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模型的科学工作流聚类和推荐
本文选题:层次模型 + 科学工作流 ; 参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Web技术的发展,分布在因特网中不同节点处的应用程序包装为Web服务,并突破平台结构的差异相互调用。为了构建具有新功能的服务,对已有服务进行组合,形成复合服务链。随着服务组合推荐技术的发展,常用的复合服务作为科学工作流进行共享。科学工作流是由活动(服务)、活动(服务)之间的依赖关系以及子工作流组成。科学工作流的急速增长促进了其发现、共享和重用。当科学工作者构建新的功能实验时,重构新的工作流需要丰富的领域知识,以及对科学工作流中活动以及活动之间的依赖关系的深入了解。在此情景下,科学工作流的重用成为重要研究课题。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对此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研究。其中,如何对科学工作流的适配性进行评估是当前研究热点之一。传统工作通过科学工作流的结构或语义标识的途径对科学工作流的适配性进行探讨。然而,这些工作对工作流、子工作流和活动之间层次性关系的研究尚不足,即对多粒度科学工作流的适配性的探索有待加强。为解决该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层次模型的科学工作流重用算法。具体内容如下:1)通过对科学工作流结构的分析,针对科学工作流与活动、子工作流之间的关系,提出通过层次性模型表示科学工作流在多粒度下的功能性描述,从而表征科学工作流的结构以及语义性信息;2)基于树的编辑距离和语义相似度算法,提出基于层次模型的科学工作流适配性评估方法,考虑了科学工作流的层次性和工作流树状结构以及语义信息。从而构建科学工作流网络模型,表示科学工作流之间的相似性关系;3)基于科学工作流网络模型,提出基于图骨架聚类算法对科学工作流进行聚类,并发现核心工作流,代表相应聚类。提出两个阶段的科学工作流的推荐算法。基于初始阶段确定的目标聚类,算法在第二阶段可快速检索符合用户需求的科学工作流,并进行排序和推荐。基于本文提出的科学工作流聚类以及推荐算法,通过使用my Experiment科学工作流数据集,应用不同聚类算法以及实验评估函数,对比验证了本文聚类算法的有效性与准确性。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Web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distributed at different nodes in the Internet are packaged as Web services, and the differences in platform structure are called to each other. In order to construct new services, the existing services are combined to form a composite service chai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ervice composition recommendation technology, common composite services are shared as scientific workflow. Scientific workflow is composed of activities (services), dependencies between activities (services) and sub-workflows. The rapid growth of scientific workflow promotes its discovery, sharing and reuse. When scientists construct new functional experiments, reconstructing new workflows requires rich domain knowledge and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activities and their dependencies in scientific workflows. In this situation, the reuse of scientific workflow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At present, researcher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carried out extensive and in-depth research on this issue. How to evaluate the adaptability of scientific workflow is one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hotspots. The traditional work discusses the adaptation of scientific workflow by the way of structure or semantic identification of scientific workflow. However, the research on the hierarchical relationship among workflow, sub-workflow and activity is not enough, that is, the research on the adaptability of multi-granularity scientific workflow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a hierarchical model based reuse algorithm for scientific workflow is proposed. The specific contents are as follows: 1)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workflow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tific workflow, activity and sub-workflow, a hierarchical model is proposed to represent the functional description of scientific workflow under multi-granularity. Therefore,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workflow and semantic information are represented. Based on tree editing distance and semantic similarity algorithm, a hierarchical model based assessment method for scientific workflow adaptability is proposed. The hierarchy of scientific workflow, workflow tree structure and semantic information are considered. Based on the scientific workflow network model, a graph skeleton clustering algorithm is proposed to cluster the scientific workflow, and the core workflow is found. Represents the corresponding clustering. A two-stage scientific workflow recommendat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target clustering determined in the initial stage, the algorithm can quickly retrieve the scientific workflow according to the user's needs in the second stage, and make sorting and recommendation. Based on the scientific workflow clustering and recommendation algorithm proposed in this paper, by using my Experiment scientific workflow data set, using different clustering algorithms and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functions, the validity and accuracy of this clustering algorithm are compared and verified.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P391.3;TP393.0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海滨,范玉顺,cims.tsinghua.edu.cn,吴澄;工作流技术综述[J];软件学报;2000年07期
