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成本社会,商业模式在3个方向的履新
“零成本社会”来源于美国著名趋势学家杰里米·里夫金的《零成本社会》一书。书中指出,物联网连接了数十亿人和数百万组织,从而极大地提高人类社会的生产率,未来几年几乎所有经济领域都将被卷入“零成本”模式。
所谓“零成本”模式,更直观的表现为协同共享这一形式。通过租车网站将不使用的私家车出租给有需要的人,通过短租网站将空余的房屋临时租给旅行者,将富余的钱借贷给需要的企业,或者在网上发起一项众筹为自己想拍的电影或者仅仅是想要画的画……只需少量的固定成本,却以接近零的边际成本获取大量的自身需要或者给别人提供需要。趋近于零的边际成本让这种新的经济模式快速融入大众的生活。人们转变为产消者,在消费的同时也用现有的物品取得报酬,同时还能传播和分享自己的所见和所得。
如果说旧的经济模式的重点在财富的获得,那么新的经济模式——共享经济的重点则是分享与收获并重。
但现实的问题是,每一个新兴经济体的发展都是阻碍重重,共享经济也不例外。
设想这样一个场景:一位在北京不堪忍受地铁、公交拥挤,而且还打不到出租车的市民,通过手机APP找到一辆私家车。在客人舒适地享受专车服务时,司机却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观察路边的警察,避免因非法运营被抓。
这就是现实给出的答案:用户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传统服务的既得利益者安于现状,新兴的服务却游走在监管的灰色地带。
汽车租赁行业的“共享经济”
如果说传统租车行业是为无车一族提供服务的话,共享租车的初衷就是将闲置的私家车与租客的用车需求整合起来,在司机车主和租客共利的情况下减少交通压力和环境污染。
Uber是一款提供私家车搭乘服务的应用,它给用户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当用户在上下班高峰时段,或者深夜去机场叫不到出租车时,他们就可以使用Uber的私家车服务。
Uber不是一家纯粹的互联网公司,而是以线上带动线下(O2O)的模式。它没有重新开发一个市场,而是在已有的市场基础上进行创新。他一开始就有明确的盈利模式——收取每次租车费用的20%。
Uber的受益者不仅是租户,还有那些提供服务的车主们。车主们对于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的普遍回答是:This is an easy business,潜台词就是说这件事情我要是想做的话门槛很低,随时可以做;我不想做的话也随时可以不做,对我没什么约束。这种easy business的心态在新产品初期极大地降低了很多人尝试的门槛。除了准入门槛的降低,推动人们积极性的根本还在于make money。
在国内,与Uber类似的汽车租赁不胜枚举。
“PP租车”虽然以租车服务起家,但并不提供车辆,而是通过自身的平台鼓励私家车主通将闲置的私家车资源线上出租——这相比传统租车行业在模式上是一种尝试和颠覆。
如果说传统租车公司是通过大量购买出租车辆的方式扩充市场规模和保证运营,那么PP租车则是通过搭建平台的方式沟通用户与私家车主,在保证运营的同时将闲置资源利用起来。
平台一端连接用户,另一端连接私家车主,而且随着平台不断得到完善,PP租车未来还将连接第三方租赁公司,使用户不仅能租到私家车,还能租赁到第三方公司的车辆。
在技术实现上,PP租车是网络平台+手机应用+车内硬件系统的集合。租客与PP租车签订协议后,在私家车中安装一个技术盒,用来记录车辆的行驶里程、行驶状况等各项车内数据,支持车主实时跟踪,并对一些危及急情况做报警处理。比如,车主将行驶范围限制在北京市内,假设出城,车主的手机会接到来自车辆的报警提示。对租客来讲,可实现无钥匙开关车门的便捷取车功能。
相对于神州租车、一嗨租车等往往采用连锁经营模式的传统租车公司,P2P租车看起来像一个搅局者。PP租车CEO张丙军表示,在租客端,与传统租车相比PP租车平台的价格便宜了将近30%,可以看做是挑战传统的核心竞争力。
但是伴随着这些显而易见的好处而来的却是Uber在纽约的6个基地中,有5个都被纽约市出租车法庭(taxiand limousine tribunal)叫停,其原因是Uber拒绝上交载客和行使记录。
在过去的一年中,Uber实现了快速增长。在2014年年初,这家位于旧金山的公司仅在大约60个城市提供服务,现在拓展到50个国家260多个城市。但是,Uber的快速扩张也带来了不断的冲突。随着接二连三的司机性侵乘客案件被曝,Uber对司机的审查方式受到公众质疑。
此外,Uber的合法性亦饱受争议。在不少国家,Uber被指提供“黑车服务”而被禁。除了西班牙,Uber在美国许多州与监管机构发生冲突,同时在德国、法国、荷兰、印度、泰国、英国、中国和韩国等也遇到监管上的麻烦。对此,Uber首席执行官特拉维斯-卡兰尼克在12月4日的博客中坦言,成长的阵痛伴随迅速扩张而来,Uber需要作出改变。
国内的P2P租车同样也是问题重重,对保险公司来说尝试新的保险种类需要勇气;对政府相关部门来说尝试新的政策需要调试;对车主和租客来说,很多不可预见的问题还在等着他们。
