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随机网络演算的网络服务质量分析
本文选题:端到端 + 随机网络演算 ; 参考:《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4年09期
【摘要】:为了提高网络的服务质量,提出一种基于随机网络演算的网络服务质量分析方法。首先推导出有效的端到端积压和时延边界,使到达流通过的节点数量呈线性增长;然后引入有效带宽和有效容量以延长到达流和服务进程的随机信息保留时间,可以更有效地计算端到端随机性能值;最后采用数据进行仿真实验,测试该方法的性能。结果表明,相对与其他网络服务质量分析方法,随机网络演算方法提高了网络的服务质量。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ervice (QoS) of the network, a network QoS analysis method based on stochastic network calculus is proposed. First, the effective end-to-end backlog and delay boundary are derived, so that the number of nodes arriving at the flow increases linearly, and then the effective bandwidth and capacity are introduced to prolong the random information retention time of the arrival flow and service process. The end-to-end randomness energy can be calculated more effectively,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ethod is tested by data simulation experim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other network QoS analysis methods, stochastic network calculus improves the QoS of the network.
【作者单位】: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计算机系;
【基金】:河南省重点攻关项目(112102210408)
【分类号】:TP393.0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飞;邹仕洪;陈山枝;王文东;;基于模糊数学的Web服务QoS建模[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7年04期
2 李文帅;张忠林;徐洞成;;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的RED改进算法[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顾冠群,冯径;现代计算机网络发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5期
4 叶柏龙;蒋蔚;;网络服务质量敏感度分析[J];电脑与信息技术;2009年04期
5 高斐;张原;杨百战;;差额轮循的平滑输出算法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6 陈活;;IPv6下远程多媒体教学系统网络服务质量研究[J];软件导刊;2011年03期
7 舒炎泰;金志刚;;网络服务质量研究动态[J];国际学术动态;2001年01期
8 刘鹏图;刘鹏程;李思泓;;如何提升高校网络运行的服务质量[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年09期
9 黄元南;;浅析网络服务质量中的区分服务[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09年08期
10 沈彤;网络服务质量(QoS)管理软件──ZfN[J];计算机周刊;2001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胡星;郭利;孙海燕;;包交换测量技术在气象宽带网络中的应用[A];2011年中国气象学会气象通信与信息技术委员会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科技年会论文摘要[C];2011年
2 张怀坤;苑红晓;金鑫;;基于模糊分布的自适应RED算法的优化[A];CCF NCSC 2011——第二届中国计算机学会服务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夏利;刘阳迁;张君雅;任义;;基于簇的组播接收端分组算法研究[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程辉;毛席龙;苏琪;龙飞;程容斌;;一种新型报文级延迟测量方法的验证与分析[A];2011年通信与信息技术新进展——第八届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张资;SIP能否成下一代网络主流?[N];通信产业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荣钰;CDN保驾IP服务质量[N];网络世界;2001年
3 杜江凌;NP:模块化网络处理之道[N];计算机世界;2003年
4 ;中小企业网络建设热点分析[N];人民邮电;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立峰;基于网络处理器的网络服务质量和网络安全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黄东军;分布式多路径QoS组播路由算法与协议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3 徐文君;面向制造的网络服务质量相关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赵甫哲;高速TCP/IP网络拥塞控制算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开毅;低功耗核心路由器设计的关键技术的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6 蒋红艳;基于流量监控的网络性能优化关键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7 郑凛;无线互联网服务质量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8 金顺福;基于离散时间休假排队理论的交换虚通道性能指标分析[D];燕山大学;2006年
9 徐秀丽;(e,d)型休假M/M/c排队的稳态理论及应用[D];燕山大学;2006年
10 葛连升;基于蚁群优化的组播路由算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大为;基于网络处理器的网络服务质量应用的研究与设计[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2 赵立军;网络服务质量的测量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3 郑江霓;应用RSVP协议提高网络服务质量[D];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4 赵娟;基于公平性的MPLS拥塞控制策略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5 王雅萍;基于校园网的MPLS技术研究[D];东华大学;2006年
6 胡煦杰;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Linux频宽控制设计与实现[D];苏州大学;2013年
7 陈冬雷;区分服务中主动队列管理和分组调度算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8 赵静;基于禁忌遗传优化的网络拥塞控制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9 刘道峰;基于速率和队列长度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10 Senate Sylvia Mafike;WLAN中随机自适应MAC参数调节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011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1801153.html