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生存系统的自主应急恢复方法
本文选题:恢复成本 + 生存性能 ; 参考:《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4年10期
【摘要】:提出一种面向可生存系统的自主应急恢复方法.研究了系统最优重启恢复的时间,确定了重启恢复的时间间隔参数;介绍了分层多级应急恢复的实现方式,依据重启对象的不同将恢复分成4个层次,并按层内分级的思想给出了重启次序优先级和重启次序链的建立方法;并对重启恢复实施过程进行了建模分析和构建了系统状态转换模型.仿真实验进一步分析了影响恢复总成本的参数约束,通过和传统周期性恢复方法比较,提出的方法在大大降低恢复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系统的可生存性能.
[Abstract]:An autonomous emergency recovery method for survivable systems is proposed. This paper studies the optimal restart recovery time of the system, determines the interval parameters of restart recovery, introduc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hierarchical and multilevel emergency recovery, and divides the recovery into four level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restart objects. According to the idea of intra-layer classification, the method of establishing restart order priority and restart sequence chain is give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restart recovery is modeled and analyzed, and the system state transition model is construct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arameter constraints which affect the total cost of restoration are further analyzed.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periodic recovery method,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greatly reduce the recovery cost and improve the survivability of the system.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哈尔滨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61202458)资助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112303120007)资助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项目(12521146,12511099)资助
【分类号】:TP393.0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王湛;郭成昊;刘凤玉;张宏;;分布式系统4级嵌套的软件抗衰策略及模型分析[J];兵工学报;2008年04期
2 耿技;宋旭;陈伟;秦志光;;基于系统结构和运行环境的系统生存性模型[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3 徐建;张琨;刘凤玉;;基于Linux的计算系统性能监控[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4 魏昭;夏春和;何冰;焦健;马心意;;一种移动Ad Hoc网络可生存性模型建模及仿真验证方法[J];计算机学报;2013年07期
5 王健;郭黎利;李扬;;任务关键系统可生存性的形式化建模方法[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11年09期
6 夏秦;王志文;邹华峰;冯博琴;;面向信息系统的生存性恢复机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7 游静;徐建;赵学龙;刘凤玉;;嵌套的基于时间的软件抗衰策略模型与分析[J];系统仿真学报;2006年04期
8 赵国生;王慧强;王健;;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网络可生存性态势评估研究[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6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黎;潘劲;;一种新的服务器性能监控软件研究[J];计算机安全;2009年07期
2 陈臣;;基于优势决策方法的数字图书馆云计算平台可靠性评估[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3年01期
3 潘红芳;赵飞;;网络信息空间的可生存性机制构建[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年03期
4 唐成华;余顺争;;一种基于似然BP的网络安全态势预测方法[J];计算机科学;2009年11期
5 王冀鲁;张益;余镇危;张英;;网络存储系统可生存性定量评价研究[J];计算机工程;2010年04期
6 卓莹;何明;龚正虎;;网络态势评估的粗集分析模型[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2年03期
7 姚晔;;基于熵值法的网络安全态势组合预测模型[J];计算机仿真;2012年04期
8 陈臣;;数字图书馆云计算平台可生存性定量评估的指标体系[J];新世纪图书馆;2012年06期
9 赵金辉;钱旭;索宁;;系统安全评价中权重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1年08期
10 李淳;赵建保;申晓留;;多评估时间段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方法[J];计算机应用;2013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杰;网络安全威胁态势评估与分析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娟;大规模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卓莹;基于拓扑·流量挖掘的网络态势感知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赵金辉;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的系统生存性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5 韦勇;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模型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6 赵国生;任务关键系统可生存性增强的应急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7 张勇;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模型研究与系统实现[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8 张淑英;网络安全事件关联分析与态势评测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孟锦;网络安全态势评估与预测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10 赵成丽;网络信息系统可生存性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玉;实时嵌入式系统软件自恢复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2 潘兆亮;网络安全态势系统关键技术分析与建模[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3 潘世英;网络系统可生存性策略与量化评估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4 陈智勇;网络生存性评估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5 赵学超;数据中心集群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6 王日磊;基于B方法的AADL模型生成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7 姚东;基于流的大规模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关键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8 钟静;虚拟化系统自愈分析模型研究与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9 李学逢;Xen虚拟机环境下的软件衰退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10 张利琴;等级保护中应急恢复机制研究[D];宁夏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樊治平,宫贤斌,张全;区间数多属性决策中决策矩阵的规范化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2 张义荣,鲜明,赵志超,肖顺平,王国玉;计算机网络攻击效果评估技术研究[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3 查礼,徐志伟,林国璋,刘玉树,刘东华,李伟;基于LDAP的网格监控系统[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2年08期
4 张永,方滨兴,包秀国;网络可生存性研究概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年07期
5 王湛;游静;赵颜利;刘凤玉;张宏;;基于访问关系的进程重启相关性判定[J];计算机科学;2006年09期
6 夏春和,王继伟,赵勇,吴震;可生存性分析方法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2年12期
7 郭渊博,马建峰;分布式系统中服务可生存性的定量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10期
8 黄遵国,卢锡城,胡华平;生存能力技术及其实现案例研究[J];通信学报;2004年07期
9 陈深龙;张玉清;;增强ad hoc网络可生存性的健壮多维信任模型[J];通信学报;2010年05期
,本文编号:17760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1776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