这就是汽车共享经济的现状,既有外在的问题,也有自身的问题。
但这些冲突和问题并没有降低P2P租车的热情,Uber在2014年12月融资12亿美元,使得其市值超过400亿,并与百度合作进军中国市场。而在国内,P2P租车行业以PP租车、宝驾租车、友友租车为代表的轻资产平台租车模式风靡全国,2014年底宝驾租车获得了3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而在一个月前,PP租车也获得6000万美元B轮投资;此外,主打社区租车概念的友友租车也已经完成1000万美元A轮融资。
甚至分析市场也给出了定心丸,普华永道最新发布的报告认为,在智能手机技术发展的协助下,全球汽车业已经开始逐渐接受汽车共享这种新兴商业模式——消费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按照小时计价租赁车辆。业内专家预计,汽车共享商业模式的规模可能会在未来的五年内翻四番。
用PP租车王嘉明的话来说就是,“任何新型商业模式总是领先于法律的进程,所以只要我们证明这个模式的可行性,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十年前淘宝刚刚出现的时候,也遇到了很多问题,但现在淘宝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态,那P2P租车为什么不可以呢!
房屋租赁行业的“共享经济”
曾经美国政府做过一个5年数据调查,美国有数十个行业都处于不充分就业状态,几乎所有人的收入增长都陷入了停滞。而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之下,共享经济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它把数百万人都变成兼职创业者——资产所有者可以利用他们已有的但并未使用的财产来赚钱。Airbnb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的。
Airbnb成立于2008年8月,总部设在美国加州旧金山市。他是一个旅行房屋租赁社区,用户可通过网络或手机应用程序发布、搜索度假房屋租赁信息并完成在线预定程序。Airbnb用户遍布167个国家近8000个城市,发布的房屋租赁信息达到5万条。
它可以为用户提供各式各样的住宿信息。Airbnb的理念是“让天下没有闲置的住所”。其实,Airbnb网站的模式很简单:把旅游者和那些家里有闲置住所的人联系到一起,然后收取中介服务费。
这家公司一半的在册业主向陌生人出租着自己的多余卧室,并且与陌生人共住在一个屋檐下。另一半业主则将他们空置的住宅出租给租客。它不仅满足了业主想挣点外快的需求,而且给租房者提供了方便。
人们把Airbnb称为房屋租赁领域的ebay,并认定Airbnb已经成为了酒店行业的颠覆者。
但Airbnb面临的问题也很严峻,首先是资金问题,到目前为止,Airbnb已经募集了六轮总计超过7.94亿美元的风险投资,每年“烧掉”的钱大约有1个亿美元。更要命的是,“虽然住在Airbnb的房子里非常舒适也很快乐,但是他们通常并不合法。”一位律师曾这样说道。对于究竟谁是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Airbnb和城市管理者们的意见很难统一。
而将自己的私人空间开放给陌生人所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盗窃、毁坏房屋等),也使得Airbnb一度备受指责,随着授信安全部门的建立,这一局面才开始改变。
相对来说,Homeway这种统一装修,统一管理,房租收入和房东按一定比例分成的方式则更易被人接受。
虽然备受外界质疑,但Airbnb的估值也达到了130亿美元,,甚至超过了知名连锁酒店温德姆和凯悦集团。
受Airbnb 的刺激,国内短租行业在2012-2013年迎来一个创业和投资热潮。2013年初“蚂蚁短租”和“小猪短租”同一天宣布获得千万美元投资,2月途家宣布完成 A、B 两轮共4亿人民币融资。外界一片看好的同时却是“爱日租”倒闭的消息传来。
爱日租是国内最早复制 Airbnb 模式的公司,背后是欧洲互联网山寨大王 Samwer 三兄弟。两年怒烧千万美元的同时,却没找到让该模式自然增长的轨道,最终资本撤离团队解散。随着“爱日租”颓势显现,国内短租创业转入寒冬,此后人们对纯 Airbnb 模式的中国落地多抱以观望。
然而,转折再起,2014年年中“小猪短租”确认已获得1500万美元B轮融资。8月份平安产险与搜房网旗下游天下短租网合作首推短租房保险。
除了资本市场的青睐和保险行业的加入,国内短租网站开始淘汰传统格局改良国外短租模式,2012年11月木鸟短租上线,木鸟短租是没有店面的租房中介,短租房里的淘宝网,O2O模式进行运营。木鸟短租针对客户和房东,发布了手机Android版和IOS版客户端,房东与房客可以通过此软件及时交流和沟通。甚至还推出了今夜特价房的活动,房客只需对着手机说今天想住什么什么房间,信息就会被自动推送到有尾房的房东手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私人定制。
