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移动网络论文 >

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企业网络关系能力构成及量表开发

发布时间:2018-04-16 05:02

  本文选题:动态能力理论 + 企业网络 ; 参考:《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年11期


【摘要】: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探索并检验了网络关系能力的维度构成,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修改并验证了网络关系能力测度量表。将网络关系能力划分为关系启动能力、关系发展能力和关系终止能力3个维度,建立网络关系能力测度模型;建立网络关系能力原始量表,并运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验证。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并衡量商业关系中的关系能力,为我国企业网络关系能力发展与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dynamic capability, this paper explores and tests the dimensionality structure of network relationship ability, and modifies and verifies the measurement scale of network relationship ability on the basis of relevant research.The network relationship ability is divided into three dimensions: relationship initiation ability,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ability and relationship termination ability, and the measurement model of network relationship ability is established, and the original scale of network relationship ability is established and verified by factor analysis method.The research is helpful to understand and measure the relationship ability in the business relationship,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enterprise network relationship ability in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372171) 陕西省重点学科建设专项资金项目(107-00X901) 陕西省教育厅基金项目(12JZ065)
【分类号】:TP393.18;F27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海花;谢富纪;;企业外部知识网络能力的结构测量——基于结构洞理论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07期

2 任胜钢;孟宇;王龙伟;;企业网络能力的结构测度与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11年04期

3 邢小强;仝允桓;;网络能力:概念、结构与影响因素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6年S2期

4 曹鹏;陈迪;李健;;网络能力视角下企业创新网络机理与绩效研究——基于长三角制造业企业实证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9年11期

5 方刚;;网络能力结构及对企业创新绩效作用机制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1年03期

6 周江华;刘宏程;仝允桓;;企业网络能力影响创新绩效的路径分析[J];科研管理;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英;;人力资本与企业网络能力的关系研究[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王玲玲;方润生;;产品研发过程中不同类型企业能力的相互关系研究[J];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2009年04期

3 王海花;谢富纪;;企业外部知识网络能力的结构测量——基于结构洞理论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07期

4 任胜钢;孟宇;王龙伟;;企业网络能力的结构测度与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11年04期

5 李文;许晖;黄小飘;;组织学习与国际化企业营销动态能力构建——基于华为、海尔、联想的跨案例分析[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3年04期

6 李健;;企业政治战略、政治性社会资本与政治资源获取——政府俘获微观机理的实证分析[J];公共行政评论;2013年04期

7 郭斌;;社会资本、组织惯例与终极股东控制——基于中国家族企业公司治理的实证研究[J];财贸研究;2013年05期

8 王朝辉;陈洁光;黄霆;程瑜;;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关键影响因素动态演化的实地研究——基于广州12家企业个案现场访谈数据的质性分析[J];管理世界;2013年06期

9 李彬;王凤彬;秦宇;;动态能力如何影响组织操作常规?——一项双案例比较研究[J];管理世界;2013年08期

10 张立志;孙新波;李佳磊;;知识联盟激励障碍研究——基于生命周期的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韵江;李品媛;王帅英;吴艳妮;;开放式创新:懒惰论还是冒险论?——基于大连光洋的案例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张汉鹏;马永波;马立娜;张晔;;产品开发项目中创新采纳的动因分析——基于中小软件企业的实证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3 朱思文;陈友余;卢艳;;知识创新视角下的企业动态能力形成机理研究[A];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Management[C];2013年

4 潘飞;高苗苗;杨玉龙;文东华;;跨组织合作的管理控制问题:一个理论研究框架[A];国际化与价值创造:管理会计及其在中国的应用——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与应用专业委员会2012年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桑大伟;于晓宇;谢富纪;;创业学习、动态能力与创业绩效:来自纵向研究的经验证据[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选编)[C];2013年

6 包文莉;;动态能力理论的价值性困境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选编)[C];2013年

7 兰卫国;孟庆贵;杨新改;蒋勤;夏彬;;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军工集团军民融合度评价研究[A];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第123场——2011国防科技工业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余光胜;;企业创新理论演进及进一步研究取向[A];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3年

9 党兴华;肖瑶;;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企业网络关系能力构成及量表开发[A];第十一届中国技术管理(2014`MOT)年会论文集[C];2014年

10 纪雪洪;郑贺悦;傅连学;蔡国钦;;集聚本土优势的竞争能力提升模式——基于比亚迪的案例研究[A];集聚优势 转型升级——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论(第二辑)[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宝康;企业网络能力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高映红;基于核心企业的集群网络式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淑芬;企业家社会资本对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王鹏耀;网络能力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李贞;企业知识网络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石芝玲;基于技术能力和网络能力协同的企业开放式创新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辛枫冬;网络关系对知识型服务业服务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8 张宝生;基于知识网络的虚拟科技创新团队的知识流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9 朱晓琴;企业网络能力、跨组织知识管理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10 张永成;开放式创新下的组织网络能力建构[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文甲;企业网络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王进伟;网络能力对新创业隐性知识获取、成长绩效的影响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3 王彩霞;网络组织核心企业网络能力与网络组织运行效率关系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4 张博;移动商务服务对农民消费网络的影响研究[D];大连大学;2011年

5 周密;技术联盟网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宋迎春;基于企业内外部网络视角的创新绩效多因素影响模型与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郑雪云;网络能力、关系学习对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邵帅;半导体产业创新网络国际化演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黄蔚娟;创新孵化网络对集群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张秋风;国际化企业网络能力结构模型构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必扬,邓瑞,吴添祖;企业创新网络和企业核心竞争力[J];商业研究;2005年06期

2 蔡宁;潘松挺;;网络关系强度与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耦合性及其协同演化——以海正药业技术创新网络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4期

3 李海舰;郭树民;;从经营企业到经营社会——从经营社会的视角经营企业[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5期

4 李贞;张体勤;;企业知识网络能力的理论架构和提升路径[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10期

5 陈维政;李金平;吴继红;;组织气候对员工工作投入及组织承诺的影响作用研究[J];管理科学;2006年06期

6 朱秀梅;陈琛;蔡莉;;网络能力、资源获取与新企业绩效关系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0年04期

7 蒋春燕;;中国新兴企业自主创新陷阱突破路径分析[J];管理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8 陈学光;徐金发;;基于企业网络能力的创新网络研究[J];技术经济;2007年03期

9 李永锋;司春林;;合作创新战略联盟中企业间相互信任问题的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年02期

10 阮国祥;毛荐其;;合作创新伙伴选择的ANP方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学光;网络能力、创新网络及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2 方刚;基于资源观的企业网络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吉林;竞争性战略联盟中联盟结构模式选择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573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17573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8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