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网络中蠕虫病毒随机扩散的数学建模仿真研究
本文选题:PP网络 + 蠕虫病毒 ; 参考:《科技通报》2016年06期
【摘要】:对P2P蠕虫病毒传播过程进行准确分析有助于对病毒进行防治。本文主要借助P2P网络仿真软件NS2网络仿真器,使用C++和Otcl作为开发语言,通过初始配置界面输入配置参数,利用用户配置子模块,将P2P网络中蠕虫病毒传播过程转化成NS2可识别的格式并进行模拟。通过局域时间段内增长相同数量的病毒个数、局域时间段内新增长不定的病毒个数、局域时间段内新增长的入侵数据为有规律扩散三方面进行模拟仿真,模拟结果表明:选用NS2仿真平台能有效地模拟蠕虫传播,展示病毒入侵的规模,有利于抑制传播。
[Abstract]:Accurate analysis of the spread process of P2P worm is helpful to prevent and cure the virus.In this paper, with the help of P2P network simulation software NS2 network simulator, C and Otcl are used as development languages, configuration parameters are input through the initial configuration interface, and user configuration sub-modules are used.The worm propagation process in P2P network is transformed into NS2 recognizable format and simulated.By increasing the same number of viruses in the local time period, the number of new increasing viruses in the local time period, and the newly increasing intrusion data in the local time period are simulated in three aspects: regular diffusion.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NS2 simulation platform can effectively simulate worm propagation, display the scale of virus invasion, and help to suppress the spread.
【作者单位】: 西安文理学院信息中心;
【基金】: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CX12189WL33)
【分类号】:TP393.0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启诚;第一个手机蠕虫病毒出现[J];通信世界;2004年23期
2 张晓兵;蠕虫:病毒家族里古老又年轻的一员——蠕虫病毒大揭秘[J];电脑爱好者;2004年14期
3 苏丹;使用路由器防御蠕虫病毒[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5年03期
4 张瑞春;;深入解析网络蠕虫病毒[J];福建电脑;2006年08期
5 ;病毒、蠕虫与木马之间的区别![J];计算机与网络;2006年22期
6 蔺聪;黑霞丽;;蠕虫病毒的特点、原理及应对方法[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8年05期
7 高翠梅;朱汝煜;;蠕虫病毒的分析及预防[J];内蒙古广播与电视技术;2009年01期
8 强麟;;蠕虫病毒分析及其防范措施浅析[J];信息系统工程;2011年04期
9 王卫平;;计算机蠕虫病毒浅析[J];科技信息;2012年13期
10 ;中蓝网安让nimda病毒走开[J];计算机安全;200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季辉;;从“冲击波”事件谈网络蠕虫病毒的防范[A];第十九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李云峰;许榕生;;计算机蠕虫防治与早期预警策略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潘祖烈;;蠕虫病毒更新技术研究——病毒互学习更新技术[A];2005年“数字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邱晓鹏;张玉清;冯登国;;蠕虫攻防技术综述[A];全国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研讨会’2004论文集[C];2004年
5 罗浩;方滨兴;云晓春;王欣;辛毅;;一种高速实时的邮件蠕虫异常检测模型[A];全国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研讨会'2005论文集(上册)[C];2005年
6 张建宇;吴开宇;韦韬;邹维;;基于网关的蠕虫病毒检测与防御关键技术研究[A];全国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研讨会'2005论文集(上册)[C];2005年
7 沈星星;张吉;谭建龙;郭丽;;基于数据流管理平台的未知蠕虫发现[A];全国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研讨会’2004论文集[C];2004年
8 胡飞;宋晓峰;陶思明;;基于分布式网络模拟器的混合式蠕虫仿真研究[A];全国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研讨会'2005论文集(下册)[C];2005年
9 刘勇;周翰逊;刘铁;;基于CDC的良性蠕虫的离散传播模型[A];全国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10 刘浩阳;;浅析应急响应中关键信息的获取[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二卷)[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辽宁 杨慧超;蠕虫病毒之完胜篇[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1年
2 赵晓涛;新型蠕虫病毒全球泛滥[N];网络世界;2009年
3 特约撰稿人 ITBOY;蠕虫病毒发作并猖狂着[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刘学习;2002:蠕虫来者不善[N];计算机世界;2002年
5 高岚;冲击波后又有阴险新蠕虫[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6 国家计算机网络入侵防范中心 张玉清;了解蠕虫[N];计算机世界;2003年
7 本报记者 许磊;微软 《安全研究报告》显示蠕虫病毒飙升[N];计算机世界;2009年
8 ;McAfee VirusScan 防御蠕虫病毒新利器[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9 张树;解剖蠕虫[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李刚;消灭蠕虫是个长期的任务[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汪洁;多态蠕虫特征自动提取算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涂浩;蠕虫自动防御的关键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王佰玲;基于良性蠕虫的网络蠕虫主动遏制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4 陈宇峰;蠕虫模拟方法和检测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张小松;P2P蠕虫行为模型及遏制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郭晔;面向Agent的蠕虫防御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赫;蠕虫病毒防治技术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8年
2 王士玉;校园网络环境下网络蠕虫病毒的预警技术[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3 刘晨;蠕虫病毒的研究与防治[D];沈阳工业大学;2005年
4 尹俊艳;蠕虫病毒的研究与防范[D];中南大学;2005年
5 陈晓宇;蠕虫病毒防范技术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6年
6 冯兆昕;即时通信蠕虫的分析与防御[D];吉林大学;2007年
7 周驰岷;基于嵌入式系统的蠕虫病毒检测研究[D];西华大学;2006年
8 黄李昌;网络蠕虫病毒的防御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9 李胜利;面向蠕虫的检测技术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10 谭文元;良性蠕虫的数据隐藏及传播模型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426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1742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