而房产大亨也盯上了短租这个市场,近日,潘石屹透露将从今年2月起在北京、上海两地推出1500多个用于短租的办公座位,并把这一项目推广到SOHO中国以外的办公物业中去,甚至在全球范围内扩张。
虽然,短租行业的种种弊端使得发展像“蜗牛在爬”。但这并不影响投资行业对分享经济的热情。在风投和创业者的双重作用下,市场的爆发也许来得没有那么慢。但是对这些先行者来说,目前的首要目标是活下来。
金融行业的“共享经济”
2013年,上市银行存款增速下降及存款规模萎缩引起关注,这意味着传统银行以存贷差为主的传统盈利模式一去不返了。
而这背后,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成为最大推手,首先是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强势崛起。
过去,在银行从业者眼中,同业竞争才是活期存款流失的重要原因,“旁边银行天天在做理财产品广告,你为了留住客户,只能引导客户将活期或定期存起来购买本行的理财产品。”而在互联网从业者眼中,资金流入互联网金融最根本原因还是不方便。
余额宝的出现,改变了以往消费与投资的界限。消费的钱和投资的钱不再泾渭分明,在互联网的作用下,消费的钱也是投资的钱。不仅余额宝转账变现的时间很短,更重要的是,余额宝具有和支付宝差不多的支付功能。余额宝里“投资的钱”,可以支付水电费,可以在淘宝上购物,甚至可以为打车付款。
实际上,用户以余额宝支付,背后完成了两步操作:货币基金赎回转为现金,用现金进行支付。第一步投资钱转化为消费的钱,第二步完成消费。通过这两步,互联网在技术与商业模式上,将投资和消费的壁垒破除了。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教授因此认为,余额宝最大的价值在于,突破了商业银行余额资金储蓄化的格律,实现了余额资金的财富化。
如果说余额宝的出现是资金财富化和投资、消费互转模式的简易化的范本。那真正触动社会资金流动方式的当属“众筹”的出现。
众筹其实揭开了互联网的一个重要特质:不仅人可以从公司中解放出来,项目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直接接触资本。众筹的投资形式,让那种类型多元、资金分散、小额注资的习惯,再一次找到了用武之地。
然而,众筹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这源于众筹的多种形式:投资众筹、股权众筹与赠与众筹。
对于刚刚入行的新手,天使汇、大家投、创投圈这些众筹融资网站,降低了过去天使圈熟人社会的门槛。在互联网众筹平台上,投资、融资双方的信息公开,彼此都可以像逛超市一样寻找心仪的合作对象。
但值得注意的是,天使投资终究具有高风险的性质。天使汇资深创投经理姚嘉提醒,虽然项目一旦成功可以让天使投资人在一两年内就能获得几倍甚至上百倍的收益,但是“互联网创业里98%、99%的团队都是失败告终。从投资者的角度,10%的成功率是市场的平均水平。所有人都要做好试错的准备,没有经验的人更要慎重”。
而股权众筹面临的更大风险是,这样的融资在我国还出于法律与监管的模糊地带,一不小心,就容易涉及非法集资。2012年,从事电视节目运营的美微传媒在淘宝销售原始股,一共1191名会员参与了认购,总数为68万股,总金额人民币81.6万元。但交易未完成就被淘宝官方关闭,阿里巴巴对外宣称,淘宝平台不许公开募股。
按照我国《证券法》,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证券,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累计超过200人的,都属于公开发行证券。而一旦公开发行证券,则必须通过证监会或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核准。
游走在法律灰色地带的危险让更多的众筹网站,选择绕开股权这一敏感地带。
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文化创意产业融资都是众筹商业平台起步的主要内容。作为美国重酬平台的第一巨头Kickstarter,目前仍是以音乐、电影、漫画等与文艺相关的项目为主。国内情况也是如此。
对于什么人会为一个创意项目投资上千元。有人这样回答,自己平时是月光族,反正吃吃喝喝莫名其妙钱也就没了,还不如投资一个喜欢的项目,能获得帮助他人的满足感。这种类消费的投资被称为“粉丝经济”。
写在最后:
可以看出,无论是哪个方向产生的共享经济,其本身还有未尽的问题。所以目前我们很难说那个经济形式更好,只能说哪个更适合。相较于传统经济,共享经济的商业价值逻辑在于,我们需要的是产品的使用价值,而非产品本身。
本文来源:互联网周刊 作者:赵宇新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经管之家立场
本文编号:173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17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