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penFlow的SDN协议一致性测试研究与设计
本文选题:软件定义网络 切入点:OpenFlow 出处:《北京邮电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软件定义网络的出现为传统网络架构带来了颠覆性的改变,它将数据平面与控制平面解耦,使得网络管理者能够使用软件来决定网络中流的处理方式。OpenFlow协议作为SDN架构中控制器与交换机通信的接口,不同厂商生产的设备只需要符合其相关规范就能成功实现互联互通,打破了传统上的网络壁垒,然而由于协议描述的二义性以及不同厂家的理解不同,所以在OpenFlow协议的实现上面难免会出现偏差,这给不同厂家的控制器与交换机之间的互联带来了不确定性,所以为了更好的实现通信,对于OpenFlow一致性测试也是迫在眉睫。同时,在协议测试过程中,对于有效测试序列的产生也是一个研究热点。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首先深入分析了 SDN网络架构特点和OpenFlow协议特性,结合一致性测试理论,以扩展有限状态机为出发点,针对OpenFlow数据流处理特点,以模块化和分层为指导,对OpenFlow协议进行EFSM模型建立,该模型能够清晰阐述OpenFlow协议数据流处理过程。接下来,就EFSM模型测试用例生成的问题,在基于全变迁覆盖准则条件下,针对EFSM模型可行变迁路径进行了研究。首先,对EFSM模型生成的状态图进行遍历生成状态迁移序列,然后根据路径构造评估函数,该评估函数结合了 EFSM模型中的守卫变量可能导致路径不可行的条件,针对每一条路径对其可行性进行判定,然后从生成的迁移序列中通过遗传算法得到可行性迁移序列。从而提高测试用例生成效率,同时有效避免无效迁移序列。最后,在OpenFlow协议生成的模型中,应用该判定算法对迁移序列进行判定和生成。本文研究针对OpenFlow协议的一致性测试建模与有效测试序列生成问题进行相应的研究,为OpenFlow协议测试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Abstract]:The emergence of software-defined networks has brought about a disruptive change in the traditional network architecture, which decouples the data plane from the control plane.OpenFlow protocol can be used as the interface between controller and switch in SDN architecture.Breaking down the traditional network barrier, however, because of the ambiguity of protocol description and th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different manufacturers,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deviation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OpenFlow protocol.This brings uncertainty to the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controllers and switches of different manufacturers, so in order to achieve better communication, OpenFlow conformance testing is urgent.At the same time, in the process of protocol testing, the generation of effective test sequences is also a research hotspot.The EFSM model of OpenFlow protocol is established and the process of data flow processing of OpenFlow protocol can be clearly described by this model.Then, on the basis of full transition coverage criterion, the feasible transition path of EFSM model is studied for the generation of test cases in EFSM model.Firstly, the state diagram generated by the EFSM model is traversed to generate the state migration sequence, and then the evaluation function is constructed according to the path. The evaluation function combines the guard variables in the EFSM model with the conditions that the path is not feasible.The feasibility of each path is determined, and then the feasible migration sequence is obtained by genetic algorithm from the generated migration sequence.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est case generation, and effectively avoid invalid migration sequence.Finally, in the model of OpenFlow protocol generation, the decision algorithm is used to judge and generate the migration sequence.In this paper, the conformance test modeling and efficient test sequence generation of OpenFlow protocol are studied,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OpenFlow protocol test.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P393.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立强,叶新铭;协议一致性测试平台的设计和实现 [J];计算机工程;2001年08期
2 颜勇,谢高岗,张大方;Mobile IPv6协议一致性测试集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2004年S2期
3 李建,周颢,赵保华;路由协议一致性测试系统研究及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年16期
4 赵达观,谢高岗,张大方;Mobile IPv6 HomeAgent协议一致性测试集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2005年16期
5 吕欣岩;赵保华;屈玉贵;;基于形式规范的协议一致性测试的可靠性分析[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7年04期
6 施新刚;尹霞;;移动IPv6协议一致性测试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工程;2007年11期
7 卓兰;吴东亚;;计算机网络产品协议一致性测试技术及标准研究[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07年09期
8 李建东;陈晓梅;;协议一致性测试集自动生成技术综述[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34期
9 丁雪莲;陈银凤;王彪;;移动IPv6协议一致性测试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朱雪峰;许建军;邹彪;张哲;孙雷;;网络协议一致性测试研究综述[J];计算机科学;200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尤娟;李俊全;夏松;万伟;;一种基于动态规划的协议一致性测试序列生成算法[A];虚拟运营与云计算——第十八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2 常婧;黄小红;王玮;马严;;基于TTCN-3的移动IPv6协议一致性测试[A];2007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王平;王培培;李勇;;ISA100.11a协议一致性测试方法研究[A];2010中国仪器仪表学术、产业大会(论文集1)[C];2010年
4 李占伟;杨俊强;;IPv6协议一致性测试技术[A];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5 杨焱;高菲;;TTCN测试技术在GSM-R协议一致性测试中的应用研究[A];GSM-R移动通信及无线电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赵会群;赵洁;王恩雷;;基于TTCN-3的SIP协议一致性测试方法研究[A];第五届中国测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邱云超;费敏锐;;现场通信协议描述软件的标准封装及多环境应用[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静;大唐移动终端测试系统成为中国移动首选[N];人民邮电;2010年
2 魏亮;除了性能还要测什么?[N];网络世界;2002年
3 何宝宏;软件定义的世界[N];人民邮电;2012年
4 本报记者 郭平;网络向软件定义融合演进[N];计算机世界;2012年
5 邓光青;软件定义网络风头正劲[N];中国质量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郭涛;软件定义存储:市场“二八”开[N];中国计算机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郭涛 策划;软件定义未来[N];中国计算机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李旭阳;软件定义汽车[N];计算机世界;2013年
9 梁敏;软件定义时代来临[N];电脑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刘春辉;全面的虚拟化是实现“软件定义”的重要基石[N];人民邮电;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兰;协议一致性测试的错误诊断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2 田军;IPv6协议一致性测试研究及测试系统实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1年
3 李索恒;软件定义网络中多媒体传输路由及缓存算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4 肖鹏;数据中心下软件定义网络的部署及应用[D];大连海事大学;2016年
5 唐思圆;软件定义网络中资源高效的多播传输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6 王军锋;软件定义物联网路由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7 杨恩众;软件定义多媒体组播系统与传输策略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8 朱明;高效软件定义车载网络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9 柯尧;协议分布式测试理论及系统可靠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10 高强;基于SDN的动态多播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章志豪;基于OpenFlow的SDN协议一致性测试研究与设计[D];北京邮电大学;2017年
2 李亚丽;基于TTCN3的OpenFlow一致性验证方法及协议研究实现[D];山东大学;2015年
3 蔡楠楠;符合ISO/IEC 14443标准的RFID信号测试系统软件的设计和实现[D];山东大学;2015年
4 陈淋;RFID空中接口协议一致性测试系统的设计[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5 周孟跃;新型互联网单播/组播协议一致性测试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6 高伟;基于PXIe仪器的动物电子标签射频及协议一致性测试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7 房明;UHF RFID标签协议一致性测试系统设计[D];山东大学;2017年
8 李君妍;新型互联网组播协议一致性测试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9 孙咏梅;路由协议一致性测试平台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10 徐涛;移动IPv6协议一致性测试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266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1726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