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依赖时滞FAST TCP模型的稳定性与HOPF分岔分析
本文选题:FAST 切入点:TCP 出处:《郑州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FAST TCP是基于队列时滞的一种新的拥塞控制协议,可以灵活的监测互联网络拥塞中的包丢失和包延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11372282)资助下,本文在一个连续时间状态依赖时滞FAST TCP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往返时滞对系统稳定性和性能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引入一个往返时滞的倍数μ,同时时滞取值固定在平衡点附近,研究μ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首先利用状态依赖时滞微分方程的形式线性化方法将该时滞系统在其平衡点处线性化,进而得到线性化系统所对应的特征方程,通过分析特征方程利用Rouche定理和Hopf分岔的充分条件得到了平衡点局部渐近稳定性的条件;然后研究了Hopf分岔的充分必要条件,并利用中心流形定理和规范型理论研究了Hopf分岔的方向、稳定性及分岔周期解的性质;最后应用动力学软件WinPP进行了数值模拟,从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研究表明:对具有状态往返时滞的FAST TCP模型,往返时滞要足够小,否则FASTTCP系统会失稳而产生周期振荡,引起性质恶化,可以通过分析系统参数的选取条件和研究与时滞相关的量来实现系统的稳定性.
[Abstract]:FAST TCP is a new congestion control protocol based on queue delay, which can flexibly monitor packet loss and packet delay in Internet congestion.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11372282),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ffects of round-trip delay on the stability and performance of systems based on a time-dependent time-dependent FAST TCP model.In the research process, a multiple 渭 of round-trip delay is introduced, and the time delay is fixed near the equilibrium point. The influence of 渭 on the stability of the system is studied.Firstly, the system with time-delay is linearized at its equilibrium point by using the formal linearization method of the state-dependent delay differential equa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 equation of the linearized system is obtained.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 equation, by using Rouche theorem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 of Hopf bifurcation, the conditions of local asymptotic stability of equilibrium point are obtained, and the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 of Hopf bifurcation are studied.Using the center manifold theorem and the normal form theory, the direction, stability and the properties of the bifurcation periodic solution of the Hopf bifurcation are studied. Finally,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is carried out by using the dynamic software WinPP, which verifies the correctness of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It is shown that for the FAST TCP model with state round-trip delay, the round-trip delay should be small enough, otherwise, the FASTTCP system will be unstable and cause periodic oscillation, which will cause the property deterioration.The stability of the system can be realized by analyzing the selection conditions of system parameters and studying the time-delay dependent quantities.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P393.06;O17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玉良;张华;朱杰;;互联网时滞对偶拥塞控制模型动力学特征的分析与计算[J];计算物理;2010年06期
2 徐梦茗,曾家智;微通信元系统构架下拥塞控制服务元的设计[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3 王杰;;网络系统拥塞控制分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4 刘晓飞;;对视频服务器中拥塞控制技术的研究[J];科技资讯;2007年04期
5 朱翠涛;王俊;;无线Mesh网络中基于公平性的拥塞控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6 张牧;;几种单速率多播拥塞控制方案的比较[J];科技信息;2012年20期
7 叶刚,吴产乐,邱小燕,熊卿;实时多媒体单播传输的拥塞控制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04年05期
8 陈元琰;胡江伟;罗晓曙;苏聪;;基于最优化流控的TCP拥塞控制改进算法MReno[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张猛;李芳;;拥塞控制技术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年18期
10 严彬;熊伟清;程美英;叶青;;带拥塞控制的多种群二元蚁群算法[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海;朱磊;;应用控制理论对TCP拥塞控制进行建模分析[A];2006中国西部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金镝;王晓川;金士尧;;基于模糊理论的网络系统拥塞控制研究[A];第一届建立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5)论文集[C];2005年
3 袁国方;杨贵斌;梁策;;不同仿真环境下TCP拥塞控制特性研究[A];虚拟运营与云计算——第十八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4 杨洪勇;张福增;张嗣瀛;;互联网的自适应拥塞控制主对偶算法[A];2006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陈元琰;胡江伟;罗晓曙;苏聪;;基于最优化流控的TCP拥塞控制改进算法MReno[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张东辉;王庆辉;魏立峰;;Ad hoc无线网络中的拥塞控制研究[A];第三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严彬;熊伟清;程美英;叶青;;基于拥塞控制的多种群二元蚁群算法[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郭省力;秦忠兰;;IP网络中的拥塞控制[A];第九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卢利琼;罗晓曙;陈元琰;蒋品群;;高带宽时延乘积网络中几种拥塞控制端算法的比较分析[A];第二届全国复杂动态网络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张舒;徐鉴;;两时滞诱发的Internet拥塞控制模型的复杂非线性动力学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N];人民邮电;2000年
2 聂荣 雷振明;NGN传输协议的研究[N];人民邮电;2003年
3 清华大学 程鹏 林闯 戴琼海 吴秋峰;组播中的拥塞控制[N];计算机世界;2001年
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刘英智;基于公式的拥塞控制机制[N];计算机世界;2001年
5 林闯 罗万明;TCP 基于窗口的端到端的拥塞控制机制[N];计算机世界;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大为;互联网拥塞控制系统动力学行为分析及控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2 罗万明;支持服务质量QoS的拥塞控制及其机制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1年
3 詹振球;互联网拥塞控制系统稳定性及非线性动力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4 刘玉良;互联网拥塞控制系统的非线性稳定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5 赵永祥;端到端拥塞控制的强制实施及多流控制器[D];北方交通大学;2001年
6 杨晓萍;TCP拥塞控制和区分服务队列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刘拥民;下一代Internet拥塞控制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任立勇;面向网络QoS的拥塞控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9 章淼;互联网端到端拥塞控制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10 叶晓国;基于主动网络的多播拥塞控制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卫星;FAST TCP拥塞控制公平性改进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程友清;因特网中多目视频发布的拥塞控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3 周伟;拥塞控制中同步情况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菁;面向网络加速的拥塞控制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李斌;无线网络下TCP拥塞控制的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6 胡闽;拥塞控制的效率和公平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刘瑾;混合网络TCP拥塞控制技术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许文龙;基于改进主动队列管理算法的拥塞控制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2年
9 袁琴;基于双向路径的TCP拥塞控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10 刘小凤;网络填报志愿系统及其拥塞控制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197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1719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