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NC28J60的TMS320F2812以太网通信接口设计
本文选题:以太网 切入点:嵌入式 出处:《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TMS320F2812作为一款性能优越的数字信号处理器,缺乏对以太网通信的支持使其无法满足电能质量监测领域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针对电能质量监测的数据通信需求,设计了基于ENC28J60芯片的TMS320F2812以太网通信接口,在简要介绍ENC28J60和TMS320F2812芯片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以太网接口设计,包括以太网独立控制器ENC28J60的外围硬件电路设计,驱动程序设计及上层通信软件的设计;用TMS320F2812的SPI引脚接口与ENC28J60相连,通过微指令编程实现ENC28J60的控制逻辑,网络层、传输层采用嵌入式TCP/IP协议,应用层采用HTTP协议;通过在与接口相连的计算机上运行TCP/UDP Socket调试工具对通信进行测试;实验证明通信稳定可靠,实现了TMS320F2812的以太网通信。
[Abstract]:As a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with superior performance, TMS320F2812 is unable to meet the increasing communication needs in the field of power quality monitoring because of its lack of support for Ethernet communication. The TMS320F2812 Ethernet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based on ENC28J60 chip is designed. Based on the brief introduction of ENC28J60 and TMS320F2812 chip, the design of Ethernet interface is emphasized, including the peripheral hardware circuit design of ethernet independent controller ENC28J60. The driver is designed and the upper layer communication software is designed, the SPI pin interface of TMS320F2812 is connected with ENC28J60, the control logic of ENC28J60 is realized by microinstruction programming, the network layer and transmission layer adopt embedded TCP/IP protocol, and the application layer adopts HTTP protocol. The communication is tested by running the TCP/UDP Socket debugging tool on the computer connected to the interface, and the experiment proves that the communication is stable and reliable, and the Ethernet communication of TMS320F2812 is realized.
【作者单位】: 哈尔滨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基金】:哈尔滨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7AA1CG016)
【分类号】:TP393.11;TP368.1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学海;刘治山;宋庆国;;80C51上电复位和复位延时的时序分析[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6年12期
2 孙惠章;;基于MC9328MX1嵌入式最小系统的设计[J];电子工程师;2006年09期
3 王伟峰,魏宗寿;一种低成本的Ethernet嵌入式系统的设计[J];电子技术应用;2005年08期
4 陈平,张安年;工业以太网在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洛阳工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5 杨俊起,贺体龙,袁兆强;CAN现场总线在工业以太网远程监控系统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宇萍;先进飞机电气系统测控平台关键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晶,曾宪云;嵌入式系统概述[J];电测与仪表;2002年04期
2 ;专家云集为嵌入式发展建言献策[J];中国仪器仪表;2004年11期
3 王雪瑞,戴紫彬,刘元锋;32位嵌入式RISC微处理器设计与实现[J];电子质量;2004年12期
4 陈小鹏;于东海;;嵌入式物流信息终端定位功能设计与实现[J];世界电子元器件;2007年12期
5 ;用于嵌入式市场、软件可定制的486SX级芯片系统单板电脑[J];伺服控制;2009年03期
6 ;NI嵌入式视觉系统[J];传感器世界;2011年05期
7 ;基于目标的并行嵌入式系统中关于响应时间的预测[J];电脑开发与应用;1995年01期
8 ;AMD九月推出一组新品:[J];今日电子;1995年11期
9 沈绪榜;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的展望[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1年01期
10 李秀娟,张林;嵌入式开发系统的性能分析与评价[J];合肥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军;张磊;谢志鹏;盛大鹏;;嵌入式Linux在测控设备中的应用研究[A];2007'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二)[C];2007年
2 周佳;彭宏;邓彰超;;嵌入式GUI的设计及其应用[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七届信息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张军;祝汝松;施洪昌;;风洞现场总线技术研究[A];200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4 鲁昌华;浦香君;田苗;;嵌入式电脑绣花机中ARM与DSP串行通信设计[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2)[C];2008年
5 赵俊良;李哲英;;CPLD实现PS/2键盘到S3C44B0的单向通信[A];全国第二届嵌入式技术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曾世骁;黄智刚;;基于S3C44B0X的嵌入式液位显示仪表设计[A];全国第一届嵌入式技术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毕辉;程良鸿;;嵌入式PLC梯形图语言向语句表语言的转换[A];第七届工业仪表与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燕延;杜凡远;刘玉红;;AVR单片机在网络通信中的应用[A];中国自动化学会全国第九届自动化新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9 谢敏;李燕杰;;浅谈单片机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徐会冬;谢敏;;嵌入式技术的实际应用及前景[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霍光;虚拟化的嵌入式机遇[N];中国计算机报;2009年
2 ;新款低成本嵌入式闪存微控制器STR910F[N];电子报;2006年
3 文月;东芝推出业内最大容量的嵌入式NAND闪存[N];电子资讯时报;2008年
4 建苗 编译;Java扮演嵌入式应用开发主角[N];计算机世界;2005年
5 记者 高珊;实达外设嵌入式PCTC-8040获编辑选择奖[N];人民铁道;2009年
6 本报记者 刘洪宇 马文方;英特尔“织网”[N];中国计算机报;2010年
7 吴挺;威盛Nano利剑出鞘[N];计算机世界;2008年
8 记者 孙永杰邋李佳师;国内Linux高端突破应用待扩充[N];中国电子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张峰;嵌入式刀片交换机[N];网络世界;2004年
10 乐天;嵌入式补丁保护服务器[N];计算机世界;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陆洪毅;32位高性能嵌入式向量微处理器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2 姚英彪;高性能嵌入式RISC微处理器核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范东睿;低功耗嵌入式处理器设计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5年
4 张鲁峰;软硬件协同综合及虚拟微处理器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雄;基于NiosⅡ的嵌入式逻辑分析仪硬件系统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2 习勇;基于MPC850的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3 姜京梅;基于ARM微处理器和μC/OS-Ⅱ实时操作系统的嵌入式数字温度计的设计[D];吉林大学;2004年
4 王雪瑞;32位嵌入式RISC微处理器研究与设计[D];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5 蒋峰;具有以太网接入功能的嵌入式系统的开发[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6 王红展;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ARM控制平台的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7 洪毅峰;基于ARM的嵌入式USB主机系统设计[D];浙江大学;2005年
8 高建;基于TMS320C6416的高速数据传输平台[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9 罗昊;嵌入式信息终端硬件设计及低功耗和信号完整性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10 胡昌银;X86嵌入式Internet系统研究及开发[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6471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1647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