2 李华,李燕,姚文琳;工作流管理[J];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3 刘建勋,李仁发,张申生;工作流管理系统及其在邮电号线管理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1年18期
4 汪涛,吴耿锋,黄力芹;工作流管理的现状和未来趋势[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1年02期
5 汪涛,黄力芹,吴耿锋;工作流管理的发展历程和趋势[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1年01期
6 罗海滨,范玉顺,吴澄;工作流合理性验证中的事件平衡分析[J];软件学报;2002年08期
7 周尊国 ,田伟;工作流管理系统在电力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J];山东电力技术;2002年02期
8 黄钧 ,范永全 ,郭勇;工作流管理系统在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微型机与应用;2002年09期
9 张志君,范玉顺;一种高性能的分布式工作流系统实现框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2003年06期
10 赵卫东,戴伟辉;基于角色的跨组织工作流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3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卓蔚;陈思;张侃弘;;工作流管理技术浅谈——如何实现企业业务信息化的工作流管理[A];上海烟草系统2002年度学术论文选编[C];2002年
2 李晖;王海洋;王文;;面向事务的工作流活动模型[A];第十七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0年
3 连杰鑫;刘家茂;顾宁;;基于协作依赖的工作流过程优化[A];第二十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研究报告篇)[C];2003年
4 李新;薛永生;;可重构工作流系统设计方法研究[A];第二十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3年
5 叶寿生;汪涛;郭永林;;LTFP intelliFlow~汶工作流管理系统[A];第二十一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4年
6 冯波;徐建良;;支持动态变化的工作流元模型的研究与应用[A];第二十一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4年
7 丁华;王秀坤;周永晖;;基于改进移动模型的迁移工作流研究[A];第二十二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5年
8 崔立真;王海洋;;基于主动过程视图的工作流管理和监控[A];第二十一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4年
9 欧阳青;;工作流技术在高校教育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A];第十八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吕刚;王坚;严隽薇;董志斌;;工作流技术及其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研究[A];第二十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庄志澄;成功实施工作流管理系统[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柏东明 曾丽花 郭以东;定制企业工作流服务[N];计算机世界;2011年
3 中国建设银行湖北分行信息技术部李涛、娄国伟、曾钦祥、吴安平、童海涛;实现多任务域工作流[N];计算机世界;2004年
4 王沛霖;驾驭流程 创造价值[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5 李农、张京辉;客服中心上档次依赖工作流管理系统[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6 何吟;“行业”标签让SunFlow更醒目[N];计算机世界;2004年
7 优利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倪佳;影像与工作流技术在银行业的应用[N];网络世界;2001年
8 邹洪强;应用系统的另类整合[N];计算机世界;2005年
9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 于春玲;企业业务流程管理系统的新亮点[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10 山西焦煤集团驻深圳办事处 刘鹏;基于企业过程建模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研究[N];山西科技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荣斌;实例密集型商务工作流任务调度与分配策略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2 刘怡;基于工作流的连锁超市生鲜货品营运流程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刘英博;工作流运行时人员智能分配技术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4 王睿;面向目标的迁移工作流主动服务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吴修国;面向目标的迁移工作流建模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丁柯;网络分布计算中的事务工作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研究所);2003年
7 肖郑进;面向企业应用的工作流精简建模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柯飞帆;面向分布应用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9 田珂;开放网络环境下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10 程杰;迁移工作流过程分解及其规划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世锋;基于客户交互关系的服务工作流优化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2 严刚;分布式工作流事务处理建模与设计[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3 李敬刚;基于活动信息传递的工作流验证的研究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彭永;基于移动Agent工作流的研究与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梁晓明;工作流技术及其在外商投资审批(绿色通道)中的应用[D];机械科学研究院;2002年
6 段江波;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安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7 赵淳;一种可适应性工作流的研究与实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研究所);2005年
8 张海;工作流技术在法院案件管理系统中的应用[D];河海大学;2007年
9 周文斌;基于角色访问控制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的信息安全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10 杨环;分散式跨组织工作流执行模型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881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1788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