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移动网络论文 >

基于IEC61850继电保护装置的网关的研究与实现

发布时间:2018-03-29 20:15

  本文选题:IEC61850 切入点:60870-103 出处:《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本论文首先阐述课题研究的IEC61850的现状,继电保护装置的发展动态以及IEC60870-5-103在电力企业的应用现状和国内外发展动态,从节约资源、控制成本、提高互操作性的角度出发,有必要对基于IEC61850继电保护装置的网关的研究与实现进行研究。然后文章从理论角度分析研究IEC61850的层次结构,功能和逻辑接口,面向对象建模技术,逻辑节点,逻辑设备,变电站模型以及通信服务等,重点研究了对于MMS对象和服务之间的映射关系。本文分析了IEC60870-5-103的信息结构、信息量和报文结构,详细的阐述了103规约的通信过程和通信事件。并且对比了IEC60870-5-103和IEC61850通信协议的不同为103数据转换成61850数据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其次论文对继电保护设备进行了IED建模,分析了数据模型的建立过程,采用配置工具生成ICD文件,并对信息模型进行了详细的SCL描述,同时验证了配置文档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最后,论文设计了基于IEC61850通信标准的继电保护装置的网关,对网关的软硬件环境、数据映射原理、数据库的设计、外部协议的解析、服务器的编译进行了深入和详细的研究,利用测试工具IEDScout建立IEC61850客户端对网关的协议转换功能进行验证。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status quo of IEC61850,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relay protection device, the application status of IEC60870-5-103 in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at home and abroad are described firstl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aving resources, controlling cost and improving interoperability,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f gateway based on IEC61850 relay protection device. Secondl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hierarchy, function and logic interface of IEC61850, object oriented modeling technology, logic node, logic equipment, and so on. The mapp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MMS objects and services is studied in detail in substation model and communication service. The information structure, information content and message structure of IEC60870-5-103 a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The communication process and communication events of 103 protocol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IEC60870-5-103 and IEC61850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re compared to further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conversion of 103 data to 61850 data. Secondly, the IED model of relay protection equipment is built, and the process of establishing data model is analyzed. The ICD file is generated by configuration tool, and the information model is described in detail by SCL. At the same time, the validity and correctness of the configuration document are verified. Finally, the gateway of relay protection device based on IEC61850 communication standard is designed. The software and hardware environment, the principle of data mapping, the design of database, the analysis of external protocol and the compilation of server are studied in detail. The protocol conversion function of the gateway is verified by the IEC61850 client using the test tool IEDScout.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P393.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丽娟;宗国萍;;继电保护装置智能测试系统的软件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09年10期

2 郭晓甫;;继电保护装置单板老化工艺及实施[J];电子工艺技术;2009年05期

3 曹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规范与发展[J];科技传播;2011年11期

4 佘跃华;;继电保护装置故障和缺陷的常见处理方法[J];科技传播;2011年17期

5 张小鸣;赵国柱;王秋阳;;继电保护装置最佳自检和检修周期仿真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2年02期

6 仇丽;;关于继电保护装置设计的探讨[J];电子世界;2012年11期

7 王莉娟;;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传播;2012年19期

8 李弘毅;;继电保护不稳定所产生的原因及事故处理方法分析[J];科技传播;2013年14期

9 梅树棋;;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及其最佳检修周期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3年04期

10 杨辉;;现场继电保护装置技术缺陷及改造方案的研究[J];通讯世界;2013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远龙;;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继电保护装置功能要求[A];华东六省一市电机工程(电力)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2002年年会山东电机工程学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2 秦蓓;颜顺衡;;1996~2002年广西电网继电保护装置动作情况分析[A];广西电机工程学会第八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杜秀平;;企业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管理工作的实践与认识[A];第九届全国电技术节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陈慧芬;;继电保护装置在梅山热轧高配中的应用[A];第七届工业仪表与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李志全;王建平;闫正军;刘志清;;值得高度重视的直流系统纹波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影响[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第四届供电专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6 余向东;周诚;;关于继电保护装置灵敏系数问题的探讨[A];建筑电气设计与研究——湖北省/武汉市建筑电气专业委员会二○○九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曹永军;;煤矿6kV供电系统继电保护装置与管理[A];陕西煤业集团公司创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8 孙二双;;继电保护装置自动校验系统(AutoPowerTest)探索[A];2011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入选部分)[C];2011年

9 兰西柱;贾少才;;基于飞思卡尔K60继电保护装置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研究[A];第22届全国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学术会议暨第4届中国煤矿信息化与自动化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2年

10 易永辉;;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寿命分析及影响寿命的机理研究[A];2012中国智能电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李第锋;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与试验[N];中国电力报;2003年

2 山西农业大学工学院电气本071班 白雪;浅谈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认识[N];山西科技报;2011年

3 绪文;国际首创无通道继电保护装置在清华诞生[N];科技日报;2002年

4 金李光 李贵作;阜新供电公司 220千伏继电保护装置全面微机化[N];东北电力报;2009年

5 通讯员 周枚 韩桂芬;SG750系列继电保护装置通过鉴定[N];中国电力报;2004年

6 记者 曹建萍;国家电网公司发布变压器等产品标准化设计规范标准[N];国家电网报;2008年

7 由庆祝;阿继电器新品开发神速[N];中国工业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小鸣;矿用变电所测控系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惠峰;数字化继电保护装置电磁兼容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2 李志坚;继电保护装置通用软件平台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3 严莉;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及其最佳检修周期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王睿琛;继电保护装置失效特性及其可靠性评估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5 罗麟;高压电网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评估[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6 邹杰;继电保护装置仿真与培训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山东大学;2007年

7 马伟东;继电保护装置电源监测及持续供电系统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8 殷柯;高压电网继电保护装置故障仿真系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9 林鸿波;继电保护校验的风险分析与风险控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10 韩清波;继电保护装置检修管理中的策略选择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6826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16826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9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