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免疫系统的僵尸短信入侵检测
本文选题:僵尸短信 切入点:人工免疫 出处:《电子技术应用》2015年07期
【摘要】:针对移动僵尸网络日益活跃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人工免疫的僵尸短信入侵检测模型。该模型包含两个核心模块,短信过滤模块提取短信号码与黑名单信息相匹配初步过滤垃圾短信和广告;短信识别免疫模块量化短信的签名信息生成抗原,采用实值否定选择算法生成抗体,通过抗原与抗体的亲密程度识别僵尸短信,最后根据用户反馈结果更新抗体。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检测率,证明了其可行性。
[Abstract]:In view of the increasing activity of mobile botnet, a botnet short message intrusion detection model based on artificial immunity is proposed.The model consists of two core modules, short message filtering module extracts short message number and blacklist information matching preliminary filtering spam message and advertisement; short message recognition immune module quantifies the signature information of short message to generate antigen.The real value negative selection algorithm is used to generate antibodies, and the zombie SMS is recognized by the closeness of antigens and antibodies. Finally, the antibodies are updated according to the user feedback results.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has a high detection rate and proves its feasibility.
【作者单位】: 中国民航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12ZX03002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776807,61179045) 中国民航科技基金资助项目(MHRD201009,MHRD20120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3122014D033)
【分类号】:TP393.0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韦巍,张国宏;人工免疫系统及其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2年02期
2 焦李成,杜海峰;人工免疫系统进展与展望[J];电子学报;2003年10期
3 莫宏伟,金鸿章;人工免疫系统: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4年05期
4 梁新荣,刘智勇,毛宗源;人工免疫系统研究及其工程应用[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5年08期
5 刘乐;陈秋艳;王艳秋;;人工免疫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6 伍子轩;曹法利;李仲麟;冉祥东;;危险理论在计算机人工免疫系统的应用[J];计算机与网络;2006年Z1期
7 何珍梅;徐雪松;;人工免疫系统研究综述[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8 廖章珍;陈强;;人工免疫系统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08年01期
9 王素芳;王小伟;;人工免疫系统中参数对算法性能的影响分析[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10 孙红;梁意文;刘畅;;人工免疫系统中的云决策[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任伟建;李佳明;李静芬;;人工免疫系统在控制中的应用综述[A];200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易世华;刘代志;;人工免疫系统及其在军事地球物理中的应用探讨[A];陕西地球物理文集(五)国家安全与军事地球物理研究[C];2005年
3 梁志伟;郑重虎;沈杰;刘娟;朱松豪;;基于人工免疫系统的多智能体任务分配策略[A];第25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3年
4 邵龙秋;张清华;赵宏伟;杨晖泽;;基于人工免疫系统的ISO10816-3诊断标准[A];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南六省(区)2010年第28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刘本科;;基于人工免疫系统的分类算法AIRS研究[A];山东省计算机学会2005年信息技术与信息化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5年
6 郑宏;李立;孙涛;;面向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水面船只免疫检测方法[A];第十三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岳兵;面向入侵检测的人工免疫系统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林可鸿;人工免疫系统及其化工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3 李向华;基于人工免疫系统的增量聚类算法及其优化与应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张清华;基于人工免疫系统的机组故障诊断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4年
5 张楠;人工免疫系统的混沌机制及在网络入侵检测中的应用[D];四川大学;2006年
6 曹鹏彬;基于人工免疫系统的产品设计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范玉宏;人工免疫系统架构及其在Modis数据分类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芦天亮;基于人工免疫系统的恶意代码检测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9 孙勇智;人工免疫系统模型、算法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刘颖慧;基于人工免疫系统的异常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研究[D];上海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小宁;基于人工免疫系统的分类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2 李小勇;人工免疫系统原理分析及其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乐;人工免疫系统研究与应用[D];南京工业大学;2004年
4 刘乐;人工免疫系统在复杂系统免疫辨识中的应用[D];辽宁工学院;2007年
5 徐春鸽;人工免疫系统研究及其在数据聚类中的应用[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章登科;基于人工免疫系统的检测器生成算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朱俊;基于人工免疫系统的块匹配运动估计算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8 李建伟;人工免疫系统研究及其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9 朱亚男;基于人工免疫系统的智能融合算法研究及应用[D];中南大学;2012年
10 高静;基于人工免疫系统的推荐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246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1724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