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网络环境下高效多路径传输技术研究
本文选题: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 + 管道网络编码 ; 参考:《北京邮电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近年来,随着智能硬件的普及、网络技术与宽带接入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终端设备装备有多种类型的网络接口,例如WiFi (WirelessFidelity,中文:无线保真),WiMAX( 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中文:全球互通微波存取),LTE (Long Term Evolution,中文:长期演进)等等,使得一个用户终端同时具有访问目标通信节点的多条链路。多路径传输协议 MPTCP (Multiptah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作为多路径传输协议的代表,收到了广泛关注。然而,因为受限于按序递交的传输交付思想,MPTCP的性能被数据包失序现象严重影响,尤其是在无线异构网络环境中。虽然学界之前提出的调度策略和拥塞控制改进了 MPTCP协议本身,但是他们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在这个背景下,通过打破数据包和他们的序列号之间的强约束关系,网络编码已经被证明是解决端到端多路径传输中乱序问题的有效方法。然而,当前的网络编码解决方案无一例外的都是基于批编码(batchcoding),在这种编码机制下,编码和解码相对低效。另外,编码系数的频繁生成和传输使得传输时延增加,浪费了有限的带宽资源。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融合管道网络编码的MPTCP解决方案。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将管道网络编码的概念与MPTCP结合,解决接收方的乱序问题,降低编解码时延;(2)提出一种新型的、经济的编码系数选择规则,降低编码的复杂度,减少了编码和解码时延,节省了带宽资源;(3)提出一种新型的路径质量评估模型,配合管道网络编码机制,最大提高系统的传输效率;(4)在(3)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路径质量的数据分发机制;(5)提出一种相应的拥塞控制和重传机制来进一步优化系统性能。所在课题组在著名SCI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BROADCASTING上发表期刊论文一篇,与华为公司联合提交了一份关于上述解决方案的国际PCT专利一项,目前正在申请中。本文采用主流的网络仿真软件NS-2进行有效性验证和性能评估。对无线异构网络环境下融合管道网络编码的多路径数据传输的效果进行了评估,仿真结果展现了本文所提出的方案如何优于当前网络编码解决方案。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intelligent hardwa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and broadband access technology, more and more terminal equipments have many kinds of network interfaces.For example, WiFi / Wireless FidelityWiMax (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 Chinese: global interworking microwave access / LTE / long term evolution) and so on, make a user terminal have multiple links to access the target communication node at the same time.As a representative of multipath transport protocol, multipath transport protocol (MPTCP) has received wide attention.However, the performance of MPTCP is seriously affected by packet disordering, especially in wireless heterogeneous networks.Although the scheduling strategy and congestion control proposed by scholars have improved the MPTCP protocol itself, they have not fundamentally solved this problem.In this context, network coding has been proved to be an effective metho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end-to-end multipath transmission by breaking the strong constraint relationship between data packets and their serial numbers.However, none of the current network coding solutions are based on batching coding. In this coding mechanism, coding and decoding are relatively inefficient.In addition, the frequent genera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coding coefficients increase the transmission delay and waste limited bandwidth resources.In view of the above problems, this paper proposes a novel MPTCP solution for fusion pipeline network coding.The main work of this paper includes: (1) combining the concept of pipeline network coding with MPTCP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chaotic order of the receiver and reduce the delay of encoding and decoding. (2) A new and economical rule of selecting encoding coefficients is proposed, and the complexity of coding is reduced.It reduces the delay of coding and decoding and saves bandwidth resources. A new path quality evaluation model is proposed. With the help of pipeline network coding mechanism, th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of the system can be maximized.A data distribution mechanism based on path quality is proposed. (5) A corresponding congestion control and retransmission mechanism is proposed to further optimiz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The research group published a journal paper in the well-known SCI journal IEEE TRANSACTIONS on BROADCASTING, and jointly submitted an international PCT patent on the above solution, which is currently being applied for.In this paper, the mainstream network simulation software NS-2 is used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The effect of multipath data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heterogeneous network is evaluat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how the proposed scheme is superior to the current network coding solution.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N92;TP393.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亨友;彭木根;王文博;邬贺铨;;无线通信中的网络编码技术[J];电信科学;2010年10期
2 李繁;;网络编码技术原理及应用[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3 姜邱;;基于网络编码的无线网络技术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年19期
4 杨蕊;;网络编码在无线网络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科技创业月刊;2013年05期
5 付琳;付志雄;;网络编码理论与研究方向[J];通信与信息技术;2007年01期
6 崔凯;王丽;;网络编码技术及其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04期
7 付琳;付志雄;;网络编码研究[J];科技资讯;2007年07期
8 付琳;周亮;李少谦;;网络编码的研究进展[J];电信科学;2007年05期
9 陶少国;黄佳庆;杨宗凯;乔文博;熊志强;;网络编码研究综述[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8年04期
10 覃团发;廖素芸;罗会平;;无线Mesh网络中网络编码的文件共享模型[J];电讯技术;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全国第十六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全国第二届网络编码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全国第十六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全国第二届网络编码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3 沈丽丽;侯春萍;杨家琛;;网络编码在无线网络中的信息交换[A];无线传感器网及网络信息处理技术——2006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黄佳庆;李挥;;网络编码理论研究进展[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5 李令雄;龙冬阳;;一个非多播网络上网络编码可解性的证明[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6 李世唐;郑宝玉;;基于机会式网络编码的两用户协作[A];2009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付子义;宋昀;;网络编码技术研究[A];武汉(南方九省)电工理论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河南省电工技术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邓波;;基于网络编码的移动通信技术[A];《IT时代周刊》论文专版(第300期)[C];2014年
9 王伟;岳殿武;;协作中继网中的复数域网络编码[A];2009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黄佳庆;王亮;张惕远;程文青;;有环网络中卷积网络编码的码构造算法[A];2008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三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网络编码将引发下一代网络革命[N];网络世界;2007年
2 Patrick Nelson 编译 刘贝贝;TCP/IP将死?[N];计算机世界;2014年
3 太子龙集团CIO 徐建洪;不断修缮 建立完善的企业编码管理体系[N];中国计算机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志恒;无线网络中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恢复与重传机制及其算法[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2 海龙;无线网络中流间网络编码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3 梁天;协作中继通信系统中的资源分配及物理层网络编码问题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4 宁兆龙;无线Mesh网络中面向网络编码的调度机制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5 韩莉;面向无线网络的网络编码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6 王俊义;编码分组网络的效用最大化及网络编码在应用方面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7 宋谱;基于广播优势的无线网络编码系统性能分析与应用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8 黄辰;基于网络编码的无线网络通信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王宁;网络编码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10 郝琨;网络编码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鹏;移动网络环境下高效多路径传输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7年
2 李世浩;安全网络编码技术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7年
3 彭雷;延迟容忍网络中基于流间网络编码的传输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4 申巧巧;基于网络编码的车联网数据分发策略研究[D];湖南理工学院;2017年
5 陈盼盼;物理层网络编码在多中继协作通信系统中的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6 杨璐;基于译码转发中继的物理层网络编码方案设计[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7 段曼曼;基于网络编码的无线网络可靠传输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8 张绘;无线网络的网络编码节点优化技术[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9 王应松;SINR下基于物理层网络编码的无线网络容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10 朱畅;基于网络编码的无线传感网数据传输技术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577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1757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