新型P2P配置模型基础上的数据检索算法[J];微计算机信息;2006年36期
8 梁京章;李幼红;潘莹;叶云;;P2P资料搜索引擎的研究和设计[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9 吴峗婷;王钟庄;;基于P2P流媒体技术研究与实现[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10 赵志升;罗德林;杨志东;;P2P技术与流媒体发展新趋势[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钧;王新;;P2P存储网络中的冗余维持[A];第15届全国信息存储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徐陈锋;奚宏生;江琦;殷保群;;一类分层非结构化P2P系统的随机优化[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蔡文渊;夏添;徐林昊;钱卫宁;周水庚;周傲英;;P2P环境下的视图选择[A];第二十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3年
4 苟红玲;孙卫喜;;P2P对等网络信任模型研究[A];2011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学术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张娜娜;;P2P流量识别方法研究[A];江苏省电子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邢剑锋;裘杭萍;;一种P2P网络中基于确定性理论的信任机制[A];2007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二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7 杨艳春;孟祥武;;P2P网络服务环境中的节点相似性度量研究[A];CCF NCSC 2011——第二届中国计算机学会服务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张建标;张涛;;一种基于流量行为的P2P协议识别方法[A];CCF NCSC 2011——第二届中国计算机学会服务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王浩;;基于Agent的P2P文件共享系统的研究[A];2009年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论文集[C];2009年
10 何盈捷;文继军;冯月利;王珊;;P2P环境下数据管理系统上的Top-k查询(英文)[A];第二十二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研究报告篇)[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本报记者 杨庆广;P2P破解移动互联网流量激增难题[N];中国电子报;2009年
2 何晶;企业网络应重视P2P流量监控[N];人民邮电;2009年
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衡水分公司 周云轩;试析P2P网络应用层多播树的建立及维护[N];衡水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一帅;P2P流媒体系统能力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郑伟平;可控P2P流媒体分发关键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任祖杰;非合作性环境下的P2P搜索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郭良敏;P2P文件共享系统中的副本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张小松;P2P蠕虫行为模型及遏制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危婷;P2P流媒体系统的测量分析和建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7 高见;基于P2P的僵尸网络及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8 贡岩;无结构P2P网络中基于社会学特性的资源共享优化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9 权义宁;基于L-模糊集的P2P信任模型及应用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10 高磊;P2P工作流系统中的资源搜索及负载均衡优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宁;基于分布式环境下的P2P信任模型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潘雍;基于喷泉码的P2P文件共享系统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刘红刚;P2P模糊信任模型中的隶属度预测和权重分配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4 肖玮;基于混合P2P网络的应用层组播系统研究与实现[D];中南大学;2010年
5 刘倩;基于感知风险的P2P信任模型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雷禹;P2P网络终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蒋兴胜;对等计算技术在网格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8 刘沛;基于语义的P2P网络资源搜索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9 张静;文化算法在P2P教育平台负载均衡中的研究与应用[D];北方工业大学;2010年
10 王耀伟;基于网络编码的P2P覆盖网络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356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1635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